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罗然宇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

大家好,由投稿人罗然宇来为大家解答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这个热门资讯。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所得税减免标准及明细

眼下正是“退税季”,如何填报个人所得税各项减免项目成为上班族关注的热点。其中,人们常说的“买保险能减税”,实际上涉及两类能够享受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即个人养老金保险和税优健康险。

相较于近年来热门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税优健康险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还比较陌生。它和个人养老金保险有什么不同?买了税优健康险,如何在报税时享受税收优惠呢?

并非所有商业健康险都是税优险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商业健康险产品很多,但不是所有以“商业健康险”名义销售的保险产品都能享受税收优惠。享受税收优惠的商业健康险(即税优健康险)引入了“税优识别码”,这是纳税人享受商业健康险个税优惠的主要依据。业内人士表示,购买一款健康保险产品,能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就看保单上是否标注税优识别码。

与个人养老金保险只能为自己投保不同,税优健康险的投保人可以为本人、子女、配偶或父母投保,让健康保障惠及更多家人,投保人本人则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按照相关政策,税优健康险可以用于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税前扣除,单个投保人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具体以当地税务部门最新要求为准。

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税优健康险凭保单上税优识别码即可享税收优惠,无需额外流程,可直接投保。同时,退保金、理赔金的领取不扣税,不用等退休,也无中转账户。而个人养老金保险需要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方可投保,在满足账户领取条件时,可以申请领取,领取需缴纳领取金额3%的个人所得税。

记者梳理发现,根据投保人不同收入情况,节税的金额也有较大差别。以同一款税优健康险产品为例,足额缴纳2400元/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的投保人,适用税率为10%,可节税240元/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的投保人,适用税率为30%,可节税720元/年。对于适用税率45%的高收入人群,最高年度税收优惠可达1080元。

提醒1:可搭配个人养老金保险投保

“税优健康险和个人养老金保险的功能不同,前者主要是提供医疗、疾病、护理等方面的保障,后者主要是用作养老金的补充。”资深保险从业人员王女士告诉记者,税优健康险领取时不扣税,适合所有收入阶段的人群;个人养老金保险领取时需要扣除3%个税,更适合税率在10%以上的工薪族投保。税优健康险和个人养老金保险可以搭配投保,每年最高可以退税6480元。

提醒2:投保人尽量选年收入更高的

李先生计划自己作为投保人,为母亲投保一份税优型的护理险,但相关产品品类繁多,不知如何挑选。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个人客户在选择护理险时,需要关注产品的护理责任、现金价值等,寻求一个满足个人保障需求的产品,同时又可以每年抵扣个税。

此外,以家庭为单位来考虑,投保人的选择也非常关键。例如夫妻双方计划为孩子投保一份税优健康险时,则应当将年收入高的一方作为投保人,享受更高的税收优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冬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光曼

个人所得税减免的六大类

近日,在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丛树海教授提出将个税免征额提高至每月6000元的建议。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我们再次聚焦于个税改革这一重要议题。

他指出,约占总就业42%以上的就业人员及其家庭依然处于低收入状况,尚未达到中等收入标准。要达到橄榄型社会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要求,至少需要中等收入群体达到总人口50%~60%,即应有3.7亿就业人员月收入应达到6000元。

为此,他建议,第一,在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情况下,“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要持续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水平;第二,近期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每月6000元,保证低收入者不征税;第三,今后五年还可将个人所得税3%、10%、20%的初级税率进一步调整为3%、5%、10%。

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税前抵扣政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个税改革以来,我国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涵盖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项目。这些扣除项目不仅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政策的精准性和公平性。

此外,我国还针对特定人群和收入类型制定了优惠政策。例如,对个人投资者转让创新企业存托凭证取得的差价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些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也为特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近年来,多位专家和人大代表提出了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在2024年两会期间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8000至10000元。他认为,当前的5000元起征点已实施多年,结合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和区域差异等因素,提高起征点可以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释放经济消费需求。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曾多次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她认为富人应该多交税,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在近年来的两会上,董明珠曾提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以更好地保障工薪阶层的利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提高个税起征点。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姚洋在202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上表示反对。他指出,我国交个税的人占人口比例没超过20%,如果再提高起征点,交税的人会更少,他认为提出大幅提高起征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姚洋教授的观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也让人们意识到在个税改革问题上,不同立场和视角下存在着分歧。

需要强调的是,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非孤立的政策变化,而是涉及经济、社会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一方面,提高起征点可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过高的起征点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此外,个税改革还需要兼顾区域差异和生活成本的不同。例如,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远高于三四线城市,统一的起征点可能无法完全体现公平性。因此,未来个税改革的方向可能是进一步优化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动态调整起征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在哪里

实务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取得一次性收入的情形,这些“一次性”取得的收入,是否都需要缴纳个税?个人所得税该如何处理呢?

1、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

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需要计算缴纳个税。

3、伤残职工及其近亲属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4、个人一次性领取原提存住房公积金

个人实际领取原提存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额

视频加载中...

2月22日至2月23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丛树海在会上表示,约占总就业42%以上的就业人员及其家庭依然处于低收入状况,尚未达到中等收入标准。要达到橄榄型社会对中等收入群体的要求,至少需要中等收入群体达到总人口50%~60%,即应有3.7亿就业人员月收入应达到6000元。

对此,丛树海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在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情况下,“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要持续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水平;第二,近期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每月6000元,保证低收入者不征税;第三,今后五年还可将个人所得税3%、10%、20%的初级税率进一步调整为3%、5%、10%。

编辑: 陈含璐

责编: 鲁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减免项目有哪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