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诈骗手段有哪些,校园诈骗手段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慧来为大家解答校园诈骗手段有哪些,校园诈骗手段这个热门资讯。校园诈骗手段有哪些,校园诈骗手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校园诈骗案例
七类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
揭开诈骗陷阱的层层伪装
教同学们见招拆招
一、DeepSeek新骗局
今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因强大的功能和开源特性火爆全网,但随之而来的仿冒网站、木马病毒、虚假课程和虚拟货币骗局也瞄准了大学生群体。
1.仿冒APP与网站
木马病毒伪装更新:有仿冒DeepSeek的安卓APP诱导用户点击“更新”,实际安装恶意子包,窃取短信、通讯录甚至拦截支付验证码,导致账号被盗、资金损失。
钓鱼网站“高仿”界面:仿冒域名如“deepsek.com”“deepseek-chat.cn”盗用官网设计,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后信息遭窃。已有学生因误登山寨网站,社交账号被盗,损失数千元。
2.虚假课程
天价课程实为拼凑:某售价199元的“DeepSeek爆文写作课”仅含官网免费内容,甚至有教程将ChatGPT旧课改名重卖,内容与DeepSeek毫无关联。
社群二次收割:骗子以“免费资料”拉群,群内80%内容为广告,最终推销数千元“进阶课”,实际价值极低。
防诈技巧
官网仅认准“deepseek.com”和 “deepseek.cn”,APP需从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开发者:杭州深度求索公司);警惕“内测资格”“付费社群”,官方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二、“先交费”求职陷阱
刘某在某求职招聘软件上留下个人简历后,一名招聘人员主动联系他,说某公司正在招聘软件测试员,该岗位无学历要求,到手工资8000元左右,还有五险一金以及加班费。刘某心动了,对方称入职需缴纳一笔体检费,于是刘某按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之后便被对方拉黑删除。刘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手法
虚假广告:在校园内发布兼职中介广告,声称提供高薪兼职岗位;收取费用:以中介费、体检费、工服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拖延失联:在收取费用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最终失联。防诈技巧
警惕非官方渠道:通过学校就业中心/正规平台筛选;坚决拒交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费用,以免上当受骗;警惕'高回报低风险'承诺。三、刷单返利陷阱
2024年11月,大学生小宁在抖音看到“点赞返现”广告,前两单收到几十元佣金后,被诱导下载虚假购物APP,充值9千元后无法提现。另一名学生小褚则因缴纳“解冻费”被骗1780元。
诈骗手法
前期小额返利:通过简单任务快速获取信任;诱导大额投入:以“联单任务”“操作错误”为由要求充值;威胁恐吓:声称“不继续转账将影响征信”。防诈技巧
牢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刷单行为本身违法,正规企业不会通过此类方式招聘;拒绝任何预付费用:兼职应先核实企业资质,要求先交钱的99%是骗局。四、助学金/奖学金骗局
去年年底,学生小龙接到“助学机构”电话,对方以“发放助学金”为由索要验证码,导致其父亲银行卡内3千元被转走。类似的案例中,大一新生小B被假教育局工作人员骗走8900元,对方谎称“助学金无法到账需转账验证”。
诈骗手法
伪造官方身份:冒充教育局、学校或基金会工作人员;制造紧迫感:“不配合将取消资格”“需立即操作”;利用信息差:精准获取学生姓名、学校等隐私。防诈技巧
官方渠道核实:所有资助政策以学校官网或辅导员通知为准;绝不透露验证码:银行、政府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索要验证码。五、冒充公检法诈骗
大学生小亚接到“00”开头的境外电话,对方冒充警察称其“涉嫌洗钱”,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最终被骗四千元。
诈骗手法
技术伪装:使用改号软件伪造公安局号码;心理操控:威胁“刑事调查”“影响毕业”;屏幕共享:诱导下载会议软件,远程窃取银行卡信息。防诈技巧
挂断+回拨:公检法不会线上办案,挂断后拨打110或反诈热线96110核实;禁用屏幕共享:陌生人要求开启“共享屏幕”功能的一律拒绝。六、账号买卖交易骗局
2025年3月,学生小张(化名)在网上出售某游戏账号,诈骗分子冒充买家与其取得联系,称要购买其账号,但要通过某“专业”的游戏交易网站,并发送了链接。小张信以为真,点击进入并联系网站内所谓的“客服”,最终因轻信对方所说“银行卡号、身份证号输错”而多次转账,共计损失9000元。
诈骗手法
“高价收购”诱入局:以'高价收购账号'为噱头,诱导卖家进行私下交易,并发送伪造'付款成功'截图;假客服连环收费:冒充'平台客服',以缴纳“保证金”“解冻金” “手续费” 等为由,要求多次转账;钓鱼链接盗信息:以'验号'为名发送木马链接,窃取相关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即瞬间转移相关账号内虚拟资产、银行卡资金。防诈技巧
认准官方平台:游戏交易只通过游戏官方平台(如游戏内商城)或正规第三方平台进行,切勿轻信'私下高价交易'!警惕'先交钱再交易':任何以'保证金''解冻费''手续费'为由要求提前转账的,均为诈骗。七:校园贷骗局
大学生小E接到“注销校园贷”电话,对方谎称“影响征信”,诱骗其向陌生账户转账6500元。另一案例中,学生因轻信“低息贷款”广告,陷入高利贷陷阱,被迫偿还数万元。
诈骗手法
伪造征信报告:声称“贷款记录需清零”;虚假承诺:“零抵押”“秒到账”;连环套路: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多次收费。防诈技巧
拒绝非正规借贷:校园贷已被明令禁止,资金需求可通过学校勤工助学渠道解决;查询官方征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核实记录。防诈必备技能
1.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链接需核实。
不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绝不外泄。
不转账:未经确认,绝不向陌生账户汇款。
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老师或警方。
2.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自动拦截诈骗电话。
学习最新防诈案例,提高警惕性。
3. 保护个人信息
谨慎填写各类调查问卷,避免泄露学籍、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
定期修改重要账户密码,避免“一码多用”。
遭遇诈骗怎么办
1. 立即报警: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黄金止付时间为30分钟内。
2. 保留证据:截图聊天记录、保存转账凭证,便于警方追查。
不贪小利、不存侥幸
面对各种诱惑
多一分思考,少一分冲动
来源:全民防骗局
校园诈骗观后感
七类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
揭开诈骗陷阱的层层伪装
教同学们见招拆招
一、DeepSeek新骗局
今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因强大的功能和开源特性火爆全网,但随之而来的仿冒网站、木马病毒、虚假课程和虚拟货币骗局也瞄准了大学生群体。
1.仿冒APP与网站
木马病毒伪装更新:有仿冒DeepSeek的安卓APP诱导用户点击“更新”,实际安装恶意子包,窃取短信、通讯录甚至拦截支付验证码,导致账号被盗、资金损失。
钓鱼网站“高仿”界面:仿冒域名如“deepsek.com”“deepseek-chat.cn”盗用官网设计,用户输入账号密码后信息遭窃。已有学生因误登山寨网站,社交账号被盗,损失数千元。
2.虚假课程
天价课程实为拼凑:某售价199元的“DeepSeek爆文写作课”仅含官网免费内容,甚至有教程将ChatGPT旧课改名重卖,内容与DeepSeek毫无关联。
社群二次收割:骗子以“免费资料”拉群,群内80%内容为广告,最终推销数千元“进阶课”,实际价值极低。
防诈技巧
官网仅认准“deepseek.com”和 “deepseek.cn”,APP需从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开发者:杭州深度求索公司);警惕“内测资格”“付费社群”,官方从未收取任何费用。二、“先交费”求职陷阱
刘某在某求职招聘软件上留下个人简历后,一名招聘人员主动联系他,说某公司正在招聘软件测试员,该岗位无学历要求,到手工资8000元左右,还有五险一金以及加班费。刘某心动了,对方称入职需缴纳一笔体检费,于是刘某按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之后便被对方拉黑删除。刘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诈骗手法
虚假广告:在校园内发布兼职中介广告,声称提供高薪兼职岗位;收取费用:以中介费、体检费、工服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拖延失联:在收取费用后,以各种理由拖延,最终失联。防诈技巧
警惕非官方渠道:通过学校就业中心/正规平台筛选;坚决拒交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费用,以免上当受骗;警惕'高回报低风险'承诺。三、刷单返利陷阱
2024年11月,大学生小宁在抖音看到“点赞返现”广告,前两单收到几十元佣金后,被诱导下载虚假购物APP,充值9千元后无法提现。另一名学生小褚则因缴纳“解冻费”被骗1780元。
诈骗手法
前期小额返利:通过简单任务快速获取信任;诱导大额投入:以“联单任务”“操作错误”为由要求充值;威胁恐吓:声称“不继续转账将影响征信”。防诈技巧
牢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刷单行为本身违法,正规企业不会通过此类方式招聘;拒绝任何预付费用:兼职应先核实企业资质,要求先交钱的99%是骗局。四、助学金/奖学金骗局
去年年底,学生小龙接到“助学机构”电话,对方以“发放助学金”为由索要验证码,导致其父亲银行卡内3千元被转走。类似的案例中,大一新生小B被假教育局工作人员骗走8900元,对方谎称“助学金无法到账需转账验证”。
诈骗手法
伪造官方身份:冒充教育局、学校或基金会工作人员;制造紧迫感:“不配合将取消资格”“需立即操作”;利用信息差:精准获取学生姓名、学校等隐私。防诈技巧
官方渠道核实:所有资助政策以学校官网或辅导员通知为准;绝不透露验证码:银行、政府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索要验证码。五、冒充公检法诈骗
大学生小亚接到“00”开头的境外电话,对方冒充警察称其“涉嫌洗钱”,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最终被骗四千元。
诈骗手法
技术伪装:使用改号软件伪造公安局号码;心理操控:威胁“刑事调查”“影响毕业”;屏幕共享:诱导下载会议软件,远程窃取银行卡信息。防诈技巧
挂断+回拨:公检法不会线上办案,挂断后拨打110或反诈热线96110核实;禁用屏幕共享:陌生人要求开启“共享屏幕”功能的一律拒绝。六、账号买卖交易骗局
2025年3月,学生小张(化名)在网上出售某游戏账号,诈骗分子冒充买家与其取得联系,称要购买其账号,但要通过某“专业”的游戏交易网站,并发送了链接。小张信以为真,点击进入并联系网站内所谓的“客服”,最终因轻信对方所说“银行卡号、身份证号输错”而多次转账,共计损失9000元。
诈骗手法
“高价收购”诱入局:以'高价收购账号'为噱头,诱导卖家进行私下交易,并发送伪造'付款成功'截图;假客服连环收费:冒充'平台客服',以缴纳“保证金”“解冻金” “手续费” 等为由,要求多次转账;钓鱼链接盗信息:以'验号'为名发送木马链接,窃取相关账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即瞬间转移相关账号内虚拟资产、银行卡资金。防诈技巧
认准官方平台:游戏交易只通过游戏官方平台(如游戏内商城)或正规第三方平台进行,切勿轻信'私下高价交易'!警惕'先交钱再交易':任何以'保证金''解冻费''手续费'为由要求提前转账的,均为诈骗。七:校园贷骗局
大学生小E接到“注销校园贷”电话,对方谎称“影响征信”,诱骗其向陌生账户转账6500元。另一案例中,学生因轻信“低息贷款”广告,陷入高利贷陷阱,被迫偿还数万元。
诈骗手法
伪造征信报告:声称“贷款记录需清零”;虚假承诺:“零抵押”“秒到账”;连环套路: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多次收费。防诈技巧
拒绝非正规借贷:校园贷已被明令禁止,资金需求可通过学校勤工助学渠道解决;查询官方征信: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核实记录。防诈必备技能
1.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不轻信:陌生来电、短信、链接需核实。
不透露: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绝不外泄。
不转账:未经确认,绝不向陌生账户汇款。
多核实:遇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老师或警方。
2.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开启来电预警功能,自动拦截诈骗电话。
学习最新防诈案例,提高警惕性。
3. 保护个人信息
谨慎填写各类调查问卷,避免泄露学籍、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
定期修改重要账户密码,避免“一码多用”。
遭遇诈骗怎么办
1. 立即报警: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黄金止付时间为30分钟内。
2. 保留证据:截图聊天记录、保存转账凭证,便于警方追查。
不贪小利、不存侥幸
面对各种诱惑
多一分思考,少一分冲动
来源:全民防骗局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校园诈骗有哪些类型
👱👩突然弹出交友消息
自称\"公安\"要求配合调查
收到免费领奖的“客服来电”📞
📩航班延误退款信息
……
当你以为幸运降临💴💴
其实已陷入圈套
七大高发校园诈骗类型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
熟记以下防骗公式
❤❤❤❤❤❤❤
防骗公式
你“犯了事”+安全账户=诈骗
👮👮
冒充公安诈骗
防骗公式
做任务+小额返利+投入=诈骗
👮👮
虚假网络兼职诈骗
防骗公式
冒充客服+飞机故障+理赔=诈骗
👮👮
冒充客服诈骗
防骗公式
免费领取+引流任务+付费=诈骗
👮👮
领取礼品诈骗
防骗公式
规则变化+缴纳保证金=诈骗
👮👮
账号交易诈骗
防骗公式
非平台交易+先付款=诈骗
👮👮
网络交易诈骗
防骗公式
网恋交友+付费+做任务=诈骗
👮👮
交友软件诈骗
校园诈骗常见类型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
近日,中国电信河池分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及与多部门协作机制,成功协助公安机关摧毁一个流窜于校园内外、跨区域作案的GOIP涉诈学生犯罪团伙,管控电话卡数千张。
河池电信反诈专班人员与警方交流研判线上。
GOIP设备是一种虚拟拨号设备,是诈骗分子普遍使用的一种新型诈骗工具。针对GOIP手机口隐蔽性强、追踪难度大的特点,中国电信河池分公司依托大数据建模构建“线索研判-轨迹追踪-收网抓捕”全链条闭环管控打击体系,通过对GOIP精准号码线索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并依托AI大数据建模对河池市金城江城区16个重点区域开展动态监测,精准锁定43条异常GOIP信号集中分布于校园周边的特征,结合手机串码关联分析,迅速联动公安机关。警方快速行动,摧毁一诈骗团伙。该团伙由未成年人组成,利用学生身份,在河池市金城江辖区中学校园周边实施偷卡盗卡65张,跨县区架设GOIP实施诈骗行为。
中国电信河池分公司举一反三,立即启动“政企警校”协同机制:运营商提供实时技术支撑,公安机关实施精准布控,教育部门及校方开展法制宣教,创新采用运营商技术反制与校园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的转变。该分公司协助警方、校方对6457张校园电话卡实施风险管控,有效阻断了诈骗工具流通链条。
河池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案件突破传统单线打击模式,通过运营商的技术先导和校园联防机制,实现了对新型黑灰产的源头治理。
中国电信河池分公司反诈专班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科技+共治”模式,筑牢校园安全数字屏障。(李晟熠 华东妮)
本文来自【通信信息报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校园诈骗手段有哪些,校园诈骗手段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