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什么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协商。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撤销合同相关事宜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书面形式明确撤销合同的相关内容。这种方式较为便捷,能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避免过多纠纷。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合同一方认为合同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如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等,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该合同。法院会依据相关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三)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合同双方事先约定了仲裁条款,当出现可撤销情形时,一方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对合同是否应当撤销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二、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具体情形如下:
1.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2. 当事人受欺诈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3.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4.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一旦期限届满,撤销权即消灭,当事人不得再行使撤销权,合同的效力将得以稳定。在实践中,准确把握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利,在法定期间内依法行使撤销权。
三、合同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在于
合同解除权和撤销权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权利产生原因不同。合同解除权主要因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法定解除事由出现而产生,比如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而合同撤销权是因合同存在可撤销事由产生,如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等。
(二)权利行使期限不同。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一般由当事人约定或根据法律规定,相对较为灵活。合同撤销权则有除斥期间限制,一般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
(三)法律后果不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被撤销后,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撤销权规定
●合同撤销的情形同的法定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情形
●合同履行中的撤销权
●合同履行的撤销权
●合同撤销权的8种情形
●合同撤销权的规定
●合同撤销的情形同的法定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了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怎么办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的情形
●合同法 撤销权 五年
●几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撤销合同的期限5年
●合同几年不受法律保护
●合同超过几年无效
●合同超过几年无效
●民法典合同撤销权5年
来源:中国法院网-合同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在于,合同解除与合同撤销的区别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