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和不含税
大家好,由投稿人苏子来为大家解答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和不含税这个热门资讯。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和不含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增值税计算器
关于增值税,大家一定是很了解的,外账会计每个月要缴纳税款,其中最多的就是增值税,会计做账,不仅要记得增值税的税率是多少,也要知道计算公式是什么。今天会计网就来给大家介绍有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率
就是增值税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的比率,是计算货物或应税劳务增值税税额的尺度。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比例税率,根据应税行为一共分为13%,9%,6%三档税率及5%,3%两档征收率。
增值税一般计税依据
销售额为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修订版)》(国务院令691号)第六条)
有关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17%)
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1+17%)
=销售额+销售额*17%
=销售额+销项税(或进项税)
3、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17%)*17%=销售额*17%
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1)征收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以及进口的货物。
(2)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增值税的税率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有特殊规定外,税率为17%。
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①粮食、食用植物油;
②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③图书、报纸、杂志;
④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hzcqr
增值税计算器在线计算
增值税是企业经营中常见的税种,它的计算方法会因纳税人类型和计税方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公式
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税率
13%:适用于销售货物等。
9%:适用于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
6%:适用于服务业等。
1. 销项税额计算
公式为:销项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 × 税率 。若遇到销售额含税的情况,需要先将含税销售额转换为不含税价,公式如下:
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 ÷ (1 + 税率)
例如,销售一批货物,含税价为113元,税率是13% 。计算过程如下:
不含税销售额 = 113 ÷ (1 + 13%) = 100元
销项税额 = 100 × 13% = 13元
2. 进项税额抵扣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以发票为准),可以用来抵扣销项税额。比如,购进原材料含税价56.5元,税率13% ,计算如下:
不含税价 = 56.5 ÷ (1 + 13%) = 50元
进项税额 = 50 × 13% = 6.5元
最终应纳税额 = 销项税额13元 - 进项税额6.5元 = 6.5元
二、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或特定业务)
公式
应纳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 × 征收率
征收率
通常为3%或5% 。在2023年,小规模纳税人可减按1%征收。需注意,简易计税方法下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例如,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含税价103元,征收率3%(减按1%) ,计算如下:
不含税销售额 = 103 ÷ (1 + 1%) ≈ 101.98元
应纳税额 = 101.98 × 1% ≈ 1.02元
三、特殊情况
1. 进口货物
增值税 = (关税完税价格 + 关税 + 消费税) × 税率
2. 免税政策
像部分农产品、图书等可享受免税或低税率政策。
四、关键点总结
一般纳税人:按增值部分纳税(销项 - 进项),税率相对较高,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按销售额全额纳税(不可抵扣进项税额),征收率较低。
含税价转换:计算增值税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含税价与不含税价,避免计算错误。
如果涉及具体业务场景或不同行业,还需结合对应的税率和抵扣规则进一步精准计算。
增值税计算方法及公式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一般纳税人按增值税税率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收入进行征税,计算时需要根据销售额和适用税率确定应纳税额。会计核算方面,企业需准确记录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额,通过账务处理确保税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纳税申报环节,一般纳税人需要根据每个纳税期的销项税和进项税差额,按规定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由于篇幅有限,剩下的内容就不一一展示了,电子版资料已打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带走。
增值税计算方式
张会计
申税小微,近期我们公司发生了一笔外币结算业务,里面的外币汇率该怎么折算呢?
外币汇率折算在每个税种中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申税小微帮你整理了几个主要税种的外币汇率折算规定,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申税小微
01 增值税
纳税人按照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当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2个月内不得变更。
文件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
02 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按照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扣缴申报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按季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人民币以外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股权转让所得外币折算:转让的股权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按照结算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03 企业所得税
1.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年度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年度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年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3.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4.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扣缴义务人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支付或计价的,分别按以下情形进行外币折算:
(一)扣缴义务人扣缴企业所得税的,应当按照扣缴义务发生之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务发生之日为相关款项实际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之日。
(二)取得收入的非居民企业在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税款前自行申报缴纳应源泉扣缴税款的,应当按照填开税收缴款书之日前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三)主管税务机关责令取得收入的非居民企业限期缴纳应源泉扣缴税款的,应当按照主管税务机关作出限期缴税决定之日前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文件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37号)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计算公式含税和不含税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