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解读之校园贷,民法典关于校园贷,套路贷的规定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张菲玲

  近年来,针对学生群体的“校园贷款”、针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套路贷款”、网络贷款中的高利贷和暴力追收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民法典》从上位法的高度对高利贷进行了规制,这也是中国首次在全国人大立法层面明确禁止高利贷。它代表了国家坚决禁止和严厉打击高利贷的态度。

  “没有协议,就像没有利益,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被视为没有利息。”这两篇文章表明,法律保护的意图从债权人偏向债务人。

  《民法典》第680条规定,禁止高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未约定支付利息的,视为无息。

  贷款合同未明确约定支付利息,且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应根据当地或一方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被认为没有利息。

  如果遇到套路贷,该怎么办?

  保留关键证据,如聊天和转账记录

  套路贷款非常隐蔽和混乱,当面临套路贷款时,受害者往往不知道这是犯罪行为,并认为这是民事纠纷,他们经常选择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结果,他们陷得越来越深。

  如果不幸陷入“例行贷款”骗局,受害者必须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出于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的威胁下盲目忍辱负重,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不归路”。

  被害人必须注意收集证据,保存双方的沟通记录、转移记录等关键证据,并积极出庭应诉,使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在有资金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借贷,在签订合同前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公司的经营资质、经营状况及有没有涉诉情况等。

  对借款合同的主要条款要明确约定,比如借款金额、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率等内容要明确约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关于校园贷条款的解读

民法典中的校园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校园贷

民法典对校园贷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关于校园贷,套路贷的规定

民法典 校园

民法典是否明令禁止校园贷

民法典中关于校园贷

民法典中的校园贷

民法典对于校园贷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