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话号码查询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俞文

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话号码查询

大家好,由投稿人俞文来为大家解答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话号码查询这个热门资讯。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话号码查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特殊教育学校招收哪类孩子

原标题:大山里走出12名全国冠军——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潜心施教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张蕾 文艺洁

前不久,在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中,甘肃陇西籍运动员毛祥祥和队友夺得越野滑雪女子听障短距离(传统技术)项目金牌。

至此,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培养出12名全国冠军。

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09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都是患有孤独症、唐氏综合征、智力障碍等的孩子。

多年来,学校秉承着“体育强校”的办学目标和“以体育残”的育人方针,大力发展体育教育,促进残疾学生健康成长。

2人获得奥运冠军,12人获得全国冠军,2人入选国家队……从2014年到2023年,陇西县特教学校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赢得73金32银17铜,在国家级比赛中赢得10金21银10铜,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累计赢得83金53银27铜,共计163枚奖牌。

陇西县特教学校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2015-2018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荣。

这所学校在残疾人体育教育方面有什么独到的方法?日前,记者走进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对话体育教师郭衡。

郭衡,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2011年,因为工作调动,他来到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

从那时起,体育为他和这群特殊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学的体育专业,来到学校以后,看到不少孩子在体育上有天赋,就想着把这些孩子着重培养下。”郭衡说。

在训练过程中,郭衡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和听力障碍孩子的交流。

为了能和他们无障碍交流,郭衡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手语,慢慢地,交流变得顺畅起来。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一些非常抽象的词语,孩子们无法理解的时候,郭衡就不停地做示范。一遍、两遍、无数遍……孩子们一点一点地体会动作的细节和要领。

“遇到的困难也是挺多的。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参加健全人的比赛,裁判员发令的时候,他们没办法听到,我作为教练员,只能蹲到离他们十几米远的地方,给他们打手势。这样一来,起跑就比其他运动员慢了。”郭衡说。

酷暑寒冬,刮风下雨,孩子们都坚持训练。寒假暑假,因为好多孩子都离家比较远,学校免费提供住宿和伙食。

在艰难的摸索期,孩子们吃苦,郭衡也跟着吃了很多同样的苦。但是大家都憋着一股劲,为共同的目标顽强拼搏。郭衡说:“那时候苦是苦,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因为我们心里头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在全国比赛当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2021年,陇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女聋足球赛,取得了全国第6名的成绩。

那一刻,郭衡如释重负:“孩子们这么长时间辛勤地付出,苦没有白吃,得到了回报。”

在体育的加持下,这群特殊孩子,走出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2019年3月,第十届全国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张伟勤为甘肃代表团夺得本届残运会首枚金牌。这是甘肃代表团在全国残运会历史上夺得的首枚冰雪项目金牌。

2024年3月,张伟勤、毛祥祥两位运动员在土耳其举办的第20届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女子团体竞速传统式比赛中,以22分33秒6的成绩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听障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通过体育锻炼,这些孩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十分自信,融入社会也融入得特别好。”郭衡欣慰地说。

特殊教育学校招聘教师条件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5·20”天心区为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及家庭送上“爱心大礼”:记者今日从天心区教育局获悉,该区第一所培智类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天心区辰希学校即将启动招生报名工作,并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这也是长沙内五区首家区级公办特殊教育学校。

辰希学校俯瞰效果图。 均为学校供图

辰希学校是天心区政府2025年重点建设的公办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类),位于南托街道水电八局南托基地内,占地面积约22亩、总建筑面积8129平方米。学校秉持“以慧润心,以融成人”的办学理念,“会关心,很开心”的校训,整合医疗、教育、康复三方资源,助力残疾儿童少年从“自理”到“自立”,从“融合”到“绽放”。

学校秉持“以慧润心,以融成人”的办学理念。

师资方面,学校配备有特教、心理、音乐治疗、康复训练等专业教师。硬件上,按照长沙市“医教康融合”实验学校标准,建有多感官训练室、沉浸式场景模拟室、PT康复治疗室、音乐治疗室、心理咨询康复室、情景模拟场景学习训练室等14个高标准功能教室,覆盖成长全需求。

PT康复训练室效果图。

此外,天心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也将迁至该校,这将有助于学校联动医教康资源,赋能教师成长,通过统筹全区特教师资培训、课程研发与康复技术共享,打造特教发展“智慧库”,构建区域特教新生态。

根据《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各区县(市)至少建设1所符合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或高质量的普特融合学校。目前,天心区已建立2所普特融合小学、1个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4个校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8个中小学建有资源教室。全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423人,入学率达到98.35%。辰希学校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推动天心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家门口“上好学”。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特殊教育学校学费一年多少

近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汕头市特殊教育学校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汕头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2013年9月,是汕头市残联直属事业单位。自办学以来,该校致力于为残疾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生活帮扶,累计服务超过600名视障、智障、孤独症、肢体残疾学生。

近年来,该校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汕头市乃至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目前,该校培养的135名毕业生均掌握一技之长,就业率超过90%。

南方+记者 杨立轩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杨立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特殊教育学校属于什么部门管的

来源:【华声在线】

周 磊 李援军

蔬菜茁壮成长的劳育实践基地、干净整洁的塑胶跑道、明亮色彩粉刷的教学楼……迎着初冬暖阳,走进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处处涌动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热潮。

在这里,爱肆意播撒,无数残障学生找到了自己、找到了阳光、找到了快乐。

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宗旨,以“共享阳光雨露,奠定人生基础”为办学理念,以“平等图强、点亮生命”为校风,不断规范、创新教学方式,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国家政策,连续4年荣获湖南省特殊教育学会系统工作先进单位。

提质改造,营造温馨校园环境

师生食堂、报告厅、田径运动场一应俱全,新装的校园监控系统确保安全无死角,透过校园规划,不难感受到这个革命老区对特需儿童的关心与关注。

平江县处于山区,特殊儿童数量多,分布广。1997年,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应运而生。

发展至今,该校现有义务教育在籍学生324人,其中在校就读188人、送教对象136人。

为办好特殊教育,平江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实施方案》等支持文件,设立特殊教育学校伙食费补助、劳务外包补助、幼儿园办学补助专项经费,保障特殊教育的普惠发展。

2020年,平江县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2023年,成立平江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多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国家要求2025年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提标至生均7000元,我们2023年就提前实现目标。”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介绍,该县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对特校进行提质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为特需学生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阅览室、家政室、运动康复室、唱游教室、心理咨询室、感统训练室、精细动作训练室、美术室和个训室等功能室以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逐步完善,足以满足特殊儿童在校的文化学习、康复训练以及技能培养。

在教师配置上,平江县专门设立特殊教育教师岗位,在初、高中毕业起点公费师范生中定向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招收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以满足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需求。

目前,平江特校已经招收或正在培养的专业教师有近30人,为平江特教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依托日益优化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平江特校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设音乐、书法、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项项荣誉接踵而来——学生毛质斌、吴向荣的绘画作品 《逆行者》《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入选平江县第九届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展;吴峰创作科技画《宇宙奥义》在平江县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何莲心、童映康参加平江县第十届中小学生书法美术作品大赛分获一、二等奖……

温馨的校园中,孩子们茁壮成长。

融合教育,打造特色教学样板

在感统训练室里,岳阳市博康康复中心平江分部的康复治疗师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改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

这是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推进“医康教融合”的生动写照。

特殊教育应与医疗、康复融合在一起,为特需学生提供合理便利和有效服务。2017年起,平江特校与岳阳市博康康复中心携手合作,打造“康教融合”品牌,寓教于康,确保残障儿童康复、教育、成长同步进行。

7年来,针对17周岁以下有特殊需求的听力、智力(孤独症)残障儿童少年开展项目救助康教服务训练,在机构全日制参训人数800余人次,边远山区送康送教困难低保小龄家庭儿童200余人次服务,培训家长及家庭康复指导4700余人次,康复总有效率达100%。

90%的听障儿童全面康复进入普小就读,回归社会;50%以上的智力发育迟缓儿童,通过精准康复服务,已基本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为全面推动“医康教融合”发展,平江县南江镇星冉特殊儿童康养中心成立特殊教育幼儿园,成为岳阳市首个实现康复机构和幼儿园融合办学的乡镇,为边远山区特需儿童“就近就便”提供入园和康复服务。

省教科院在平江县调研后,点赞“平江康教融合”,认为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与社会康复机构合作开展“寓教于康”,满足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强化身体康复两方面需求,较好实现了“就近康复,为困难家庭分忧、为社会脱贫减负、为残疾儿童美好未来奠基”目标,值得广泛推介。

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还在体育、艺术教育教学中融入康复训练,采用灵活方式实现“身心共融”。在湖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该校参赛运动员共获10金5银3铜,交出一份自强不息的精彩答卷。

平江县特殊教育发展步伐稳健,全面启动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增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运行保障能力,推进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之间的融合教育发展。

该县在各乡镇规划建设48个特教班,今年已率先启动12个。越来越多的特需儿童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特殊教育资源。

数载弦歌,岁岁芳华;点亮生命,静待花开。“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把教育与医疗、康复、庇护托养资源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身心共融、普特共融、总体教育价值最大化。”平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表示,将践行特教大爱情怀,让特殊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康复并融入到社会中去,努力办好人民放心满意的特殊教育!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特殊教育学校是什么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电话号码查询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