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
留置权行使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债权已届清偿期。只有当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有可能行使留置权。如果债务履行期尚未届满,债权人不得行使留置权。
2. 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这里强调合法占有,通过非法手段如盗窃、抢夺等占有债务人动产的,不能行使留置权。例如,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的情形下,才可能依法行使留置权。
3. 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留置的动产要与所担保的债权有直接关联,如因修理汽车产生的修理费债权,可留置该汽车,但企业之间留置动产时,可不要求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4.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如果留置财产价值过高,对于超出债务金额部分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债务人。
5. 要遵守法定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留置权的行使,包括通知债务人等相关程序。
二、留置有证据吗
留置是一种法定的监察措施。在留置过程中,必然是有证据依据的。
其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是在已经掌握了被调查人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的基础上。例如,在调查贪污贿赂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通过初步的线索核查、账目审查、证人证言等方式,获取到足以表明被调查人可能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后,才可能依法对其进行留置。
其二,留置期间,监察机关会进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更多、更全面的证据,以确定被留置人的违法犯罪事实,从而为后续的起诉、审判等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总之,留置措施的适用是严肃且依法依规的,背后必然有相应的证据基础。
三、留置延长会通知家属吗
留置延长是会通知家属的。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当留置延长时,这一通知家属的要求同样适用,这是保障家属知情权以及被留置人员权益的体现,也体现了监察程序的公开性与合法性等多方面的价值要求。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问题
●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事项
●留置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留置权行使的要件
●留置权的作用
●留置权的四个构成要件
●留置权的权利有哪些
●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事项
●留置权实现的程序
●留置权的取得,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留置是有证据吗?
●留置的证据一定是真实的吗
●留置一定有罪吗
●留置是否必须立案
●留置后会知道案情吗
●留置有案底吗
●留置就一定是犯罪了吗
●留置的证据要件
●留置后的一定会搜查吗
●留置是掌握证据了吗
来源:头条-留置延长会通知家属吗,延长留置提前多久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