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保局官网,上海市医保报销制度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纪慕

上海市医保局官网,上海市医保报销制度

大家好,由投稿人纪慕来为大家解答上海市医保局官网,上海市医保报销制度这个热门资讯。上海市医保局官网,上海市医保报销制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市医保中心服务电话

您有没有想过,不带医保卡、不用手机,只要刷个脸就能轻松看病?这种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在上海的医院里已经成为现实。最近,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一群老年患者正围着一排自助刷脸机啧啧称奇——他们发现,困扰多年的就医难题竟被一张"脸"彻底破解。这不仅仅是就医方式的革新,更是国家医保体系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这波福利来得实在及时!


在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的门诊现场,68岁的周阿姨正用亲身经历刷新着我们对就医流程的认知。当她在志愿者指导下完成首次刷脸认证后,后续的就医过程变得行云流水:挂号时对着机器"扫脸"即刻建档,就诊时医生直接调取历史病历,取药时再次"刷脸"完成医保结算。这种全流程的无卡就医体验,让习惯随身携带医保卡、病历本、现金"三件套"的老年群体直呼"神奇"。更令人安心的是,这项技术并非简单的"面子工程",而是由国家医保局认证的专用终端设备,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三重核验技术,既确保了身份真实性,又守护了个人隐私安全。

这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在安徽亳州得到了生动诠释。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李女士过去每次治疗结束都要拖着虚弱的身体排队结账,如今在病床上就能完成医保结算。这种改变对于每周需要3次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而言,不仅是流程的简化,更是生命质量的提升。数据显示,在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试点三个月内,使用刷脸支付的患者比例从26%跃升至40%,累计完成3万余次刷脸结算,其中老年用户占比超过六成。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医疗服务正在打破"数字鸿沟"的现实图景。


对于民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国家医保局给出了"定心丸"。所有刷脸数据均通过医保专网加密传输,与公安数据库实时比对,人脸信息仅用于核验身份,诊疗记录与支付信息严格分离存储。在山东济南某药店,工作人员向心存疑虑的冯阿姨展示:系统既不需要留存面部特征数据,也不会关联第三方支付密码,彻底杜绝了信息泄露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项技术还成为打击医保骗保的利器——通过"人脸+定位"双重认证,有效识别"假病人""假医生",仅杭州某社区医院上线首月就拦截异常就诊记录17起。

从福建孟超肝胆医院的全流程刷脸就医,到青海西宁的"刷脸取药",这项技术正在全国快速铺开。在上海的升级版本中,系统更是突破性地实现了医保账户与自费账户的"一键通付",患者无需反复切换支付方式。对于带家属就诊的市民,刷脸设备支持绑定5位亲属账户,解决了一家老小同时就医的支付难题。随着国家医保局《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持续推进,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将基本实现刷脸支付全覆盖,真正让"智慧医保"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当我们看到上海老人在医院从容刷脸、外地患者异地就医轻松结算的场景,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胜利,更是"人民医保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项改革正在重新定义就医体验——它让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享受数字红利,让行动不便的患者获得尊严诊疗,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医疗服务的温度。您所在的城市开通刷脸就医了吗?您最期待这项服务解决哪些就医痛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就医故事,共同见证中国医保服务的蝶变新生。

上海市医保局

上海市医保局介绍,根据国家及本市定点医药机构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机构协议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市、区两级经办机构组织评估,拟将3家医疗机构、1家护理服务机构纳入定点。现公示如下↓

公示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7日。凡对上述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致电咨询电话12393。

拟新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拟新增长期护理保险

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名单

资料:市医保局

上海市医保办电话

今天(7月1日)起,上海医保卡进钱啦!

另外,沪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调高至57万元

上海医保有什么用?

怎么报销?一起来看看!

上海医保卡进钱

2021年7月1日零时起,本市职工医保将进入2021医保年度(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55万元提高到57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按规定继续报销80%。

上海医保的作用

持社保卡就医时,只需要支付自付费部分费用,可以报销的费用,由医疗机构与医保相关部门进行结算,但如果急诊没有携带社保卡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自行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然后等下一次去医院时,带上单据和医保卡在指定窗口进行报销。

医保报销范围

■看门急诊用来刷卡付费

一般十来块的门急诊刷了卡之后就才几块钱

■药店买药

这个药得是在医保范围内的,不是什么药都能买到,当然你如果不是特别要求某牌子的话,大多数药都是有的

■住院时出示社保卡

住院费用自动划走,除去自付的部分,按照比例报销。

报销多少钱

2021年医保年度的职工医保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20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2021医保年度参保人员的个人医疗账户资金,也将于7月1日计入,计入办法与2020医保年度一致:在职职工的个人缴费,按本人实际缴费金额全额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规定也划入一部分至个人账户,其划入标准不作调整,按照2020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如需咨询详细问题,可拨打962218医保咨询热线或12345市民服务热线。

上海市医保中心

市医保局介绍,本市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缴费即日起开始,至2024年12月25日结束。参保人员按照年度缴费,享受2025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城乡居民医保待遇。详见↓

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推动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近年来,通过新增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扩充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广应用“医保码”等措施,上海参保居民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就医购药更加便捷。2025年上海继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对每个参保居民给予普惠性补贴,

2025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

(单位:元/人/年)

继续帮扶困难人群

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继续对困难人群参保进行帮扶补助,对城乡居民中的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家庭老人、重残人员以及高龄老人等,政府相关部门继续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同时,各区政府及村集体经济继续对农村居民个人缴费给予适当补贴。

网上办理更便捷

参保缴费“零跑动”

各类人员的参保登记方式均与往年一样,没有变化。除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和农村居民外,其他参保人员可通过“一网通办”线上办理或至任意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完成2025年度参保登记,并可以在5个工作日后,通过线下、线上多个渠道,完成个人缴费。

提醒

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办理参保手续,已参加2024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无外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人员,视作续保人员,不需要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可直接通过线上缴费渠道缴费或由他人代为缴费,或通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实现“零跑动”(习惯线下窗口办理的人员,仍可通过线下缴费渠道自行缴费)。具体条件如下:

1

上一年度年满19周岁及以上的本市城镇户籍人员。

2

除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以外的18周岁以下本市户籍人员。

3

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人员(有效期内,下同)。

4

本市户籍人员的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配偶及18周岁以下的子女,《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的配偶及18周岁以下的子女,以及持有本市公安部门签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未就业港澳台居民。

5

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外省市户籍配偶及非本市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和非在园(所)幼儿。

6

持B类居住证人员的配偶及非本市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和非在园(所)幼儿。

线上线下缴费均可

还可通过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

缴费方式一览表

(点击查看大图)

扩大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范围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缴费范围,

1

符合前述续保条件,且组建家庭共济网并选择“共济缴费”的人员,医保部门将于2024年12月2日起按批次,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共济网内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无需个人再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缴费;此类人员务必于2024年12月1日17:00前,确认是否选择“共济缴费”。

2

由所在学校集中申报参加居民医保,且组建家庭共济网并选择“共济缴费”的人员,医保部门将于2024年12月21日起分批次,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共济网内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此类人员务必于2024年12月20日17:00前,确认是否选择“共济缴费”。

3

本市农村户籍居民,通过集中参保方式参加居民医保,且组建家庭共济网并选择“共济缴费”的人员,医保部门将于2024年12月7日起按批次,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共济网内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此类人员务必于2024年12月6日17:00前,确认是否选择“共济缴费”。

4

通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零星申请方式参加2025年居民医保的人员,在医保部门审核通过的同时,即从组建人历年账户结余资金中直接扣除共济网内家庭成员的参保缴费;此类人员务必于2024年12月25日17:00前,确认是否“共济缴费”,便于医保部门及时完成扣款及汇缴。

注意

使用个人账户为配偶、父母、子女及近亲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参加居保家庭共济缴费,在确保职保历年账户结余资金可足额支付参保费的前提下,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地方专区,组建家庭共济网、选择“共济缴费”使用方式,以便医保部门及时完成扣款及汇缴,避免错过截止缴费期,影响待遇享受。

在开展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登记参保受理工作之际,希望符合条件的居民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办理登记参保手续,及时缴费,确保个人医疗保险待遇及时享受。有关参保登记和缴费的办理流程,可至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咨询;或拨打医保服务热线12393咨询参保登记与共济缴费问题,拨打税务热线12366咨询线上线下缴费问题。

2025年度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相关政策问答

01 2025年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有哪些

2025年居民医保住院和门急诊医保报销比例按现行政策执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的基本医保待遇标准见下表:

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表

注:2025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及最高支付限额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02 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

如何调整

为了保证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2025年政府财政继续加大对城乡居民医保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居民医保总筹资标准。具体为:

70周岁以上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52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655元/年、财政补助6871元/年;

60—6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752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825元/年、财政补助6701元/年;

19—59岁人员,筹资标准调整为450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995元/年、财政补助3511元/年;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筹资标准调整为281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355元/年、财政补助2461元/年;本市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以及非在职研究生(以下简称“大学生”),筹资标准调整为1546元/年,其中个人缴费355元/年、财政补助1191元/年。

03 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的

个人缴费标准如何调整

2025年,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按照国家要求,适度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具体为:

04 2025年本市困难人群参加

城乡居民医保的补助政策有何变化

与往年一样。2025年,本市继续对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帮扶补助,政府对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低保边缘家庭老人、重残人员以及高龄老人等的个人缴费部分继续予以补助。其中本市低保边缘家庭中6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在参保时缴纳120元,剩余部分由医疗保障部门给予资助;其余困难人员给予全额补助。

05 2025年度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的

登记缴费期如何设置?

2025年,本市城乡居民医保的登记缴费期截止2024年12月25日17:30,建议符合条件的居民在2024年12月22日前及时办理登记参保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缴费,确保个人医疗保险待遇按时享受。

06 2025年本市城乡居民如何办理

参保登记缴费手续?

2025年,医保部门负责参保登记、审核参保资格;税务部门负责按政策核定缴费数额并收缴。

各类人员的参保登记方式基本与往年一样。

全日制大学生、中小学校在册学生和在园(所)幼儿,由学校和托幼机构统一办理登记手续和代为收取个人缴费;

农村居民由其户籍所在的村委会办理登记确认手续;

其他参保人员可通过“一网通办”线上办理(限本市户籍人员本人申请、本市户籍人员的外省市户籍配偶本人申请、积分通知书达标人员为其配偶或子女申请)或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完成2025年度参保登记,并可以在5个工作日后,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完成个人缴费。

07 如何查询2025年本市城乡居民

“共济缴费”是否成功

1

符合前述续保条件,且组建家庭共济网并选择“共济缴费”的市民,可于2024年12月5日后,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随申办微信小程序、或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专区”查看共济缴费结果,也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专区查看。

2

由所在学校集中申报参加居民医保,且已选择“共济缴费”的人员,可于2024年12月28日后,通过上述渠道查询共济缴费结果。

3

本市农村户籍居民,通过集中参保方式参加居民医保,且已选择“共济缴费”的人员,可于2024年12月10日后,通过上述渠道查询共济缴费结果。

4

通过零星参保方式申请参加2025年居民医保的人员,在医保部门审核通过后的次日,通过上述渠道查询共济缴费结果。

另外,建议在共济缴费扣款成功的10个工作日后,通过上海税务官方网站电子税务局、随申办在线下载缴费证明,或至就近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办税服务大厅打印缴费证明。

08 及时参加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

有哪些好处

自2025年起,本市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设置了两项激励措施。

一是基金零报销激励。为引导公民增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对当年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且没有报销过医疗费用的参保人,次年正常参保后,可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二是连续参保激励。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从第5年起,每多参1年,可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09 对断保人员的约束机制是什么

由于居民医保是自愿参保,为保护全体参保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部分人员健康时不参保、生病才参保的逆向选择,根据国家要求,自2025年起,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参保后要有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对断保人员,增设变动等待期,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人可通过补缴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不少于6个月。

此外,自2025年起,对断保人员再参保缴费的,可降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10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连续参保

连续参保的年限从参加2025年居民医保起计算。以前年度是否参加,不计入连续参保年限和断保年限。职工医保年限不计入居民医保连续参保年限。

参保人员已连续2年(含2年)以上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因就业等个人状态变化在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间切换参保关系的,且中断缴费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缴费后,不算断保人员。

图文:市医保局、上海发布

编辑:陈依婷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上海市医保局官网,上海市医保报销制度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