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流程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主要有以下流程:
1. 认购阶段。购房者在看中商品房后,与开发商达成初步意向,签订认购书,并缴纳一定数额的定金。认购书会对房屋基本情况、价格、付款方式等作出约定,为后续签订正式合同做准备。
2. 准备签约资料。购房者需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证件,以及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等用于办理贷款的材料(如需贷款购房)。
3. 合同协商。买卖双方就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包括房屋面积、户型、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对于合同条款有疑问或异议的,可要求开发商作出解释或修改。
4. 签订合同。双方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后,正式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一般一式多份,买卖双方各执一份,相关部门备案留存一份。购房者需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签字并按手印确认。
5. 办理备案登记。合同签订后,开发商应及时将合同报送房地产主管部门备案登记,以保障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购房者的权益。
二、房屋买卖合同诉讼时效几年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房屋买卖合同中,若一方存在违约行为,比如未按约定交付房屋、未按时支付房款等,另一方知晓自身权利被侵害时,就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止。中断的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房屋买卖中常见的无效合同
在房屋买卖中,常见的无效合同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签订的合同,因主体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效。
二是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比如买卖双方为逃避债务,通过虚假房屋买卖转移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该合同无效。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如为规避限购政策而签订的虚假买卖合同,其真实目的并非正常房屋交易,此类合同无效。
四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例如,买卖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因违反城乡规划等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
五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房屋买卖合同。若房屋买卖行为会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造成损害,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购房者和售房者在进行房屋买卖时,应确保合同合法有效,避免陷入无效合同的法律风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流程图
●商品房买卖合同怎么签
●商品房买卖合同怎么合法有效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流程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要件
●商品房买卖合同怎么写才有效
●商品房买卖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怎么签
●商品房买卖合同注意什么
●商品房买卖合同注意哪几点
●房屋买卖合同起诉期限
●房屋买卖合同诉讼书怎么写范文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
●房屋买卖合同有效诉讼期
●房屋买卖协议的诉讼时效
●房屋买卖合同诉讼有效期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费多少
来源:头条-房屋买卖中常见的无效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