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薪是什么意思啊,双薪的工资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李言来为大家解答双薪是什么意思啊,双薪的工资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双薪是什么意思啊,双薪的工资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双薪是哪几天
中新网通辽4月8日电 题:内蒙古东部乡村:土地流转让村民成为“双薪”人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清明节刚过,万物含新意。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博勒梯嘎查村委会,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土地流转现金发放正有序进行着。
随着最后一户村民按下红手印,全村3000亩零散土地完成整合流转,185户村民以每亩750元的“身价”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种植合作社,开启“租金+务工”的“双薪”致富模式。
通辽市奈曼旗博勒梯嘎查,村民办理土地流转。 刘昭磊 摄
博勒梯嘎查农户多,土地零散,每家每户的种植方式不同,导致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无法进行,村民的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博乐梯嘎查积极探索“党支部宣传引领+农户自愿委托+村集体整合资源+合作社连片运营”模式,将零散的土地整合成连片土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土地流转是我们村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我们村‘两委’主动当好村民和合作社之间的桥梁,为确保流转过程公开透明,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租金现场足额发放,让村民们毫无后顾之忧,踏踏实实地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博勒梯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学坤介绍道。
土地流转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盘活,更是一场农民身份的转变。村民在获得稳定租金的同时,还能就近进入合作社务工,实现“租金保底+务工增收”的双重收益。
“以前自己种地,每亩净收入最多700元,现在流转费每亩就750元,再加上在合作社打工赚的工资,年收入翻了一番。”村民王立民算了一笔收益账。同时,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既保障了村民生计,又为乡村留住了劳动力,还实现了土地全流程机械化技术作业和智能化田间管理。
从“单一吃饭”到“双薪增收”,从“零散地块”到“智慧农田”,土地流转既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共赢之路。
拥有“双薪”人身份的不止博勒梯嘎查的村民。
“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种不动地了,孩子也不在跟前,这次把土地流转出去,不管好地赖地,每亩都能拿780块钱,一年能收入15600元,地不会荒了,还能有笔收入,真是件好事儿。”丰胜村村民徐凤全说起自家20亩土地流转的事,笑容满面。
丰胜村党支部书记徐龙介绍,2025年,丰胜村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区共流转土地2300亩,涉及农户120户,种植主体主要发展玉米制种、圆葱等产业。农户除流转费收入以外,解放出的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在原有土地上打工挣钱,进一步扩大了增收路径。
村民在圆葱基地务工。 刘昭磊 摄
村民皮国江介绍,“把土地流转出去,一年除土地租金收入外,我又在这圆葱基地务工,栽植季节一天120元,能干20多天,除草、收圆葱时候我还来。”
在徐龙看来,通过土地流转,当地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就像铺了一条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近年来,通辽市奈曼旗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多种模式,从零碎的小田土作到平整的大田机械化作业,从农户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真正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实现“双薪”收入。2024年,全旗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其中土地流转面积在40万亩左右。(完)
双薪法定节假日是哪几天
来源:中国新闻网
清明节刚过,万物含新意。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博勒梯嘎查村委会,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土地流转现金发放正有序进行着。
随着最后一户村民按下红手印,全村3000亩零散土地完成整合流转,185户村民以每亩750元的“身价”将土地流转给专业种植合作社,开启“租金+务工”的“双薪”致富模式。
博勒梯嘎查农户多,土地零散,每家每户的种植方式不同,导致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无法进行,村民的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博乐梯嘎查积极探索“党支部宣传引领+农户自愿委托+村集体整合资源+合作社连片运营”模式,将零散的土地整合成连片土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土地流转是我们村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我们村‘两委’主动当好村民和合作社之间的桥梁,为确保流转过程公开透明,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租金现场足额发放,让村民们毫无后顾之忧,踏踏实实地享受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博勒梯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学坤介绍道。
土地流转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盘活,更是一场农民身份的转变。村民在获得稳定租金的同时,还能就近进入合作社务工,实现“租金保底+务工增收”的双重收益。
“以前自己种地,每亩净收入最多700元,现在流转费每亩就750元,再加上在合作社打工赚的工资,年收入翻了一番。”村民王立民算了一笔收益账。同时,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模式,既保障了村民生计,又为乡村留住了劳动力,还实现了土地全流程机械化技术作业和智能化田间管理。
从“单一吃饭”到“双薪增收”,从“零散地块”到“智慧农田”,土地流转既破解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共赢之路。
拥有“双薪”人身份的不止博勒梯嘎查的村民。
“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种不动地了,孩子也不在跟前,这次把土地流转出去,不管好地赖地,每亩都能拿780块钱,一年能收入15600元,地不会荒了,还能有笔收入,真是件好事儿。”丰胜村村民徐凤全说起自家20亩土地流转的事,笑容满面。
丰胜村党支部书记徐龙介绍,2025年,丰胜村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项目区共流转土地2300亩,涉及农户120户,种植主体主要发展玉米制种、圆葱等产业。农户除流转费收入以外,解放出的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也可以在原有土地上打工挣钱,进一步扩大了增收路径。
村民在圆葱基地务工。刘昭磊 摄
村民皮国江介绍,“把土地流转出去,一年除土地租金收入外,我又在这圆葱基地务工,栽植季节一天120元,能干20多天,除草、收圆葱时候我还来。”
在徐龙看来,通过土地流转,当地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就像铺了一条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近年来,通辽市奈曼旗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多种模式,从零碎的小田土作到平整的大田机械化作业,从农户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真正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实现“双薪”收入。2024年,全旗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其中土地流转面积在40万亩左右。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双薪怎么算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2025年的春节就要来了,在这个喜庆的氛围里,多地退休人员也喜迎好消息,因为一些省份和地区已经发出通知,会在春节之前提前发放基本养老金。
这也是为了让广大退休老人们能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官方的关怀与关照。那么在养老金发放的过程中,有些退休老人会发现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中多发了一笔钱,这笔钱有的甚至会高达几千元,有人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春节期间养老金将会发双薪呢?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首先第一种情形是发放企业年金这可以说是一种补充养老金,属于是在原有社保养老金的基础上额外获得的,相加之后我们就会获得一个更高的退休综合收入。
它的领取方式有三种,有人选择按月领取,有人会选择按年来进行领取,甚至还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那么,如果是按年来领取的话,一般就是每年年初这个时段陆续发放了,所以如果我们发现1月份养老金的到账金额多出一部分,可能就是收到了发放的企业年金的待遇,而且这可能还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年金是从社保部门来发放的,但原则上,其实并没有增长我们社保养老金的待遇。而要想获得这样一个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就必须在职期间正常参保缴纳,那么退休之后才能够领取到这一待遇,如果是没参加过企业年金的个人,就不会有这笔企业年金待遇的发放了。
这也是一种额外的福利,而且各地的叫法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叫节日补助,还有的地区称为慰问费或过节费,但是实际上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春节发放的一笔福利待遇。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够获得这样的一个春节补贴的,能否获得具体要看各地的政策,以及退休人员所属单位的情况。因为它不是全国统一发放的,即便是发放的地区,各地的标准也都有所差异。
现在发放的地区,比如浙江宁波,每年的过节费都按照2000元的标准来发放,其他地区如上海,也会给退休人员发放过节费,而且是按照年龄来划分,80岁以下退休人员,每人领取800元过节费,如果是8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则会获得900元。除此之外,杭州市,以及广州市等部分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福利,当地的退休老人们,可以在春节之前领到一笔福利待遇。
重算补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养老金,没有按照当年度的基数来进行计算,所以当新的基数出台之后,就要重新进行计算了。一般来说,新的基数都会比去年的基数,原则上会提高一些,所以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差额。
不过这个差额,具体的金额可能会因人而异,有人会高点儿,有人会低点儿,这都是属于正常的。
在2025年的1月份以后,就有很多地方都把养老金差额重算补发到位了,甚至已经陆续到账。如果是2024年1月以来的退休人员,采用的是去年的基数来计算养老金,并且能够按月领取到职工养老金,那么就会迎来养老金的差额重算补发。
不过会有一小部分人群,是在基数出台之后才办理完成退休的,这类人群,就直接会按照新的基数来计算养老金,所以就不会有这笔重新补发了,这点我们需要注意。
面对以上几种情形,面对这些多出来的额外收入,可能会有些退休老人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养老金双薪呢?
虽然我们是在春节前,领取到的这笔额外的收入,但其实它也并不是所谓的养老金双薪,而且养老金待遇也没有双薪这样的一个标准,我们个人领取到的养老金收入,都是按时足额的养老金。
部分人员在1月份养老金到账的过程中会多一笔钱,这可能是其他的一些收入,比如我们刚才所说的养老金差额待遇发放,或者是职业年金待遇的发放,以及春节期间的过节费这样的福利待遇。养老金在发放的过程中,是不存在所谓的年底双薪制度的。不过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自己所在地的政策,看看是否有这样的一些福利待遇。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感谢阅读,关注我,及时了解养老金新动态。
双薪剑士
退休返聘还能领养老金吗?税务专家解读双薪规则
在当今社会,退休返聘现象愈发常见。许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能,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对于退休返聘人员而言,他们往往关心两个关键问题:退休返聘后还能领取养老金吗?返聘所得的 “双薪” 又该如何计税?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退休返聘不影响养老金领取
从法律层面明确来看,退休返聘行为不会对退休人员原本应享有的退休金权益造成任何影响。退休金的核定与发放有着既定的规则,它主要依据员工在退休前的工作年限以及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等因素,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及程序进行。退休返聘仅仅是员工在退休后被原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再次聘用,参与工作的一种状态,与退休金的正常发放不存在直接的关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只要满足社保法规定的条件,在退休后就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而返聘行为并不在影响养老金领取的因素范畴之内。
退休返聘 “双薪” 计税规则
退休返聘人员取得的 “双薪”,在计税时需遵循特定的规则。这里的 “双薪”,通常是指单位按照规定程序向个人多发放的一个月工资,也就是俗称的 “第 13 个月工资”,也被称为 “年终加薪”,是单位对员工全年奖励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过去,2002 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批复》指出,个人取得的 “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上述 “双薪” 所得原则上不再扣除费用,应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如果纳税人取得 “双薪” 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 800 元的,应以 “双薪” 所得与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减除 800 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然而,随着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2009 年 8 月 31 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单位在实行 “双薪制” 后,“双薪” 应全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停止执行。实际上,2005 年对包括 “双薪” 在内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绩效考核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并以上述收入全额分摊至 12 个月的数额确定适用税率,再按规定方法计算应缴税额。也就是说,目前退休返聘人员取得的 “双薪”,应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一同考虑。如果返聘人员在取得 “双薪” 的同时,还有其他全年性质的奖金,可将这些在同一个月内发放的属全年性质的奖金合并后,除以 12 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计税。
例如,退休返聘人员李先生,在 2024 年 12 月取得返聘工资 5000 元,同时还获得了 “双薪” 5000 元。假设李先生没有其他全年性质的奖金,那么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先将 “双薪” 与当月工资合并,即(5000 + 5000)= 10000 元。然后,用 10000 元除以 12 个月,得到商数约为 833.33 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确定后,再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退休返聘人员完全可以正常领取养老金,而对于返聘所得的 “双薪”,则要依据现行的税收政策,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相关计税办法来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确保纳税合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双薪是什么意思啊,双薪的工资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