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罪,拒不执行判决是什么犯罪类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薛泽芷

  如何判断当事人有履行能力却不还款,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律规定,有以下12种情形的行为,都属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一旦经对方报案的,将可能构成本罪。

  1.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例如被执行人欠债务100万,其名下所有的房屋市值120万的,却以80万的价钱进行转卖,以致无法完全履行债务的行为。本案中陈某故意离婚转移财产的行为就是该罪的关键。)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注意担保人转移财产的行为也同样具有同等效力。)

  3. 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这里“协助执行义务人”可指被执行人财产的保管人或需对方提供某种帮助才可执行财产的人。

  4. 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注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这种同谋行为的,将从重处罚。

  5. 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6.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7.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8. 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9.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0. 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1. 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2.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罪?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罪案例

什么叫拒不执行判决罪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情形

拒不执行判决是什么犯罪类型

拒不执行判决罪构成要件

拒不执行判决是什么意思

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如何认定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罪案例

拒不执行判决罪的立案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