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怎么补交之前的,社保怎么补交最新方法
大家好,由投稿人冯玲来为大家解答社保怎么补交之前的,社保怎么补交最新方法这个热门资讯。社保怎么补交之前的,社保怎么补交最新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保怎么补交缴费
社保关系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但是换工作是常有的事,但是换工作期间,社保跟不上怎么办?社保断缴了有什么影响?
社保个人账户会被删除?还是会凭空消失?
01:社保断缴社保个人账户会被删除?
答案是:不会!
社保个人账户是参保人参保的凭证,即使中断缴费,社保个人账户也不会被删除。
如果在某城市有社保个人账户且交过社保,就算以后中断,社保个人账户和缴费记录都会一直存在。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社保缴费是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被删除的!
02:社保个人账户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像办银行卡必须要开户一样,社保个人账户就是你要交社保,必须先去开个户。
社保账户可用于存储五险的个人缴费金额。
通常企业职工社保包含五险。
所以社保个人账户对应的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综合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住院医疗保险不设个人账户);(失业、生育、工伤保险个人不设账户;)
个人每月的缴费金额会划入相对应的账户。
03:社保个人账户怎么开?
缴纳社保的职工都会有一个社保账户,一般首次参保的,由参保单位申报,职工提供对应的资料,社保经办机构会给职工开立社保个人账户。
社保个人账户是凭职工个人身份证开具的(具有唯一性),因此每个人在同个城市只会有一个社保账户;
所以如果是在市同县(区)内换单位交社保,新单位可直接用原有的社保账户缴纳社保就行,不用重新开社保账户,也不用办理社保转移!
如果是跨区域的,可以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04:断缴社保有什么影响?
现在很多上班族追求自由和随性,社保中断一年或几年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社保中断多有发生,是因为有些人社保意识淡薄,想要提高当前收入自动放弃足额社保缴纳。
除此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社保中断的原因来自于换工作产生的空档。
一些企业和员工签订的自愿不缴社保的协议,实质上是企业在逃避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责任,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中断太久,也是有影响的哟!
养老金未满15年不能按月领取。
养老保险需要最少累计缴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时可按月领取退休金。
缴费满15年退休后可终身享受。
养老保险中断可以续交。
实行\"多缴多得\"的原则,在养老保险中断期间不计入工龄,中断时间越长,最后能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也就越少。
医保中断将影响待遇享受标准
职工医疗保险需缴费满20年,退休后可享受终身医保。
医保如果中断,则在中断期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如中断缴费的,自办妥补缴手续的次月起方可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待遇。
中断缴费未超过3个月,经补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其补缴期间可计算入连续缴费月数。
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补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其补缴期间不计算入连续缴费月数,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标准享受待遇,连续缴费满6个月的次月起,才按职工基本医疗标准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需缴满一年才能使用
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且享受期间用人单位有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金需有领取期限才能领取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累计满1年,或者不满一年但本人有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的,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剩下五险中最特殊的一个,工伤保险,即缴即用,不用害怕中断。
05:换工作如何不断社保?
“社保缴了10年,中间换工作中断超过了3个月,又得重新计算。”
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遇到换工作社保中断的情况。
那么,如果准备换工作,如何不让社保断缴呢?
一般来说,当月15日之后离职,当月的社保原公司会给缴纳,在下个月15日之前入职新公司,下月的社保新公司也会给缴。
因此,辞职前一定要弄清楚旧公司和新公司缴纳社保的时间,以免出现断档。
06:社保断缴了,有什么补缴技巧吗?
补办社保的具体流程
首先,补交社保要到本地的社会劳动保障局申请补交。
一般情况下,普通单位只能做3个月的补交。
如果时间更长的话要如何补交社保呢?
大家不必惊慌。
首先要由单位出具书面申请,陈述补交的事实及理由,向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
申请补交以后,如何补交社保的问题就等于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要让如何补交社保更进一步,其次要准备好相关的原始资料。
比如,职工本人档案或合同书,录用审批表,或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等。最后带上公章,到当地社保局填写相关表格即可。
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个险种还是比较重要的,尽量不要断交,如果断缴了也要尽快补缴上。
养老保险能不断就不要断,中断期间不算工龄,而且中断期间个人养老账户中没有钱,计算养老金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亏损。
医保一旦断缴了就不能进行医保报销了,我们看病全部自费。
如果长期没有工作可以选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作为兜底保障。
但一定要交。
社保怎么补交上个月的费用
如果不小心社保断缴了,别慌张,看看下面这些补缴方法,说不定能帮到你。
(一)养老保险补缴
1.单位原因导致断缴
补缴时,单位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补缴申请,并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能证明员工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的材料 。
这些材料是认定补缴金额和时间的关键,所以务必确保真实、完整。审核通过后,单位会按照规定补缴断缴期间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费用。
2.个人原因导致断缴
因为离职还没找到新工作导致社保断缴,这种情况一般社保是不能补缴的。
所以,建议大家在离职前要做好自己的社保规划,如果在离职后没有找到新的工作,那么可以选择灵活就业职工社保。
• 本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部分地区允许本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补缴断缴的养老保险。
比如,北京规定在2011年7月1日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
补缴时,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等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不同地区对补缴时间范围、补缴金额计算等规定有差异,务必提前咨询清楚。
• 外地户籍人员:一般来说,外地户籍以个人身份补缴养老保险限制较多。
若在就业地参保,因工作变动等个人原因断缴,大部分地区不支持个人补缴,只能由新单位续缴,或在符合条件时办理社保转移接续 。
(二)医疗保险补缴
1.断缴3个月内
多数地区规定,医保断缴不超过3个月,及时补缴后,次月可恢复医保待遇。
单位补缴时,按与养老保险类似的流程,提交申请和材料。
2.断缴超过3个月
断缴超过3个月,各地政策差异较大。
有些地区不允许补缴,重新参保后需经过1—6个月不等的等待期(各地规定不同)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如深圳规定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重新计算,再次参保需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才按规定享受医保待遇;
有些地区虽允许补缴,但除了补缴费用,还可能需缴纳滞纳金,且补缴后等待期也可能较长 。以长沙为例,断缴超过3个月补缴的,从缴费到账之日起90天后享受医保待遇。
(三)其他险种补缴
1.失业保险
一般不支持个人补缴。如果是单位原因导致断缴,单位应及时向社保部门申请补缴。但失业保险补缴后,对失业金领取的具体影响,各地规定有别。
比如,上海规定,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每增加1年,领取失业金的期限增加2个月,单次核定领取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补缴后,缴费年限增加,领取期限可能相应延长。如原本缴费满4年,可领取12个月失业金,补缴后满5年,领取期限可能延长至14个月。
2.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同样不支持个人补缴。若因单位未按时缴纳工伤保险,导致职工在断缴期间发生工伤,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具体需参照当地工伤保险政策执行。
3.生育保险
如果是在职职工,因单位原因导致生育保险断缴,由单位申请补缴;若是个人原因造成断缴,一般不能通过个人补缴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不过,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浙江等地,失业或无工作单位的女性可以通过缴纳灵活就业社保来享受相应的生育待遇。
补充阅读: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是生育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发展,以下是部分地区灵活就业生育保险的相关政策:
• 上海:自2025年1月1日起,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按照现行费率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其中1%视为生育保险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或者流产前累计缴纳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满12个月的,可按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生育生活津贴按照本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计发。
• 四川:从2025年1月1日起,全省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四川省职工基本医保时,可选择参加生育保险,由个人在缴纳职工基本医保费时同步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津贴享受条件为分娩或终止妊娠当月省内生育保险处于连续参保12个月及以上,计发基数为其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基数,计发天数与各地区参保职工保持一致。
• 江西:全省范围内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并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可同时获得生育医疗与生育津贴待遇。
• 浙江:全省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生育保险费后,连续参保满6个月,即可享受生育津贴等相关待遇。
• 天津: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并按照缴费基数的0.5%缴纳生育保险费,可同时获得生育医疗与生育津贴待遇。
• 贵州:全省已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同时同步缴费参加生育保险,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
这表明,个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利自行补缴社保,但一般仅限于补缴医疗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
如需自行办理,请注意:
• 及时办理:发现社保断缴后,要尽快着手补缴。尤其是医保断缴,拖得越久,享受医保待遇受影响越大。
• 了解政策:各地社保补缴政策不同,且可能随时间调整。办理补缴前,一定要通过当地社保部门官网、拨打12333社保热线或到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咨询最新政策,明确补缴条件、流程和所需材料。
• 准备费用:补缴时除了本金,可能还有滞纳金或利息。如养老保险补缴,有的地区按每日一定比例加收滞纳金;医保补缴,部分地区也会收取滞纳金。办理前要计算好费用,备好资金。
• 保留凭证:补缴完成后,务必保留好缴费凭证,如社保缴费发票、补缴确认单等。这些凭证是证明你已完成补缴的依据,日后查询社保记录、办理社保相关业务时可能会用到。
来源:各地人社部门网站、51社保网等
社保怎么补交去年的费用
来源:【赣南日报】
近日,全南一网友在问政赣州平台发帖咨询,他在2019年之前与一家用人单位存在实际劳动关系期间,该用人单位没有及时为其缴纳职工社保,后来从原单位离职了,像他这种情况还能补缴职工社保吗?
针对该网友的情况,全南县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答复说,因离职等原因中断社保后,如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无法补缴2023年底前欠缴的社保费,但当年度的自己可以缴交,缴费比例为20%,2024年缴费基数为6397元,在60%至300%之间自主选择。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确定劳动关系并提供证明劳动关系佐证材料,则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稽核部门提出补缴申请。
若该网友到了退休年龄还不满15年的缴费年限,可以补缴。补缴方法:用人单位可以凭相关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银行卡工资流水等,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的稽核部门申请补缴业务。如果用人单位不愿给其补交,则需要走相关法律途径,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下达的生效仲裁文书、人民法院下达的生效判决、裁定、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劳动监察部门下达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等文书为依据,以上文书未载明缴费工资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提供工资发放凭证等材料,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稽核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记者曾艳华)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社保怎么补交前几年的
退休老人和上班族都要注意了!社保断缴的影响远比想象中严重——不仅看病要多掏钱,还可能让你失去购房资格、耽误孩子上学。但好消息是,今年国家出台了更人性化的补缴政策,灵活就业者也能轻松参保。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手把手教你补救断缴损失,守住养老钱袋子。
社保断缴的杀伤力远超普通人认知。以北京为例,非京籍家庭若因断缴导致连续5年社保记录清零,将直接失去购房资格,这意味着即便攒够首付也无法安家。更现实的影响是养老金缩水:假设两人同样缴纳22年社保,按100%基数缴费者退休后每月可领3000元,而长期按最低档缴费的可能只有1500元。断缴还会让医保报销“卡壳”——超过3个月未补缴,重新参保后需等待1-6个月才能恢复待遇,期间住院全自费的风险陡增。
二、2025年补缴新政四大突破口*1. 灵活就业者迎来春天
今年起,全国取消灵活就业参保户籍限制。比如江西籍外卖员在深圳工作,可直接在当地缴纳职工社保,无需返乡办理。缴费方式也更灵活:手头紧时按社平工资60%缴纳(约800元/月),宽裕时调至100%(约1300元/月),养老账户多缴部分退休时可多领40%。
2. 特殊群体补缴通道
2011年前参保的国企职工、下乡知青等三类人群,仍可申请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例如1965年出生的下岗工人,若2025年达到60岁但缴费仅12年,可通过递延退休继续缴满3年,无需额外支付滞纳金。
3. 跨省转移“不断档”
异地就业者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办理转移接续。假设杭州参保5年后跳槽到成都,转移后缴费年限自动累计,避免重新计算影响养老金基数。
4. 滞纳金减免有窍门
因单位原因断缴的,劳动者可要求企业承担滞纳金。例如某公司漏缴员工3年社保,补缴时需额外支付欠费总额的0.05%/天滞纳金,这部分依法应由企业全额负担。
1. 材料准备“三件套”
补缴时务必备齐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参保证明。曾有案例显示,某自由职业者因无法提供2018-2020年收入证明,导致3年缴费基数被强制按最低档计算,退休金每月少拿560元。
2.医保补缴“135天生死线”
断缴3个月内补缴可立即恢复待遇,超过3个月则陷入“待遇真空期”。江苏张某因断缴4个月后突发心脏病,12万元手术费全部自掏腰包,教训惨痛。
3. 灵活就业“双险绑定”
新政策允许同步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上海某网约车司机选择每月缴1580元(医保960元+养老620元),比单独缴医保多花37%,但退休后既能享受终身医保,养老金也比居民社保高2.3倍。
1. 生育津贴
浙江、四川等地灵活就业者缴纳生育保险满6-12个月,可享受与职工同等的产假津贴。杭州王某通过灵活就业参保,剖腹产获2.8万元补贴,相当于半年收入。
2. 失业金
上海规定补缴1年失业保险可延长2个月失业金领取期。李某补缴3年后失业,原本只能领12个月补助,现延长至18个月,多获2.4万元过渡资金。
3. 信用就医
广州试点信用就医服务,芝麻分650以上者即使医保账户余额不足,也可先治疗后付费,避免因临时断缴影响救治。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人社部2025年政策解读、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社保怎么补交之前的,社保怎么补交最新方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