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单位减员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劳动纠纷 编辑:梁鹏国

一、辞职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辞职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注意相关时效规定。

若因用人单位存在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法定过错情形而辞职,劳动者可以在辞职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等。例如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劳动者以此为由辞职,就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若辞职是劳动者个人原因,无上述法定情形,可能较难主张经济补偿等权益。不过,如果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离职事宜有明确约定,如应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但未支付等情况,也可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时,要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离职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诉求。按照劳动仲裁的程序,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等待仲裁委受理、审理并作出裁决。

二、单位减员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单位减员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如下: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上述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此外,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等情形,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具体补偿数额需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员工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辞退通知等,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辞退十级工伤人员如何赔偿

辞退十级工伤人员,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十级工伤赔偿一般包含以下项目: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此外,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在计算赔偿金额时,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上述赔偿项目均由用人单位支付。

职工因工伤被辞退,除享受工伤赔偿外,还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其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辞职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辞职后可以申请仲裁吗

辞职后还能劳动仲裁要求赔偿吗

辞职了还可以仲裁吗

辞职还能劳动仲裁么?

辞职后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辞职之后可以劳动仲裁吗

辞职后可以申请仲裁吗

辞职了可以劳动仲裁吗

辞职了能劳动仲裁吗

单位减员辞退员工怎么补偿的

单位减员如何索赔

单位减员需要多久生效

单位减员多长时间能减成功

单位减员了还能发工资吗

单位减员什么意思

单位减除员工怎么补偿

单位减员流程

用人单位减员

单位做减员一般要几个工作日

来源:头条-辞退十级工伤人员如何赔偿,十级伤残被辞退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