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友约会完事要钱,不给就报警怎么办,与网友约会后对方报警怎么处理
大家好,由投稿人黄晨颖来为大家解答与网友约会完事要钱,不给就报警怎么办,与网友约会后对方报警怎么处理这个热门资讯。与网友约会完事要钱,不给就报警怎么办,与网友约会后对方报警怎么处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与网友约会的经历
有人曾说:“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温柔是一种魅力,也是人们追求的美好人生态度,温柔的人犹如那灿烂的烟火,绚丽却不张扬。在爱情里,不管男女都容易臣服于温柔之下,但有些“温柔”是陷阱,我们依恋温情时也应该谨记道德的底线。
吴女士和丈夫结婚数年,曾经的你侬我侬化为生活里的细水流长。她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生活模式,吴女士的重心就是照顾家庭,虽然不是富裕之家,但吴女士丈夫的收入还算不错,能够负担家庭开支。
吴女士喜欢浪漫,更准确地来说是喜欢享受浪漫,谁不希望生活有点仪式感,来冲淡日复一日的乏味呢?她有一颗制造浪漫的心,无奈丈夫工作繁忙,还经常在外地,没法回应她,一个人的仪式感不叫浪漫,而是扎心。
但老公也是为了家庭,她也不能总是抱怨他,这些苦闷又不好找熟人诉说,社交软件上的陌生人就成了她吐露心声的树洞,而在众多倾诉对象中,要数虞某最积极,最暖心,因而两人的聊天也愈发频繁,画风也逐渐暧昧。
后来虞某不满足于在线上知己的关系,开始约吴女士一起出来玩,因为他发现自己和吴女士在同一个城市,吴女士犹豫了一会儿,毕竟跨过这条线,之后的发展就很难说了,最后她还是应邀而去了,因为她觉得枯燥的婚姻生活需要一点调味剂。
初次见面虞某还是像他在网上表现的那样,绅士有礼,温柔大度。两人一起吃饭,谈天说地,有种相见恨晚的错觉,为了让吴女士开心放松,他又陪着她逛街看电影,吴女士好似回到了热恋时,沉溺在他的温柔假象中。
夜幕降临后,虞某提出邀约,一起去酒店休息一下,吴女士是个成年人,自然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她还是去了,两人越过了道德的红线。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频频约会。
吴女士的丈夫只是工作忙,并不是完全不着家,妻子的变化他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吴女士没有上班,却经常借口出去逛超市、聚会,还将社交软件设了密码,时不时看着手机乐呵,这引起了他的警惕。
他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将吴女士支开,悄悄看了一眼她的手机,弹出的亲密信息让他火冒三丈,遂找吴女士对质,吴女士见瞒不过他,就吞吞吐吐说自己只是在网上和人瞎聊,当着丈夫的面将联系方式和信息都删除了。
她丈夫见她态度诚恳,虽然半信半疑,但没有其他实质性证据,为了家庭和谐,还是选择相信妻子。吴女士见婚姻开始亮红灯,便决定和虞某断了。
她是玩玩而已,但是虞某当了真,不肯放弃温柔乡。虞某早知道她是有夫之妇,还继续往来,可见其道德感也不高,吴女士还不知道自己是在与虎谋皮。
一段时间联系不上吴女士,虞某也知道了她的态度,就以“最后的约会”为由约她出来,保证以后不再纠缠,吴女士为了早点摆脱,就赴约了,谁知不久就收到了几张他们的不雅照片。
原来虞某早就设计好了一切,要逼她就范。他以这些照片要挟,让她乖乖听话,继续交往,不然就发给她家人,让她的丑事曝光。其实虞某的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吴女士报警处理,才是及时止损,但她不想婚姻破裂,只能被虞某牵着鼻子走,她希望虞某能早日厌倦,显然她对“贪得无厌”四个字领悟还不够深刻,虞某若是有良知,当初就不会和她一起做违背公序良俗的事了。
虞某多次不顾她的意愿,强迫于她,吴女士忍无可忍,且她丈夫也发觉不对劲,多番询问,吴女士就将此事告知了丈夫,他们的婚姻会走向何方暂且不说,虞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吴女士的丈夫陪着她一起去报了警。
虞某得知后到警局自首,他因涉嫌QJ罪被逮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QJ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虽然吴女士没有反抗的前提,但那是因为虞某以亲密照片要挟她,让她产生了恐惧心理,从而不敢反抗,在这种情况下,虞某与她发生关系,也属于违背了妇女的意志,已经构成QJ罪。
虞某有自首情节,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他多次威胁,属于加重情节,在量刑时法官也会考虑这个因素,不管结果如何,牢狱之灾是跑不了的。
我们都渴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那么我们先做一个温暖的人,用一颗颗柔软的心填满岁月的生长,吴女士只想享受温柔,却忘了付出才有回报,平白无故的“温柔”,可能是婚姻里的砒霜。
来源:今日头条陈以轩律师
与网友约会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来源:南国早报
“五一”假期,南宁市民阿光(化名)通过社交平台认识了一女子,两人“闪电约”,见面后在一家刺身烧烤店吃饭,竟花费了1万多元。大学生大伟(化名)也有相同遭遇。他和一女网友也来到这家刺身烧烤店,花费了1700多元。
两名男子怀疑遇到“饭托”,掉进了“温柔陷阱”……
女子引诱消费
一顿饭吃了一万多元
4月30日晚,阿光上网时,有一名女子主动和他搭讪,两人刚聊了几分钟就相约出去玩。见面后,阿光被女子拉去吃饭,两人进了东葛路一家经营刺身及烧烤的店。
“女子自称是一名美甲师,工作地点在东葛路一带,她说最近心情不太好,想多吃东西来‘解压’。”阿光说,女子分多次点菜,碍于面子, 他没有细看菜单的内容和价钱。每次上菜,服务员都拿来Pos机收费。
阿光用手机扫码付费的部分消费记录。受访者供图
阿光称,女子先点了一盘海鲜烤肉,花费700多元,又点了四五盘刺身及小吃,每盘价格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他交了五六次钱,加起来10100元。
“因为每次都是扫码付费,也没太注意看价格,事后才发现已经晚了。”阿光回忆,该女子很会说话,一步步引诱消费,到付费的时候,他似乎都是稀里糊涂的。当他察觉到自己掉入陷阱时,女子已借故离开,联系不上。
5月3日,阿光到东葛路一带的多家美甲店寻找,均找不到女子的身影和信息。
女子自称护士
在医院却查无此人
与阿光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大学生大伟。
4月15日晚,大伟在上交友网站时,网名为“快乐小护士”的网友主动跟他搭讪,两人相约出来“开开心”。
大伟“闪电约”女子出门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
“当晚我本想去私人影院看电影的,但见面后,她说还没吃饭,硬拉我到一家店消费。”大伟称,女子三十多岁,打扮性感。他们进了东葛路这家经营刺身及烧烤的店,女子先后点了三盘刺身,一盘烤肉及饮料等(刺身、烤肉每盘售价388元)。
碍于面子,大伟一开始默不作声,后发现女子越点越多,买单时花费达2700多元,他才意识到有点“承受不起”。大伟提出让女子分担1000元,他付了1700多元。
店家给大伟的部分收费单据。受访者供图
饭后,大伟想一起去看电影,但该女子以“医院有急事”为由离开。事发后,大伟再也联系不上她。
大伟说,该女子自称林某某,在南宁市某医院当护士。据记者走访了解,该院并没有这名医护人员。
目前,阿光和大伟均已报警,民警已介入调查。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何定坚
与网友约会3分32秒视频原版
近年来各种交友网站、App纷纷涌现,不少年轻人都会通过网络交友,与此同时,网上交友也引发了一系列刑事案件,网友见面时被抢、被盗、被骗屡见不鲜,但人们似乎并不介意——名为《你会轻易和网友见面吗》的调查显示,会和网友见面的占78.3%,不会见面的占13.3% ,保持中立的占8.4%。
本期原点周刊,华商报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网友见面涉及的各种问题,提醒网友们提高防范意识——真的要谨慎,谁能知道电脑那头坐的是何许人?
手机被借打电话 女子被转万余元
通过QQ联系网友见面,吃饭途中谎称借对方手机打电话,拿到手机后独自离开餐馆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转走了对方1.6万元进行挥霍。
田某与女孩屈某通过QQ认识,屈某曾说,要是田某来西安,可以找她。今年8月5日,田某联系到屈某,告诉她,自己和朋友一起来西安找活干了。
当天下午1时,他和屈某在通化门附近一个网吧见面,又一起到小寨赛格购物。逛街期间,田某给屈某买了一双鞋。
收到鞋,屈某很开心,警戒心也低了下来。随后,两人在一家川菜馆吃饭。用餐快结束时,田某说,想用屈某的手机给朋友打电话,屈某随即将手机借给田某,并告知了开机密码。拿到手机后,田某乘着屈某不注意离开了餐馆,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将屈某1.6万元钱转入自己微信账号。田某被抓后供述,“我在西安,身上没钱……就把她的手机占为己有。”田某说,自己操作时,手机微信提示要输入支付密码,于是试着输入了屈某的手机解锁密码,结果转账就成功了。随后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开始陆续提现,直到微信提示次数太多不能继续提现。事后,田某将所获赃款挥霍。
近日,田某被雁塔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警方提醒
和网友见面不能自以为熟悉而掉以轻心,尤其是女性约网友见面时,更加要多加小心。如今手机越来越先进,可使用的软件越来越多,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如果手机丢了,带来的麻烦是难以想象的。网上交友要弄清对方的身份信息,不要因一时好奇而去约见对方。
同时,还要妥善保管使用密码,输入密码时要注意周边环境,防止泄露。
>>律师说法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霞表示,本案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第一个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方式骗取受害人的手机后携带手机逃走。行为二,以微信转账的方式转走受害人1.6万元。如果受害人未曾发现,行为人秘密逃走,则前后两个行为均是盗窃行为,行为人构成盗窃罪,数额累计计算。如果行为人公然携带手机逃走,经鉴定手机价值超过1000元,则两个行为分别构成抢夺罪、盗窃罪,数罪并罚。
广东赶来见“妹妹” 下车就被拉传销
在网上和一位“妹妹”聊得很开心,家住广东的徐先生被邀请来到西安游玩,谁知刚下火车,就被“妹妹”带进了传销组织。
“当时我是单身,也没工作,心情不好,刚好在网上和这位妹妹聊得挺开心的,就想着来西安找她,顺便散散心。”徐先生说,他和这位女网友是在网络平台上认识的,一天没事就聊天,内容有时也比较暧昧。
今年8月,徐某从广东乘火车来到西安,谁知刚下火车就中招了。
“当时两个人来接我,包括这个女网友和一位自称是其表哥的男性。”徐某说,两人直接把他带到了西安东郊一个村子,几栋民房上挂着某生物发展公司的牌子,一间民房住30多人。刚放下行李,就有人给他上课洗脑,说在外面打工有多累,让他加入公司。
徐先生说,加入公司后,新人每天的任务就是在网络上加人聊天,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让对方转钱,或“邀约”让对方赶来见面。新人在接受每天重复的洗脑教育后,只要愿意花费2800元就可以正式入伙,如果再成功发展一名新人,就可以继续向上晋升。而他们发展新人的重要手段就是欺骗,通过摇一摇、陌陌等网络平台,以谈对象、旅游等借口将对方骗到本地,稍作游玩后就会带领被骗者进入该传销公司。
徐先生说,这里工作的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玩手机,在网络上加人聊天骗钱,骗钱后会邀约对方来见面,“来了之后就像我一样被带入组织干和他们一样的工作。”徐某说,他起初并不想干这个,就有领导来说让他交2800元学习费,不交就一直找他谈话,自己外出的时候总会派两个人跟着他不让他离开。
“一天就在网上加人骗人,加不到人就挨骂。后来我交了2800元,他们对我看管就不那么严了,就在10月份的时候跑了出来。”徐某说,平常住在宿舍,全是外地人,很多人都被洗脑了,传销组织内部管理很严密。
目前,徐先生已回到广东。
>>警方提醒
在网上以交友为名与受害人相识,再以网友见面、介绍工作为由,将受害人骗到外地,而后进行人身控制,这是传销组织常用手法。这种骗局瞄准的多是20~30岁之间的青年男女,之所以能得逞,主要是受骗者涉世不深,又被对方掌握了急于找到工作或与网友见面的心理。
应尽量避免单独与网友见面,以防误入传销或陷入危险境地。如果发现涉嫌传销的组织或人员,或发现自己被骗误入危险地点,一定要保持理智,设法尽早脱离,并向公安部门举报。
见面要开房 拒绝后手机被抢
女网友已经跟着自己去开了房,陈某觉得时机应该成熟了,但不料女网友不仅拒绝发生性关系,还出言讥讽。就这样,两人从房间吵到酒店门外,越吵越激动,陈某一把抢过女网友挂在胸前的苹果手机,跑得无踪无影。
今年7月,31岁的陈某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女网友李某,聊得不错。7月20日,两人相约在莲湖区一家商场里吃饭。饭后,陈某觉得“有戏”,提出走累了,要去附近的酒店休息休息,李某也答应了。到了酒店房间后,陈某便提出要发生性关系。
据陈某讲,女网友还收了他转的150元微信红包,但随后就变脸了,拒绝发生关系不说,还说了一些让他无法接受的话。他要求对方退还红包,于是开始争执起来。结果,一直纠缠吵闹到酒店大门口。争执中,陈某看到女网友的苹果手机在胸前挂着,趁她不备,一把扯断了手机绳,抢过手机逃跑了。第二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铸下大错,便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归还了手机。
经鉴定,被抢夺的苹果手机价值2000余元。近日,西安莲湖区法院开庭审理中,陈某表示认罪,法庭当庭以抢夺罪判处陈某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律师说法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霞: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李某不备公然夺取苹果手机后逃跑,经鉴定手机价值2000余元,数额较大,陈某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事后陈某投案自首,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与抢劫罪不同,并不危及人身安全。
与女网友约会 不料被骗消费
2016年,从陕南来西安打工的小李遇到了酒托骗局。
小李月工资3000元左右,因为收入、住房等条件所限,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女朋友。当年10月,他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加了一个女孩,开始聊天。女孩说自己刚来西安,对很多地方都不熟悉,之后提出见面。第二天,两人电话联系后在沙坡附近见面。
小李提出找地方坐坐,女孩说再往前走点,又走了几百米,进了一家咖啡店。女孩看了菜单,要了一个果盘套餐,服务员端来时带着POS机让刷卡,小李刷了498元。聊着聊着,女孩说口渴了,要喝红酒,服务员拿上来一杯酒后说700元,小李吓了一跳,“什么酒这么贵!”小李还专门端起来尝了一口,实在难喝。本来不想花这个冤枉钱,但是很快过来了几个身材魁梧的年轻“服务员”,一看这架势,小李只好刷卡。
小李专门要了消费小票,发现小票上的商户名和店名不相符。问服务员时,说这是他们老板其他店的POS机。尽管小李察觉到猫腻,但店里一直推三阻四。看到小李这么“较真”,一直坐在身边的女孩说话了:“吃个饭干啥呢?把心情搞得都不好了。”说完起身就走。仔细回想发生的一切,小李知道自己上当了,女孩就是一个酒托。
他出门四处找这个女孩,已经不见了踪影,电话打不通,微信也被拉黑了。
29岁的小许也是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个女孩“雯雯”。两人当天就在朝阳门里见了面,后来走到一家小咖啡店,女孩说就在这里随便吃点。结果,水果拼盘、红茶、红酒……短短一个多小时,刷了小许近4000元!“雯雯”借故离开后,小许发现电话、微信都被拉黑了,换电话打过去,一听是小许,对方立即挂断。
>>律师说法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表示,“酒托”视其具体行为,可能涉及多项罪名,以诈骗罪为例,依照《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律师建议,遭遇此类骗局,受害者要在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比如聊天信息、消费小票、发票等,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也可以向物价、工商等部门投诉。另外,工商、物价等主管部门也可以对商家从工商、物价行政管理的层面予以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识假军官 千里赴约被骗
一女子在网上直播时遇到出手阔绰的“现役军人”,两人迅速发展为恋人关系,却没想被骗财骗色。
2017年2月,爱好唱歌的陈某通过“全民K歌”网络直播平台认识了一名出手阔绰的男子袁某。袁某称,自己是西安某部队院校的一名处长(现役军人),父亲做建筑工程,舅舅是某省高官。
陈某在直播时,袁某经常进行高额打赏,两人逐渐熟悉,根据袁某发来的照片,陈某逐渐相信袁某的身份,并慢慢产生好感。
2个月后,袁某、陈某两人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陈某从千里之外的东北来到西安某酒店与袁某赴约,而袁某与陈某见面时,身穿军装,随身携带军人保障卡等物品。经过几天的考察,袁某出手大方,对陈某也关怀备至,陈某对“军官”袁某很是满意,二人迅速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
陈某回到东北后一直与袁某保持联系,半个月后,袁某以部队提职、工程缺钱等理由向陈某借钱,此时的陈某对袁某可谓信任有加,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几万元存款全部借给了袁某。但不久后,袁某又以结婚政审需要走关系为由借钱。陈某这时感觉有些不对,后经多方打听才得知袁某并非军人,随即向警方报案。
经查,袁某的军人保障卡以及军装照片是自己用手机P图制作的,军用物品是网上购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陈某对自己的信任,而陈某也因轻信被骗财骗色。
近日,长安区人民检察院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依法批准逮捕袁某。
长安区检察院检察官向静表示,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指行为人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军人的身份,进行诈骗,损害武装部队的威信及正常活动的行为。这里所说的非法利益,不单指物质利益(诈骗财物),也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因此,法律对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
本案中,袁某为了满足个人的非法利益,通过手机P图、网上购买等方式,冒充军人,使被害人陈某相信其军人身份后自愿交出财物并与之确定恋爱关系,构成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宁军 张成龙 于震 采写
与网友约会被抓
本报郴州讯 与微信上认识的网友约会,郴州的刘女士原以为这是一段浪漫的经历,不料却陷入了对方精心设计的套圈中,不仅被三名男子持刀威胁被劫财,还被丢弃在郊外。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案件,三名男子因手头紧张萌生了实施抢劫的想法。为达到抢劫的目的,提前用微信加好友的方式“踩点”,寻找作案对象。目前,三名男子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019年12月22日23时30分许,嘉禾县公安局坦坪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自己被抢劫了!
近期刘女士通过微信结识了一名男子,两人相谈甚欢之际男方便提出了见面一起出来玩的要求,刘女士觉得这男子非常懂自己,逐渐卸下了防备,也就答应了出来一起玩。
事发当晚,该男子发微信给刘女士,说约了几个好友,让其一起出来吃宵夜。随即刘女士上了男子驾驶的车辆,车上还乘坐着另外两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还从身上掏出一张一百元的大钞,要刘女士帮忙在附近的便利店买些零食上来吃。期间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聊得甚欢。但是此刻的刘女士并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危险,满心以为就是一起出来“玩玩”这么简单。
刘女士上车后,男子驾驶车辆带着她往郊区方向行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将车停了下来,男子把车门一锁,坐在刘女士身后的另外两名男子突然间满脸严肃,要求李女士“借些钱花、过几天还。”并威胁说车上还有两把新买的尚未见血的刀,如果刘女士不听话就把她杀了丢进深山里,让其把身上的钱和手机上的钱交出来。在三名男子的威逼下,刘女士把手机上银行卡和花呗上的7100元钱转给了其中一名男子。而此时三名男子还嫌钱少,又要挟刘女士通过微信向其老乡借了10000元转入他们的手机。得手后,三名男子将李女士丢在马路边后逃离现场。
案发后,嘉禾县公安局迅速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的专案组,全力开展侦破工作。专案民警通过对微信聊天记录、视频监控资料等线索综进行分析研判,并结合深入案发区域的走访调查,很快锁定了三名嫌疑人。1月2日上午,由坦坪派出所、刑侦大队和行廊派出所组成的行动小组对涉案的嫌疑人展开集中收网,分别在嘉禾县行廊镇和龙潭镇将涉案的三名嫌疑人全部抓获。
经核实,嘉禾县行廊籍男子邝某贵、邝某锋和邝某林三名嫌疑人因长期“高额消费”入不敷出,萌生了实施抢劫的想法。为达到抢劫的目的,邝某林提前用微信加好友的方式“踩点”,寻找作案对象。当日下午,三人驾驶车辆从行廊镇来到嘉禾城区,邝某锋提前在某超市购买了两把水果刀,用来威胁受害人;为逃避打击,三人还用从网上购买的数字号牌对车辆牌照进行伪装。
目前,三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潇湘晨报记者陈诗娴 通讯员王卫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与网友约会完事要钱,不给就报警怎么办,与网友约会后对方报警怎么处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