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了工伤多长时间失效
工伤认定申请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不同主体申请的时间规定有所不同:
一是用人单位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是特殊情况。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综上,用人单位一般应在30日内申请,特殊情况可延长;职工等相关方申请期限是1年。
二、工伤后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工伤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需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一定月数支付。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五级伤残为18个月,六级伤残为16个月,七级伤残为13个月,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各地标准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
三、报工伤后多久可以鉴定
一般而言,申请工伤认定后,若顺利完成认定,在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通常,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过,若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作出鉴定结论的期限可延长30日。
实践中,从申请工伤认定到最终完成劳动能力鉴定,时间跨度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认定过程中可能存在需要补充材料、调查核实等情况,这都会使时间延长。建议在申请工伤认定后,密切关注认定进度,按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同时,留意自身伤情变化,待符合鉴定条件时,及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获取应有的工伤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报了工伤多久能赔到钱
●报工伤后多久可以拿到工伤费
●报工伤几天之内有效
●报工伤多少时间内
●报工伤多久后能做工伤鉴定
●报工伤在多少天内有效
●报工伤了,多长时间可以回单位上班
●报工伤后多久可以拿到工伤费
●报了工伤多久可以拿到工伤认定报告
●报工伤后多久拿到工伤认定书
●工伤后经济补偿金怎么算的
●工伤后的经济补偿金
●工伤赔偿经济补偿金标准
●工伤职工经济补偿金
●工伤如何要求经济赔偿金
●工伤后赔偿金有哪些
●工伤和经济补偿金如何一起主张
●工伤经济损失
●工伤 经济补偿金
●工伤经济补偿金指的是什么
来源:中国法院网-报工伤后多久可以鉴定,报工伤后多久拿到工伤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