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合同纠纷 编辑:熊慧

一、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刑法中所规定的“合同诈骗罪”所侵犯的主要是社会的经济秩序以及合同双方当事人享有的合法财产权益。接下来,需要关注的便是犯罪的主体问题,这一点上,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团体都可能成为犯罪的实施者。而在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且其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最后,从客观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是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欺骗等手段获取了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这些财物的价值达到一定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常见的欺诈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一)虚构自己或他人的名义来签订合同;

(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三)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四)在收取对方当事人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匿;

(五)采用其他各种手段来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二、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这两者之间,有几个地方值得注意:首先合同诈骗的当事人,他们在做这个事儿的时候,内心深处就是想把对方的财产据为己有;但是合同纠纷的双方,他们可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争执,并没有想要侵吞别人财产的念头。其次合同诈骗的人在签合同、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欺骗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合同纠纷的情况下,这种欺骗行为通常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即使有,也不会像合同诈骗那样严重。

最后,合同诈骗的人通过欺骗行为让受害者误以为自己得到了好处,从而心甘情愿地交出财物。

三、如何认定工程合同诈骗罪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法理判断标准,其主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此类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具体对象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作秩序以及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其次,从实施此种犯罪行为的主体来看,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具备法律形式的可靠实体。再者,在主观方面,实施这种违法活动的人必须是出于故意,且其行为的根本动机在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最后,从客观角度分析,这类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在签订、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中,通过欺骗等手段获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常见的欺诈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冒充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二)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三)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前提下,采用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策略,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并履行合同;

(四)在收取对方当事人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避藏匿;

(五)采取其他各种方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原则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论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和处理

合同诈骗罪的定性

如何定义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案件认定

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何谓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认定难点

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的根本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合同纠纷的区别

合同纠纷与诈骗的区别

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法律上怎么界定

合同诈骗与纠纷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有没有区别?

合同纠纷 合同诈骗区别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的辨析

合同纠纷和合同诈骗如何界定

来源:头条-如何认定工程合同诈骗罪,工程合同诈骗罪的认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