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小股东闹矛盾怎样处理
(1)磋商与和解。
协商解决乃是在争议双方均自愿参与并愿意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富有建设性的谈判、磋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和解协议,从而有效地化解纠纷。
(2)寻求调解帮助。
所谓调解,便是在双方都有意愿且自愿的情形下,由公正无私的第三方出面协调,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仲裁则是指在争议双方签署了仲裁协议的前提下,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审理、调解以及裁决等一系列类似于司法审判的程序性行为。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争议双方未能就和解事宜达成共识,或不愿选择其他方式解决,抑或是其他方式均告失败,此时便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大小股东闹僵了怎么办
在遇到大股东与小股东矛盾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协商解决:尽量通过平和商议消除分歧,从公司利益出发,追求共同发展。
双方平等自愿,通过友好沟通,互谅互让实现和解,从而化解纷争。
2.调解解决:若协商无果,可请求相关机构进行调解。
若涉及国企,可请上级部门出面。
上级部门需公正仲裁,不做行政干涉。
3.仲裁解决:依据合同约定仲裁事项或纠纷发生后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4.诉讼解决:若合同未指定仲裁,亦无仲裁协议,可诉诸法律,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5.股权转让:股东间产生争议,可考虑股权转让。
通常由小股东退出,股权收购过程中建议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如律所、会所等,以提高谈判效率及合理性。
三、代持股东承担公司责任风险吗
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或高级职员,您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企业法律责任风险。
按照当前的司法解释,当公司的债权人以在公司登记机关注册的股东未能充分履行出资义务为理由,向该名股东提起诉讼,要求他就公司无法偿还的债务在其尚未投入资本和利息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时,若该名股东以此为借口,声称自己仅仅是名义股东,并非真正的出资人并试图进行抗辩,那么,人民法院将不会予以支持。
《公司法解释
(三)》第二十六条
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大小股东闹僵了怎么办
●大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大小股东有分歧怎么办?
●小股东和大股东闹僵对谁不利
●大股东小股东矛盾的协调
●大股东和小股东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大小股东冲突
●大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矛盾如何解决
●小股东与大股东闹不和
●大小股东闹矛盾怎样处理
●小股东和大股东闹僵对谁不利
●小股东与大股东闹不和
●小股东被大股东架空了怎么办
●大小股东有分歧怎么办?
●大小股东矛盾
●小股东被大股东架空
●大股东乱来,小股东如何退股
●小股东和大股东出现矛盾
●大股东和小股东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来源:头条-代持股东承担公司责任风险吗,什么叫代持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