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附条件不起诉会有案底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李小

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附条件不起诉会有案底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李小来为大家解答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附条件不起诉会有案底吗这个热门资讯。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附条件不起诉会有案底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附条件不起诉是什么意思

点击“庆阳检察”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检察资讯

A

你知道什么是起诉吗?

知道呀。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刑事案件起诉主要由人民检察院提起。

B

A

那你知道什么是附条件不起诉吗?

EMMMMM,不知道哎。

B

小编就来说道说道,检察院里的附条件不起诉是什么。

概念

附条件不起诉,又称为暂缓起诉、缓予起诉、暂缓不起诉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悔过表现、家庭监管条件等,对较轻罪行的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条件,即考察期。如果在考察期内,犯罪嫌疑人积极履行监督考察相关规定未发现法定的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情形,检察机关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是以起诉便宜主义为基础的,体现了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属于不起诉的一种形式。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有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矫正,促使其尽快、顺利地回归社会,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201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拟定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正式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写入法律。

适用条件

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应符合以下条件:

1

主体条件: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的;

2

罪名条件:必须是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

3

刑期条件: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4

主观条件: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5

程序条件: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以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

A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诉讼程序就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啦,之后还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设置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开展监督考察帮教,从而达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

考验期是多久?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考验期内要遵守哪些规定?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B

1

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

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

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A

由谁开展监督考察?

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居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

考验期结束,检察院就会做出不起诉决定吗?

也不完全是,要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的表现。

B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1

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罪需要追诉的;

2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故事讲解

附条件不起诉案例

案情介绍

2016年6月,在崇明区某菜场边上一烧烤摊位,发生了一起剪刀捅刺伤人事件,经警方侦查发现,一名叫小A的男子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遂用剪刀将人刺伤,警方找到了小A,并将小A以涉嫌故意伤害罪移送崇明检察院审查起诉。

崇明检察院审查后发现,小A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确实实施了故意伤害的犯罪行为,且造成了被害人轻伤的法律后果,依法已构成故意伤害罪,符合起诉条件,但是小A有多项法定、酌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小A有明显的悔罪表现,如到案后他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被害人谅解,在取保候审期间能较好地完成社工和帮教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且小A是初犯,无前科劣迹。综合小A的犯罪事实和情节、犯罪后的表现及家庭社会的监管条件,崇明检察院决定对小A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并设置了六个月的考验期,要求他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并与社工、观护基地共同成立监督考察小组,根据小A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平时表现等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

小A在观护基地和员工一起吃住,一起工作,观护基地为小A发放生活补贴,还有带教老师每天和小A谈心沟通,教他专业技能、为人处世,关心他的日常起居更时时关注着小A的心理变化。经过六个月的观护考察,小A的性格和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收敛自己的锋芒不再意气用事,他开始回顾案发后的种种,感恩父母和检察机关、带教老师,他开始考虑将来,他开始阅读各种书籍补强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观护基地的老师觉得小A是个踏实肯干的好孩子,愿意接纳小A成为船厂的正式员工。

考察期满,根据小A的表现,崇明检察院依法对小A作出不起诉决定。现在小A回到老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每天忙碌工作,充实幸福。

记住了,给犯罪嫌疑人(未成年人)设立一定考察期,如果在考察期内,犯罪嫌疑人积极履行监督考察相关规定未发现法定的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情形,检察机关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

来源 | 崇明检察

附条件不起诉的六种情形

上一期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一起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

但是

许多人对“附条件”是什么并不了解

今天小编总结了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还应遵守哪些“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Q :

监督考察结束后案件就结束了吗?

A :

附条件不起诉,最终有两种法律后果。

第一种情况:提起公诉

刑诉法第284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1、实施新的违法犯罪行为:

2、发现决定附条件不起诉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3、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4、违反考察机关有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5、其他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作出不起诉决定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检察官

在这里检察官想对各位家长提个醒: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孩子们难免会出入一些娱乐场所,同学们适当放松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演变成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供稿:曹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宣传中心

附条件不起诉思想报告范文

今日话题:

一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训诫教育会

7月15日,淄博市张店区检察院首次举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训诫教育会,依法对7名涉案的未成年人宣布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辩护人参加训诫教育会。

训诫教育会上,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当场宣读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并根据社会调查情况,对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亲职教育,对涉案的未成年人予以训诫,指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告诫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遵纪守法,争取顺利通过考察期,考察期满后无法定情形出现,将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相关犯罪记录会依法封存,不会影响今后的历史。

下阶段,第二检察部将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考察工作,在考察期内对其进行关护帮教和定期家访,实现检察官训诫、亲职教育和司法志愿者帮教的同步衔接,确保实现教育帮教效果的最大化。

近年来,张店区检察院在未检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再犯、帮教未成年人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完成司法办案和诉讼监督职能的同时,积极履行好帮扶教育、预防犯罪等社会职能,依法通过附条件不起诉等法律手段给涉罪未成年人的青春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帮助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重回正常轨道,引导其走向光明的未来。今年已经对1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什么是附条件不起诉?

附条件不起诉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只适用于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一种暂缓起诉的处置措施。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规定的某些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轻刑,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但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格、成长经历、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犯罪后有悔罪表现等,检察机关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即暂不提起公诉,规定一定期限的考察期,在这个期限内,犯罪嫌疑人履行了相关义务,考察期满,检察机关就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违反相关义务,检察机关就会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案件进入审判程序。

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应该注意什么?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在考察期间,检察官一般会制定考察方案,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引导、行为矫治等,有的可能还需要进行戒瘾治疗,有的会要求其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等。考察帮教方式充分考虑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特殊需求,尤其避免对其就学、就业和正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尽量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完成教育矫治。

附条件不起诉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附条件不起诉有助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矫正,促使其尽快、顺利回归社会,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从司法实践看,这一类案件,如果检察官直接提起公诉,法院一般会判处缓刑,未成年人罪犯也不必被羁押服刑。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经审查作附条件不起诉,就对刑事案件进行了一定分流,可以使罪行轻微、有悔过表现的未成年人尽早回归社会进行改造。附条件不起诉更加关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可改造性,着眼于未成年人的未来成长和发展,避免给有可改造性的未成年人过早打上受过刑事处罚的标签。

来源|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检察院

文字|张雪梅

责任编辑|郭柏松 胡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附条件不起诉会有案底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