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期间家属能见吗
在留置期间家属一般不能会见被留置人员。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留置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人员串供、毁灭证据等干扰调查的行为发生。
由于调查工作的保密性和严肃性要求,通常不允许家属在留置期间会见。不过,监察机关会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基本权利,如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权利,同时也会按照法定程序推进相关调查工作,在调查结束后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相应处理。
二、留置权认定
留置权的认定需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置权的主体
留置权的主体是债权人,只有债权人才能依法享有留置权。
(二)留置权的客体
1. 须为动产。不动产不适用留置权。
2. 该动产需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例如,甲因乙修理汽车未付修理费,甲可留置乙的汽车,汽车修理这一法律关系产生的债权和留置物汽车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三)债权已届清偿期
债权人的债权必须已到清偿期限,如果债权尚未到期,债权人不能行使留置权。
(四)留置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
例如当事人事先约定不得留置的物,债权人就不能留置。
满足以上条件,债权人可依法认定享有留置权。
三、留置案件后多久会宣判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与刑事诉讼中的审判宣判有一定关联流程。
一般而言,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经过调查终结,若涉嫌职务犯罪会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期限通常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存在特殊情况可延长)。检察机关审查后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受理案件后,会依据案件复杂程度进行排期审理。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法定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总之,从留置到宣判,由于涉及多环节且各环节都有不同的时长规定,具体时长难以精确确定,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性质、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期间家属能见吗现在
●留置期间家属能见吗有影响吗
●留置期间家属会被跟踪吗
●留置期间家属可以探望吗
●留置期间能见家人吗
●留置期间家属可以申诉吗
●留置期间家属的权利
●留置期间家属能见吗有影响吗
●留置期间可以回家吗
●留置家属可以见面吗
●留置权条件
●留置权怎么理解
●留置权取得的条件有哪些?
●留置权通俗
●留置权定义
●留置权适用范围
●留置权四个要件
●留置权解释
●留置权的四个构成要件
●留置权取得条件
来源:临律-留置案件后多久会宣判,留置是在立案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