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房产证拿到手商品买卖合同无效吗

房产纠纷 编辑:钱雪

一、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

国有划拨土地上的房屋可以买卖,但有一定条件限制。

首先,一般需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让。

其次,转让时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例如,常见的经济适用房,土地性质多为国有划拨,在符合上市交易条件时,就需补缴土地出让金后才能正常买卖。

国有划拨土地上房屋并非绝对不能买卖,只要满足法定条件,履行相应手续,即可依法进行交易,以保障交易的合法性和当事人的权益。

二、房产证拿到手商品买卖合同无效吗

房产证拿到手并不必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判断,主要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房产证的取得通常意味着房屋产权登记完成,但这与买卖合同效力并无直接必然联系。即便拿到房产证,若买卖合同不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合同依然有效。例如,买卖双方自愿平等签订合同,内容不违法违规,之后顺利办理房产证,该合同自始至终都是有效的,双方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

然而,如果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恶意串通等法定无效情形,即便取得房产证,买卖合同也可能被认定无效。此时,利害关系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合同无效。总之,房产证取得与否并非判定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依据,关键在于合同是否符合法定有效或无效条件。

三、房产证上土地划拨能买卖吗

房产证上土地性质为划拨的房屋可以买卖,但存在一定限制和相关程序。

一方面,划拨土地上的房屋并非绝对不能交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另一方面,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在实际交易中,买卖双方需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买方要了解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及缴纳出让金等可能产生的费用及程序,避免后续出现纠纷。卖方也应如实告知房屋土地性质及相关情况,确保交易合法合规。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怎么办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要交税吗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的房子能转让吗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要交税吗

房产证上土地是划拨国有土地可以买卖吗?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是什么意思

国有划拨房产证和国有房产证有什么区别

房产证上国有划拨土地可以买卖吗要交税吗

国有划拨的房产证能贷款吗

国有土地划拨可以办理房产证吗

房产证拿到手商品买卖合同无效吗怎么办

拿到房产证后买卖合同还有用吗

房产证下来了,商品房买卖合同还经常用吗

房产证拿到手购房合同返还吗

房产证到手购房合同还有用吗

房产证拿到了,购房合同要收回吗

拿着商品房买卖合同办房产证

房本拿到手了,买卖合同还有用吗

房产证下来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丢了有影响吗

房产证拿到后购房合同还在吗

来源:临律-房产证上土地划拨能买卖吗,土地证上写划拨的房能卖出去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