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顾名思义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拘留,拘留是强制措施。一般是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注意:完全剥夺公民人身自由,而非限制。
这里必须明白两个概念:适用什么情形以及由谁来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
刑事拘留的对象现行犯: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有证据证明具有重犯罪嫌疑的人。
现在我们想想,吴某凡是属于现行犯还是重大嫌疑分子?重大嫌疑分子!什么是情况紧急?划重点:刑事拘留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采用。何谓紧急?来不及办理逮捕手续而又需要马上剥夺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才能刑事拘留。比如网传的吴某凡可能要包机出逃,如果这种是真实的,那就属于紧急情况!
刑事拘留的程序刑事拘留属于完全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定程序来实施。
1、针对公安机关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承办单位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然后由提请批准拘留的单位负责执行。
2、由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案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决定拘留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拘留决定书送交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3、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盖章)、按指印。拒绝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执行拘留的人员应当予以注明。被拘留人如抗拒拘留,执行人员有权使用强制的方法,包括使用戒具;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情形以外,决定拘留的机关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对没有在24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决定拘留的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黄金37天”,大概率吴某凡会因多次作案、结伙作案被延长拘留期限!)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拘留后的相关疑惑刑事拘留后可否取保候审可以的。前提是取保候审后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九十八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和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的区别行政拘留依据的是《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治安管理的一种处罚方式,目的是惩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的人,程度较轻。最长期限是15日。
司法拘留是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对于严重妨碍诉讼行为的诉讼参与人以及其他人员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刑拘的时间可以抵折刑期,司法拘留则仅仅是为了惩戒,其最高期限为15日。
经过上面的解答,相信大家对于刑事拘留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法律相关问题,欢迎致电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意味着什么”
●刑事拘留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刑事拘留的概念是什么?
●刑事拘留怎么理解
●刑事拘留是怎么处罚
●刑事拘留的后果严重吗
●刑事拘留意味着什么意思
●“刑事拘留意味着什么”
●刑事拘留的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