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退休电工扮演老专家,制造有毒保健品,其中添加的“他达拉非”(俗称“伟哥”),是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学原料物质。公安局侦破的这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据了解,专案组捣毀非法生产、销售窝点16个,涉案公司与企业17家,扣押“他达拉非”原料药130公斤、其他原料药中间体300公斤,缴获各类产品200余万份,涉案金额上亿元。
【张涛律师评析】
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四十九条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本节第一巨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生产、销售本节第一百四十一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所列产品,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犯罪,同时又构成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五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一)本罪的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二)本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三)本罪的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中毒或者健康受到损害,在量刑时作为量刑情节适用。
(四)本罪的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对生产、销售的食品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不管法律处罚的力度是轻是重,我们都不能因为这些而去故意触犯法律,做一个合格、懂法、守法的公民,这才是我们应当做的。如果您还有这方面的疑问或者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找杭州张涛律师进行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涉案金额和量刑
●2020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开庭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刑案例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多少金额立案?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获利4000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怎么判刑,金额7万多判多久?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19万判几年
●2019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0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开庭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涉案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