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禹一岚来为大家解答银行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银行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承兑汇票计入什么科目
举个例子:A和银行B商量好,A在B那里开个户,存200万进去,并支付一定手续费,B给A开一张上面写着6个月后可以领取1000万的单子,A拿着这个单子,就可以当1000万付给下家C。6个月后,C拿着单子找银行,银行必须无条件把1000万给C,同时A必须补足1000万给B。单子就是银行承兑汇票,6个月后就是它的到期日。
对于A来说,他的好处是:用200万撬动来了1000万的资金,节省了自己的现金流,到期还有银行给的200万存款对应的利息,并且你存了200万到银行,对自己的银行征信是大有好处的,以后再贷款什么的也比较好通过
对于收到承兑汇票的C来说,这个承兑汇票就相当于一个有银行做担保的欠条,到期后银行也必须无条件把钱给你。基本上无风险。钢贸这种大额交易,谁都不缺现金,你给人家方便,自然客源更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确认汇票的真假,别让人用非法手段骗到你。
背书过后,汇票就相当于已经转让给下家了
对于C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多了200万的存款和A这个优质的合作方。
下次我们讲讲:承兑汇票在钢贸行业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
中国网财经5月19日讯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赣州银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被罚款50万元。
(责任编辑:张紫祎)
银行承兑汇票期限
先来看北京一中院一份判决书的裁判说理:
“从法理上讲,行使票据追索权需具备拒付的实质和形式要件。本案中,票据状态一直为提示付款待签收,持票人未收到相关款项,可以证明案涉票据到期未承兑系客观事实,符合票据拒付的实质要件。”
这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份判决,在很多场合都援引和分享过,其中关于票据追索需要具备拒付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总结,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拒付的实质要件就是票据到期但未收到款项,形式要件并不仅仅限于拒付证明,其它能够表明付款人不会履行付款义务的材料亦符合拒付的形式要件。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份判决书有一个地方错了,而且是很重要的概念使用错误,那就是“承兑”。
什么是承兑?承兑与兑付是一个意思吗?承兑和付款又有什么区别?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这三个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不少财务人员因为票据事务跟我接洽时,都会一开始就说“这张商票到期后没有承兑。”这其实怪不得这些财务人员,因为连法院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确实是搞错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搞混了。
票据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本票是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总结起来就是,本票和支票都是自己出票自己支付,出票人本人就是付款人(当然,支票的付款手续由银行来办理)。
但是汇票就不同了,《票据法》对汇票的定义是: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所以,汇票既可以由出票人本人付款,也可以委托他人付款。在委托他人付款的情况下,汇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就是不同的主体了。委托他人付款,其实相当于支付宝中的“代付”。
既然是他人代付,对于收款方(卖家)而言会有一个顾虑:如何确定代付方一定会答应代付呢?如果他到时候拒绝付款怎么办?于是,此时卖家可能会产生一个需求,希望代付方能在付款期限到来之前给一个确认,承诺到时一定付款。这种代付方提前作出的到期后付款的承诺,实际上就是承兑。
《票据法》第38条给承兑的定义是: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针对的是出票人之外的第三人代为付款的情形。如果是出票人本人付款,那是不需要承兑的。
在纸票时代,持票人为确定付款人(他人)是否会答应在票据到期后付款,那就需要向承兑人出示票据,这在票据法上就叫做“提示承兑”。《票据法》第39条规定:“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在纸质票据时代,汇票出票的时候付款人/承兑人并没有答应/承诺到期后一定付款,所以需要持票人在到期前向付款人/承兑人提示承兑。
提示承兑的法律意义还在于:承兑之前,汇票的主债务人是出票人;而承兑后,承兑人则真正成为了票据的付款人、主债务人,出票人和其他背书人则成为第二顺位的从债务人。《票据法》第44条规定:“付款人承兑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如果由银行来承兑,那就是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或银承,由于银行作为付款人的高信用,银票的流通性和市场接受度都非常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由电气化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无纸化、电子化逐步兴起,票据领域也是如此。2009年,央行制定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并牵头开发了电子商业汇票(电票)系统。同时,为了建立电票的行为规范,央行还制定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从这时候开始,票据可以说进入了电票时代。
票据的载体由纸张升级到网络电子化数据,相应的行为规则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纸票时代,汇票出票后再由持票人拿着票据向承兑人提示承兑,到期后再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无形中给持票人增添了麻烦。如果出票的时候承兑人便已经完成了承兑(承诺付款),那么持票人便不用再去提示承兑了,这样岂不省去了一重麻烦?纸票时代这个不容易做到,但电票时代,由于数据往来以及相应的票据行为都在网络系统上完成,做到这一点便不再是什么难事。
于是,《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电子商业汇票交付收款人前,应由付款人承兑。”也就是说,电票在出票之前,已经由承兑人完成了承兑,然后再交付给收款人。所以,对于电子票据而言,出票与承兑已经两步并做一步,“提示承兑”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实务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还是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信息栏里的承兑日期与出票日期总是同一天。回到开头北京一中院的判决,里面说到“案涉票据到期未承兑系客观事实”这一认定实际上是错误的,这份判决里面的票据是电票,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案涉票据到期未付款(或者说未兑付)系客观事实”。
兑付与付款意思没什么区别,可以混着用,但承兑与付款是不同的票据行为,差别可就大了。对于法律专业人士而言,尤其更不能够搞混。
金汇律师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在生意场上,承兑汇票是常见的付款工具。但当对方拿来一张财务公司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时,很多人心里都会犯嘀咕:
这票能收吗?和普通银票、商票有啥区别?安全不?
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话,讲清楚这个事儿。
1.财务公司 ≠ 银行
财务公司,是大型集团(比如宝武、五粮液、紫金矿业)自己开的金融公司,专门给自己人(集团内部企业)提供贷款、结算、开票等服务。
它们拿的是银保监会颁布的《金融许可证》,是正规军,不是随便的小作坊。
简单讲:
银行是面向全社会吸存放代。
财务公司只服务集团内部,不对外吸收存款。
所以,虽然它不是银行,但也是受到严格监管的。
2.财务公司开的票,到底算银票还是商票?
从政策上讲,财务公司签发的汇票属于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系统显示的也是“银票”,不少票面还直接印了“银行承兑”字样。
特别是央企、国企背景的财务公司,信用很好,违约风险极低。
不过,也有少数会计、审计在做账时,会把它们按“商票”处理。原因是:财务公司毕竟不是银行,不能对社会公众吸收存款。
总结一句话:
分类不重要,关键是看开票主体是谁、兑付能力强不强。大集团的财票,收了基本没问题,小企业开的就得谨慎。
3.财票流通性和贴现成本
一般来说:
银票贴现利率:大概1.8%左右
商票贴现利率:在3%-7%之间
财票贴现利率:夹在中间,大约2.2%-2.6%
比如,一家企业拿着五粮液集团财务公司开的50万财务票,需要提前拿到钱,就能以年化2.6%的利率去贴现,当天到账,大约扣6500元,资金流转很快。
而且,财票在市场上流通性也不错,尤其是大集团的,基本随时能贴现。
4.收财票,简单三步走
第一,看承兑人是谁。
大集团的财票可信,小企业或者不知名集团的要小心。
第二,了解到期日。
票期太长,自己现金流紧张的话,要提前做好贴现准备。
第三,正规渠道贴现。
找靠谱平台,透明利率,资金到账快,避免走弯路。
结语
针对财务票,只要掌握开票主体背景和贴现方式,财票就是中小企业融资、回款的一条稳妥通道。
别怕,多懂一点,生意才能更顺利。
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欢迎转载转发,让更多的朋友收益。
关注“赵万濠”公众号,免费领取承兑汇票操盘秘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银行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