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2025,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劳动者按照每小时工资乘以工作总时间来计算工资的方式,包括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月工资制、年薪制等形式,构成要素包括计量劳动时间、技术标准和实际有效劳动时间。
二、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最新规定
《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最新规定具体如下:1、根据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属政府法规),选择工时制度,具体规定如下:2、六十五条,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须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3、六十六条,对于那些在市场竟争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后,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但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4、六十七条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5、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6、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
计时工资有绩效奖金吗
有的。绩效工资是属于资金的一种,如果企业绩效工资制度的,工资中应该包括绩效工资,而公司制度应该对绩效工资怎么计算作出说明。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
中秋国庆节放假计时工有工资吗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也就是说,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期间,用人单位也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合同法节假日工资规定
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300%。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21.75÷8×小时数×300%。
劳动合同法为什么规定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双倍工资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督促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践中,双倍工资,一般都是已经拿到工资后的赔偿,那么在仲裁申请和起诉的时候,应写双倍工资的差额。 通常赔偿双倍工资的时候,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加班费及补偿金、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法三倍工资有哪些规定
根据劳动法延长工时的报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劳动合同法计时工资都有哪些规定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我国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指职工只要在月份内出全勤,则不论大小月,都应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计算和按平均日历天数计算。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不剔除法定节假日。在劳动合同编写中,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效率进行编写,劳动者应详细阅读合同以保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分析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我国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指职工只要在月份内出全勤,则不论大小月,都应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
一、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A、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二、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三、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在我国对于这类劳动合同的编写有着较强的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根据相应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效率产生的劳动价值进行相应的编写。我国的劳动者也应对这类合同进行详细的阅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月薪制和日薪制,我国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下,职工只要在月份内出勤全勤,不论大小月,都应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计算日工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计算,另一种是按平均日历天数计算。根据劳社部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方法有所调整。在劳动合同编写方面,我国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效率进行编写,劳动者也应详细阅读合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报酬的支付】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四、计时工资怎么算的
法律分析:计时工资主要有两种,计算标准分别如下:
一、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
二、日工资制。日工资制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日数来计算工资。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二)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三)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 513 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 10 天增设为 11 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 天 - 104 天(休息日)-11 天(法定节假日)=250 天
季工作日:250 天 ÷4 季=62.5 天 / 季
月工作日:250 天 ÷12 月=20.83 天 / 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 8 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 11 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月计薪天数 ×8 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 天 - 104 天)÷12 月=21.75 天
三、2000 年 3 月 17 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 [2000] 8 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五、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公式
法律分析:1、在标准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六、劳动合同法对计时工资有什么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五条,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第六十六条,对于那些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的部分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严格审批后,可以参照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办法实施,但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区别:
1、结算工资方式不同。2、劳动报酬不同。3、加班工资不同。4、提成工资不同。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相同点:1、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都属于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2、无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适用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在劳动者按照法定标准工时全勤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五条,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计时工资怎么算啊
计时工资分为两种,计算标准分别如下:
一、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
二、日工资制。日工资制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日数来计算工资。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二)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三)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规定
这是我国法律对最低工资标准的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可以约定试用期,但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是不得低于用人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如果按照百分之八十计算的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试用期的工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五十五条,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劳动合同法工资补偿金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补偿金有以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法最低基本工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按地区确定的,全国没有统一标准。
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最低工资制度实行统一管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一般包括奖金和一些补助。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或至少一年调整一次。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法计时多少钱一小时
●劳动法规定计时制上班工时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规定
●劳动法计时工资规定多少钱一小时
●劳动法规定计薪日
●劳动法规定工时计算
●劳动合同法计件规定
●劳动合同法计算工资
●计时工资法律规定
●计日工资 劳动合同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劳动法规定计时制上班工时,劳动法规定工时计算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