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期间工资不发怎么办,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哪个高

劳动纠纷 编辑:唐安海

一、工伤认定期间工资不发怎么办

若工伤认定期间工资未发放,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说明未发放工资的原因,并明确告知其在工伤认定期间,根据法律规定应按照正常出勤发放工资,督促单位及时补发。

其次,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申请受理书、工资条等,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工伤事实。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改正并补发工资。

最后,若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详细阐述工伤认定期间工资未发放的情况,提交充分证据支持自身主张。仲裁机构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可能的赔偿金。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哪个高

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难以简单比较哪个赔偿金额更高。

从赔偿项目看,工伤赔偿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人身损害赔偿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二者部分项目类似但计算方式有别。

从认定标准看,工伤认定强调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等情形,认定相对侧重工作关联;人身损害认定需判断各方过错程度,如侵权人过错比例等。不同认定结果对赔偿金额影响较大。

从赔偿主体及责任划分看,工伤主要由用人单位担责,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人身损害根据过错情况由侵权方等按比例赔偿。

具体赔偿数额需结合实际案例,综合受伤程度、工资收入、责任划分等多因素确定。一般而言,严重伤害下工伤赔偿可能更具优势,因有工伤保险兜底;但轻微伤害且侵权方责任明确时,人身损害赔偿也可能不低。

三、工伤可以走人身损害赔偿吗

工伤一般不可以走人身损害赔偿。工伤纠纷应通过工伤保险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法定程序处理。

因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有专门的工伤保险制度来保障其权益。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保费,旨在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保障劳动者获得及时救治与经济补偿。按照规定,需先申请工伤认定,确定属于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享受相应工伤待遇。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形下,例如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劳动者在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对侵权第三人仍享有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但这种情况下并非以人身损害赔偿替代工伤赔偿,而是在遵循工伤处理流程基础上,额外追究第三人侵权责任。总之,正常工伤应遵循工伤处理路径,以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并维护法律秩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期间工资不发怎么办呢

工伤认定没下来工资怎么发

工伤认定下来工资会补发吗

工伤认定成功后单位不给发工资

工伤认定期间的工资

工伤认定下来工资还是原来工资吗

工伤认定期间工资发放基本工资违法吗

工伤认定没下来工资怎么发

工伤认定期间单位不发工资

工伤认定没有下来工资怎么算

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哪个高一点

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的区别

人身损害和工伤赔偿哪个赔的多

人身损害与工伤赔偿差距多大

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

工伤赔偿标准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异同

人身损害赔偿高还是工伤赔偿高

人身损害和工伤赔偿金额的差距

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哪个高?

人身损害与工伤赔偿

来源:临律-工伤可以走人身损害赔偿吗,工伤可以人身损害标准鉴定工伤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