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香港印花税是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水安

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香港印花税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水安来为大家解答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香港印花税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香港印花税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香港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香港印花税最新进展来了!

今天下午,香港特区政府欢迎立法会通过《2024年印花税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落实豁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以及修订在香港实施无纸证券市场制度下的印花税征收安排。

政府发言人表示,二○二四至二五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豁免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以提升香港房托基金的竞争力,减低期权庄家的交易成本。修订印花税征收安排将促进在无纸证券市场环境下加盖印花及征收印花税程序的效率。上述措施有助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前,关于香港市场印花税的议论很多。香港民建联发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当中提出六大建议,包括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订定审批回复双向指标、引入「试水温沟通」机制、调低股票印花税。

印花税重磅

今天,香港政府网站消息指,香港政府欢迎立法会今日(十二月十一日)通过《2024年印花税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落实豁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 以及修订在香港实施无纸证券市场制度下的印花税征收安排。

政府发言人表示,豁免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将提升香港房托基金的竞争力、减低期权庄家的交易成本。修订印花税征收安排将促进在无纸证券市场环境下加盖印花及征收印花税程序的效率。政府联同金融监管机构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会继续紧贴市场的变化和需要,研究进一步优化股票市场的措施,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修订条例将于十二月二十日刊宪。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豁免将于十二月二十一日起生效。

最近几个月,香港印花税的话题比较热。香港民建联发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当中提出六大建议,包括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订定审批回复双向指标、引入「试水温沟通」机制、调低股票印花税、港投公司旗下基金认购优质新股以及探讨优化监管架构及方针。措施目标是完善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9月23日,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就香港行政长官即将发布的《施政报告》提出三大方向共11项建议,旨在巩固香港金融及创科中心地位、推动香港成为绿色城市,以及提振香港经济信心。11项建议包括降低股市印花税、暂时减少或免除首次置业印花税、增设雇用外籍家庭佣工或照顾者的免税额、将合资格的研发活动税务扣减覆盖至粤港澳大湾区等。

香港市场如何演绎?

那么,港股市场又如何演绎?

2023年以来包括居民收入预期低迷、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物价下行、地产修复疲弱以及地方财政乏力等困扰港股的多重因素一直延续至2024年。9月下旬以来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发力,有力提振风险偏好,叠加低估值下资金“捡便宜”,港股大盘趁势上行。2024年港股恒生指数走势先低后高,基本呈现波浪式、震荡式上行的走势。

展望2025年,中泰国际认为,海外“去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加剧中国出口压力,政策有加码刺激内需的必要。由于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财政刺激加大规模仍是关键。预计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提高至4.5万亿—5万亿,财政赤字率提升至3.5%—4%。新一轮化债纾缓地方财政压力,地产政策在于改善供求,“以旧换新”仍是消费主线,投资依赖政府部门信用扩张,政策面意在兜底而非强刺激,预计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继续作为支柱,消费和信贷温和修复,PPI同比跌幅边际改善。

2025年港股盈利增长相对海外市场无明显优势,物价下行压力及特朗普潜在对华强硬贸易政策也带来较大的下修风险。在国内高息“资产荒”背景下,预计内资继续青睐港股优质高息资产。人民币贬值预期、观望政策效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及美联储降息节奏不明确等因素,均驱使外资或会视港股为“交易性”机会而非“战略性”重要配置,对冲基金及交易性外资或继续捕捉港股短线政策性行情。

天风证券则认为,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底部不断抬升,4月下旬以来内外多重因素共振,市场迎来持续大涨,5月港股市场小幅收涨。6月整体表现相对强劲在18000点徘徊。8月在月初亚太股市“黑色星期一”后触底反弹并连续四周稳步上涨,逼近18000点关口。10月恒生指数突破20000点,创年内新高。11月,港股市场继续由年内高点回落。12月首周港股市场震荡上涨。全球市场比较下,中国资产当前仍具性价比。在预期逐渐修复、期待后续基本面逐渐改善的基础上,当前港股中概仍具估值吸引力,风险回报比高。

来源:券商中国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何予

校对:王锦程

数据宝

数据宝(shujubao2015):证券时报智能原创新媒体。

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2024

今天下午,香港特区政府欢迎立法会通过《2024年印花税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落实豁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以及修订在香港实施无纸证券市场制度下的印花税征收安排。

政府发言人表示,二○二四至二五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豁免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以提升香港房托基金的竞争力,减低期权庄家的交易成本。修订印花税征收安排将促进在无纸证券市场环境下加盖印花及征收印花税程序的效率。上述措施有助金融市场的发展。

此前,关于香港市场印花税的议论很多。香港民建联发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当中提出六大建议,包括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订定审批回复双向指标、引入「试水温沟通」机制、调低股票印花税。

印花税重磅

今天,香港政府网站消息指,香港政府欢迎立法会今日(十二月十一日)通过《2024年印花税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落实豁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 以及修订在香港实施无纸证券市场制度下的印花税征收安排。

政府发言人表示,豁免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将提升香港房托基金的竞争力、减低期权庄家的交易成本。修订印花税征收安排将促进在无纸证券市场环境下加盖印花及征收印花税程序的效率。政府联同金融监管机构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会继续紧贴市场的变化和需要,研究进一步优化股票市场的措施,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修订条例将于十二月二十日刊宪。房托基金股份或单位转让和期权庄家进行证券经销业务的印花税豁免将于十二月二十一日起生效。

最近几个月,香港印花税的话题比较热。香港民建联发表「提升香港新股上市及融资中心的地位」建议书,当中提出六大建议,包括调低上市财务要求、订定审批回复双向指标、引入「试水温沟通」机制、调低股票印花税、港投公司旗下基金认购优质新股以及探讨优化监管架构及方针。措施目标是完善香港上市及融资制度,吸引更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以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集资枢纽以及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9月23日,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香港分会就香港行政长官即将发布的《施政报告》提出三大方向共11项建议,旨在巩固香港金融及创科中心地位、推动香港成为绿色城市,以及提振香港经济信心。11项建议包括降低股市印花税、暂时减少或免除首次置业印花税、增设雇用外籍家庭佣工或照顾者的免税额、将合资格的研发活动税务扣减覆盖至粤港澳大湾区等。

香港市场如何演绎?

那么,港股市场又如何演绎?

2023年以来包括居民收入预期低迷、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物价下行、地产修复疲弱以及地方财政乏力等困扰港股的多重因素一直延续至2024年。9月下旬以来政策组合拳超预期发力,有力提振风险偏好,叠加低估值下资金“捡便宜”,港股大盘趁势上行。2024年港股恒生指数走势先低后高,基本呈现波浪式、震荡式上行的走势。

展望2025年,中泰国际认为,海外“去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加剧中国出口压力,政策有加码刺激内需的必要。由于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财政刺激加大规模仍是关键。预计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提高至4.5万亿—5万亿,财政赤字率提升至3.5%—4%。新一轮化债纾缓地方财政压力,地产政策在于改善供求,“以旧换新”仍是消费主线,投资依赖政府部门信用扩张,政策面意在兜底而非强刺激,预计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继续作为支柱,消费和信贷温和修复,PPI同比跌幅边际改善。

2025年港股盈利增长相对海外市场无明显优势,物价下行压力及特朗普潜在对华强硬贸易政策也带来较大的下修风险。在国内高息“资产荒”背景下,预计内资继续青睐港股优质高息资产。人民币贬值预期、观望政策效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及美联储降息节奏不明确等因素,均驱使外资或会视港股为“交易性”机会而非“战略性”重要配置,对冲基金及交易性外资或继续捕捉港股短线政策性行情。

天风证券则认为,2024年以来,港股市场底部不断抬升,4月下旬以来内外多重因素共振,市场迎来持续大涨,5月港股市场小幅收涨。6月整体表现相对强劲在18000点徘徊。8月在月初亚太股市“黑色星期一”后触底反弹并连续四周稳步上涨,逼近18000点关口。10月恒生指数突破20000点,创年内新高。11月,港股市场继续由年内高点回落。12月首周港股市场震荡上涨。全球市场比较下,中国资产当前仍具性价比。在预期逐渐修复、期待后续基本面逐渐改善的基础上,当前港股中概仍具估值吸引力,风险回报比高。

来源:券商中国

香港印花税税率表

2月26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表示,为减轻购买房价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业人士负担,将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预计可惠及约15%的物业成交个案,香港特区政府收入将每年减少约4亿港元。

目前,以香港400万港元总价的物业为例,按以往1.5%的印花税计算,税费约6万港元。从6万港元降到100港元,意味着印花税大幅下降99%。

陈茂波还透露,香港商业房地产在过去几年面对不少挑战,考虑到写字楼空置率近年处于高水平及未来几年的供应仍相对充足,特区政府在来年不会推售商业用地,让市场有空间消化现有供应。此外,政府还会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以提供更多用途上的空间。在公营房屋供应方面,特区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于未来十年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供应目标。加上“简约公屋”,未来五年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将达19万个。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市场憧憬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为楼市带来利好刺激作用。而且农历新年后开发商趁势推出旗下新盘入市,为楼市增添热闹气氛,并刺激二手房购买力释放。如果财政预算案带来正面消息,有望助推香港楼市展开新一轮上涨行情。

也有业内人士预计,上述新政策有助于推动年轻人置业,预计将带动相关住宅成交量上升5%至10%。

去年2月,香港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这也是时隔多年香港楼市重返“零辣招”时代,购房成本大降令当地楼市瞬间被点燃,市场交易也明显转旺。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楼市“撤辣”的效力已经在递减。到了去年10月中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在楼市方面推出了多项重磅措施,其中包括放宽住宅贷款、允许投资移民购入住宅物业等多项举措,旨在进一步提振香港楼市,市场也有积极反应。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全年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量(包括住宅、车位及工商铺物业等)达67979宗,同比增长17.1%,创近三年新高。其中,2024年香港住宅楼宇全年成交53099宗,也创下近三年的新高。

至此,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已经接近一年时间。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以2024年3月至今年2月(截至2月24日)的近一年时间里,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共录得40946宗,估计最终约41500宗,即平均每月约3450宗,比起“撤辣”前的一年(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平均每月约2820宗大幅上升超过20%。

此外,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后,内地买家也成为香港楼市的重要力量。据香港中原地产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香港楼市交易活跃,其中以普通话拼音登记的买家达11638宗,涉及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港元,交易宗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上涨90%和67%,两项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

另据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香港住宅销售市场综述》指出,香港住宅市场经历三年显著调整,在房价回调下的置业负担能力已显著改善。截至2024年底楼价与收入比率已由2021年的17.8年降至12.3年,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意味着一般家庭购买一个538平方尺住宅单位所需的收入年期缩短了5.5年。

责编:叶舒筠

校对:刘榕枝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香港印花税重磅调整

2月26日,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时表示,为减轻购买房价较低的住宅及非住宅物业人士负担,将征收100港元印花税的物业价值上限由300万港元提高至400万港元,预计可惠及约15%的物业成交个案,香港特区政府收入将每年减少约4亿港元。

目前,以香港400万港元总价的物业为例,按以往1.5%的印花税计算,税费约6万港元。从6万港元降到100港元,意味着印花税大幅下降99%。

陈茂波还透露,香港商业房地产在过去几年面对不少挑战,考虑到写字楼空置率近年处于高水平及未来几年的供应仍相对充足,特区政府在来年不会推售商业用地,让市场有空间消化现有供应。此外,政府还会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以提供更多用途上的空间。在公营房屋供应方面,特区政府已觅得足够土地于未来十年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供应目标。加上“简约公屋”,未来五年总体公营房屋供应量将达19万个。

美联物业住宅部行政总裁布少明表示,市场憧憬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为楼市带来利好刺激作用。而且农历新年后开发商趁势推出旗下新盘入市,为楼市增添热闹气氛,并刺激二手房购买力释放。如果财政预算案带来正面消息,有望助推香港楼市展开新一轮上涨行情。

也有业内人士预计,上述新政策有助于推动年轻人置业,预计将带动相关住宅成交量上升5%至10%。

去年2月,香港宣布撤销所有楼市“辣招”,这也是时隔多年香港楼市重返“零辣招”时代,购房成本大降令当地楼市瞬间被点燃,市场交易也明显转旺。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楼市“撤辣”的效力已经在递减。到了去年10月中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的《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在楼市方面推出了多项重磅措施,其中包括放宽住宅贷款、允许投资移民购入住宅物业等多项举措,旨在进一步提振香港楼市,市场也有积极反应。香港特区政府土地注册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全年整体楼宇买卖合约登记量(包括住宅、车位及工商铺物业等)达67979宗,同比增长17.1%,创近三年新高。其中,2024年香港住宅楼宇全年成交53099宗,也创下近三年的新高。

至此,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已经接近一年时间。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土地注册处资料,以2024年3月至今年2月(截至2月24日)的近一年时间里,二手住宅(包括私人住宅及公营房屋)注册量共录得40946宗,估计最终约41500宗,即平均每月约3450宗,比起“撤辣”前的一年(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平均每月约2820宗大幅上升超过20%。

此外,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后,内地买家也成为香港楼市的重要力量。据香港中原地产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香港楼市交易活跃,其中以普通话拼音登记的买家达11638宗,涉及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港元,交易宗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上涨90%和67%,两项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

另据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香港住宅销售市场综述》指出,香港住宅市场经历三年显著调整,在房价回调下的置业负担能力已显著改善。截至2024年底楼价与收入比率已由2021年的17.8年降至12.3年,回落至2012年的水平,意味着一般家庭购买一个538平方尺住宅单位所需的收入年期缩短了5.5年。



责编:叶舒筠

校对:刘榕枝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尾盘突发!两大券商龙头涨停!丨年内新高!科技股,全线爆发!丨小米,再刷新纪录!大动作在即,雷军:已有九成把握!丨昨夜,特斯拉暴跌!丨深度:“内卷式”竞争反思录:如何破“卷”成蝶,走出过度投入与低效回报怪圈?丨河南省委书记、省长会见王传福丨深夜,阿里重磅发布!丨全线跳水!比特币,暴跌!超31万人爆仓丨突发!全面暂停出口!这一板块爆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香港印花税最新政策,香港印花税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