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减轻处罚情节:
刑法中的减轻处罚是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适用刑罚,只限于主刑。
《刑法》第六十三条,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刑法》中减轻处罚情节有哪些
根据《刑法》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定的减轻情节有以下几类:
(一)《刑法》总则规定:
1、特殊群体:
(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从犯罪形态上来看:
(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从参与程度来看:
(1)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自首: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5、立功:
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域外犯罪: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在外国已经受到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另外,根据《刑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条主要适用于明显罪责刑不相适应的一切犯罪案件。
(二)《刑法》分则规定: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76条):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
2、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241条):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276条之一):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挪用资金罪(272条):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正)
5、贪污受贿罪(383条):
犯贪污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6.行贿罪(390条):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介绍贿赂罪(392条):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行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刑事案件如何减轻量刑处罚
●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条件
●刑事案件减轻情节的量刑标准
●刑事案件怎样减刑
●刑事减轻情节有哪些
●刑事犯罪怎样减轻罪行
●刑事减轻处罚的情形
●刑事案件怎样才能减刑
●刑事案件减轻处罚的条件
●减轻刑事处罚是怎么减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