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以投资诈骗立案标准,亲戚借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合同纠纷 编辑:沈佳浩

一、亲戚以投资诈骗立案标准

亲戚间以投资为名实施诈骗,其立案标准与普通诈骗案件基本一致。

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一般达到以下标准予以立案:若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具体数额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立案数额标准可能会高一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低些。

此外,即便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立案:一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二是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三是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等。

亲戚间以投资为由进行诈骗,关键在于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否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诱使被害人投入资金。若存在这些情形且达到相应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

二、亲戚借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借贷型诈骗,通常以诈骗罪来认定和立案。一般需满足以下情形:

其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比如借款后肆意挥霍,根本不打算归还;或者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致使无法归还等。不能仅因借款后到期未还就认定为诈骗,关键要看其借款时的真实想法。

其二,客观上实施了欺诈行为。常见的如虚构借款用途,编造虚假事实来骗取他人信任从而获得借款;或者隐瞒自身真实的经济状况,让出借人误以为其有偿还能力而借款。

其三,诈骗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可能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在上述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当符合上述条件时,公安机关通常会予以立案侦查。

三、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条件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认定合同诈骗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能是单位组织。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均能构成此罪主体。

二是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行为人意图通过欺骗手段,将他人财物非法据为己有,而不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行为。

三是客体方面,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又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主要是通过合同这一形式,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

四是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欺诈行为,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可认定为数额较大。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亲戚以投资 诈骗 怎么处理

亲戚投资被骗

亲戚骗我投资的钱可以追回吗

通过亲戚投资需要什么手续

亲戚诈骗罪可以立案吗

向亲戚集资投资算非法集资

被亲戚骗去投资可以报警吗

亲戚投资被骗

亲戚投资失败欠钱不还怎么办

亲戚投资钱给我好不好

亲戚借贷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亲戚诈骗罪可以立案吗

亲戚之间的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亲戚借款如何处理

亲戚之间诈骗如何处理

亲戚诈骗怎么办

亲戚之间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吗

利用亲情骗亲戚贷款

亲戚借钱不还算诈骗吗

亲戚骗我贷款出来借给他周转,现在他拖着不还

来源:中国法院网-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条件,合同诈骗案认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