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假药,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不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卖假药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要不要请律师由犯罪嫌疑人自行决定,如果因经济问题不能请律师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在经历了一定程序之后,想回头可不是那么容易。如果发现错误需要纠正,那么还人清白的过程,就是证明办案机关犯错的过程。办案机关在失误犯错的方向上走得越远,纠正失误的难度就越大。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就意味着其被起诉判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机率大大增加。对于情节轻微的犯罪,如果能够及早取保候审,也有利于其在最终审判时获得从轻处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销售假药案金额是怎么算的,一定要律师吗为什么
●销售假药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药金额多少判刑
●销售假药立案金额
●销售假药案件
●销售假药金额量刑标准怎么处罚款
●销售假药的处罚多少倍
●销售假药的量刑标准和销售金额有关系吗
●销售假药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销售假药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