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缩简版: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序号犯罪主体层级诈骗金额量刑标准
1个人-10万以下不犯罪
2数额较大10万-3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3数额巨大30万-10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4数额特别巨大100万以上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1单位-50万以下不犯罪
2数额较大50万-15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3数额巨大150万-500万徒刑5年-10年
罚金(5-50万)
4数额特别巨大500万以上10年以上或无期
罚金5-50万或没收
二、解释说明
(一)量刑标准
结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关于集资诈骗罪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集资诈骗罪在量刑时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各四个层级:
序号犯罪主体层级诈骗金额量刑标准
1个人-10万以下不犯罪
2数额较大10万-3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3数额巨大/
严重情节30万-10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4数额特别巨大/
特别严重情节100万以上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1单位-50万以下不犯罪
2数额较大50万-150万徒刑5年以下
罚金(2-20万)
3数额巨大/
严重情节150万-500万徒刑5年-10年
罚金(5-50万)
4数额特别巨大/
特别严重情节500万以上10年以上或无期
罚金5-50万或没收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对于单位和个人在量刑上的区别,主要是单位犯罪在不同层级的犯罪标准要求的数额更高。另,集资诈骗罪的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已经取消了死刑。
(二)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1、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之间的关系是特别法和一般法之间的关系。能够适用集资诈骗犯罪的罪名时优先适用。
2、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4、两者客观表现也不同,诈骗犯罪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集资诈骗犯罪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
5、量刑标准参照的诈骗数额不同,量刑起点不同。诈骗罪是一般犯罪,量刑标准参照的数额更低,但集资诈骗罪的罪刑更重。
6、诈骗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集资诈骗犯罪的主体还可以是单位。
三、如何减轻刑罚
1、积极退赃,取得被害人谅解
2、自首、坦白获得法定从轻减轻情节
3、提供线索、举报犯罪获得立功减轻情节
4、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5、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从属被支配地位角度辩护
6、质证打掉存疑证据,降低量刑参考的诈骗数额
四、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集资诈骗的数额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案发前已归还的数额应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广告费、中介费、手续费、回扣,或者用于行贿、赠与等费用,不予扣除。行为人为实施集资诈骗活动而支付的利息,除本金未归还可予折抵本金以外,应当计入诈骗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