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算工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算工亡: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死亡的。比如职工在操作机器设备时,因设备故障导致死亡,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死亡的。像上班前提前到岗进行设备预热准备工作,或者下班后清理工作现场时不幸遇难。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死亡的。例如保安人员在执行安保任务时,遭不法分子暴力袭击致死。
四是患职业病死亡的。如果职工长期在特定环境下工作,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上职业病,最终导致死亡。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如职工出差过程中,遭遇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在野外作业时失联。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死亡的。
七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八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死亡的。
九是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死亡的。
二、工亡的工作时间怎么认定
工亡中工作时间的认定,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其一,正常工作时间。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上班时间,在岗位上从事本职工作期间,若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无疑属于工亡认定中的工作时间。例如在正常工作日的上班时段,于车间进行生产操作时突发事故身亡。
其二,加班时间。经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或虽无明确安排,但基于工作任务所需自行加班的时间,也应认定为工作时间。如因业务紧急,劳动者主动留在单位加班处理事务过程中不幸离世。
其三,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间。在正式工作开始前,为工作做准备,如准备工具、清理场地等时间;工作结束后,进行收尾工作,如整理资料、关闭设备等时间,都可认定。
其四,因公外出时间。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办公,从出发到返回单位期间,均属于工作时间。比如出差途中因交通事故死亡,符合条件也应认定为工亡。总之,认定工亡工作时间需综合具体情形,遵循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进行判定。
三、工亡赔偿标准表一览表
工亡赔偿主要包含以下几类项目及标准: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用于料理工亡职工丧葬事宜。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此为对工亡职工直系亲属的一次性补偿。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该抚恤金旨在保障受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
需注意,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且赔偿标准会随相关统计数据变化而适时调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情况下算工亡怎样规定的
●什么情况下算工亡人员
●什么情况属于工亡
●什么情况算工亡?
●什么情况下算工伤死亡
●什么情况下算是工伤
●什么情况算工伤?一旦发生工伤应该怎么办?
●什么情况下算工亡人员
●哪些情况属于工亡
●什么情况下才能算工伤
●工亡时间的确定
●工亡 时间
●工亡时间怎么规定
●工亡的时间段是从哪个点算起
●工亡如何认定
●工亡如何认定到赔偿多久时间
●工亡按照死亡时间还是认定时间
●工亡认定时效怎么规定
●工亡的界定
●工亡认定时间期限
来源:头条-工亡赔偿标准表一览表,工亡赔偿标准2019计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