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民间借贷的裁判规则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何伊慕

  1、借款人配偶未参加诉讼且出借人未明确表示放弃配偶承担的债务份额的,应追加该配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赵俊诉项会敏、何雪琴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1)夫妻一方具有和第三人恶意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构婚内债务嫌疑的,该夫妻一方单方自认债务,并不必然免除“出借人”对借贷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事实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2)借款人配偶未参加诉讼且出借人及借款人均未明确表示放弃该配偶可能承担的债务份额的,为查明案件事实,应依法追加与案件审理结果具有利害关系的借款人配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以形成实质性的对抗。

  (3)出借人仅提供借据佐证借贷关系的,应深入调查辅助性事实以判断借贷合意的真实性,如举债的必要性、款项用途的合理性等。出借人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借款交付事实的,应综合考虑出借人的经济状况、资金来源、交付方式、在场见证人等因素判断当事人陈述的可信度。对于大额借款仅有借据而无任何交付凭证、当事人陈述有重大疑点或矛盾之处的,应依据证据规则认定“出借人”未完成举证义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4年第12期(总第218期)

  2.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有争议的,应运用目的解释确定条款的真实意思——李占江、朱丽敏与贝洪峰、沈阳东昊地产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为《担保借款合同》,具体到该合同第四条第一款约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款项的出借方对款项使用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以便在发现借款人擅自改变款项用途或发生其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利的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收回款项及利息。用目的解释的原理可以得知,提供不真实的材料和报表固然会影响出借方对借款人使用款项的监督,而不提供相关材料和报表却会使得出借人无从了解案涉款项的使用情况,不利于其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借款人在借款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从未向出借人提供相关材料和报表,属于违约。

  案号:(2014)民一终字第38号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5年第9期(总第227期)

  3.“名为典当、实为借贷”的合同性质辨析应进行实质条件的审查——甘肃华屹置业有限公司与兰州云翔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全圣明胶有限责任公司、张全年、福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发展有限公司、洪甘福、洪晓婷、洪洁婷、洪本灿、曲连举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名为典当、实为借贷”的合同性质辨析需建立在典当关系与民间借贷关系的界定基础上,最为关键的是对典当关系成立的当票凭证等形式条件和交付当物质押、发放当金、收取综合费等实质条件的审查。“名为典当、实为借贷”的借款利息的认定则应当在对应形式合同约定的基础上,运用合同解释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进行明确,同时在法律规范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利益平衡的裁量认定。

  来源: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69辑(2017.1)

  4.如双方当事人均不能完成各自的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而导致款项性质无法查清时,仍应由原告承担败诉风险——赖芳华诉张一飞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七条所规定的原告和被告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是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不是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该条属于举证行为的规制规范,并非实体处分规范。如双方当事人均不能完成各自的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而导致款项性质这一事实的真伪无法查清时,仍应由原告承担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败诉风险。

  案号:(2017)粤03民终2559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19辑(2018.1)

  5.连带共同保证中,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无权向免除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追偿,但其担保责任应相应减轻——周开顺诉温州久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杨家料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连带共同保证中,债权人免除部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其他保证人承担责任后无权向该部分保证人追偿。相应地,其他保证人应在该部分保证人内部应承担保证份额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案号:(2016)浙03民终2086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08辑(2017.2)

  6.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意图以案外人的财产清偿债务的,应当认定该担保不具有真实性——李蹦滔诉罗从烈、余家祥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并非以自己的财产提供担保,而是意图以案外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应当认定该担保不具有真实性,不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案号:(2016)湘民终586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24辑(2018.6)

  7.处于离婚状态下的夫妻一方对外借贷,配偶对真实性提出异议的,应结合款项金额、交付方式、交易习惯等情况全面查证——李少华诉蔡毅、张琛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处理债务人及其配偶涉离婚背景的民间借贷案件,出借人与借款人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借款人的配偶对借贷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应结合出借款项的金额、款项交付方式、当事人的经济能力、交易方式和交易习惯等事实和因素,全面查证判断借贷是否真实发生。

  案号:(2015)粤高法民四终字第163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04辑(2016.10)

  8.债权人为讨要借款真意保留退还假借据给债务人,债务人随即知道债权人真意保留的,保留的真意有效——刘引孝与王爱云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以只还本不还息为条件,债权人为讨要借款变造假借据退给债务人,债权人的行为构成真意保留,一般情况下保留的真意不受保护,但债务人随即知道债权人真意保留的,则保留的真意有效,债权人的利息请求应予支持。

  案号:(2015)陕民一终字第00052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94辑(2015.4)

  9.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识别应结合案件诉讼背景、基础、证据、诉讼行为等综合判断——唐海峰诉李伟伦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防范和遏制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关键在于识别、认定和制裁三个环节:首先,应结合案件的诉讼背景、诉讼基础、诉讼证据和诉讼行为四个层面,形成综合判断的规范模式;其次,强化法院依职权调查并借助司法鉴定等手段,构建直接针对当事人虚假诉讼行为的证据系统进行审查确证;最后,加强民事制裁与《刑法修正案(九)》之虚假诉讼罪的有效衔接,加大对虚假诉讼行为的威慑和打击力度。

  案号:(2015)沪一中民一(民)终字第923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09辑(2017.3)

  10.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举债超出夫妻日常代理范围,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应承担举证责任——山东昊玺经贸有限公司诉朱俊强、徐萍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外举债,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不应仅以婚姻关系存续为依据,还应考察款项是否为共同生活所负。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日常生活或共同生产所负之合理债务,即使是一方举债亦应为夫妻共同债务。但对超出夫妻日常事务代理权的事项,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对自己的“有理由相信”,第三人应负举证责任。

  案号:(2014)淄民一终字第729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10辑(2017.4)

  11.村经济合作社为个人借款提供保证担保在借贷凭证上加盖了合作社印章但未经过表决程序或表决未通过的,该担保无效——郏先红诉章志芳、奉化江口街道河西村经济合作社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村经济合作社为个人借款提供保证担保时,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社员大会表决通过。出借人在出借款项时应审查表决情况,如未经过表决程序或表决未通过,即使借贷凭证上加盖了合作社印章,因出借人未尽到审查义务,并非善意相对人,该担保也属无效,对经济合作社没有法律约束力。

  案号:(2014)浙甬商终字第569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89辑(2014.3)

  12.网贷平台根据《借出人注册协议》主要提供借款平台、审核信息的,其地位应为居间人,不应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唐骏诉李玉玲、上海拍拍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属性,根据经营模式、借贷协议内容的不同,分为合同居间方、借贷关系参与方、担保模式方。网贷平台根据《借出人注册协议》主要提供借款平台、审核信息,其地位应为居间人,而非借款方或保证人,不应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案号:(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14813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100辑(2016.6)

  13.退伙时合伙人之间出具的借条的,合伙关系转化为民间借贷关系——彭刚强等诉聂锦荣等民间借贷纠纷案

  本案要旨:

  退伙时,合伙人之间出具的借条的实质系双方对合伙期间的合伙财产、债权债务的最终结算,具有合同性质,双方的合伙关系由此转化为民间借贷关系。

  案号:(2014)鄂当阳民初字第01080号

  来源: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93辑(2015.3)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与适用标准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最新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全文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解读

民间借贷的裁判规则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思路与裁判规则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

民间借贷纠纷案

民间借贷纠纷裁判规则最新

民间借贷审理要点及裁判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