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鉴定后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若工伤鉴定后单位不赔偿,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尝试向单位说明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及法律依据,明确告知不赔偿的后果,促使单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
其次,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这类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等。调解过程中,积极配合,争取达成调解协议。
再者,若调解不成,或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注意在规定时效内提交仲裁申请,并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医疗费用清单、工资流水等,以证明工伤事实及应获赔偿的范围和金额。
最后,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单位依法进行赔偿。
二、工伤认定一定要伤残鉴定吗
工伤认定和伤残鉴定是两个不同的程序,工伤认定不一定要进行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法定程序。其目的在于确认伤害是否符合工伤的条件,比如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只要符合相关工伤认定的情形,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即可认定为工伤。
而伤残鉴定是在工伤认定之后,对职工因工伤导致的身体伤残程度进行评估的程序。主要用于确定伤残等级,进而为后续的赔偿提供依据。如果职工所受工伤对其身体机能未造成明显影响,不涉及伤残等级评定的,就无需进行伤残鉴定。例如一些轻微的擦伤、软组织挫伤等,经治疗后恢复良好,不存在功能障碍的情况,认定工伤后就不需要做伤残鉴定。只有在工伤可能导致职工身体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等情形时,才有必要进行伤残鉴定。
三、工伤鉴定后要做伤残鉴定吗
工伤鉴定与伤残鉴定在概念上有区别,工伤鉴定后是否要做伤残鉴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工伤鉴定主要是对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认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工伤范畴。而伤残鉴定则是在工伤认定基础上,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评定。
若职工希望获得相应工伤待遇赔偿,通常需要进行伤残鉴定。因为伤残等级是确定赔偿项目和赔偿金额的关键依据。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赔偿标准,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的计算都与伤残等级挂钩。通过伤残鉴定,能准确评估职工因工伤导致的身体机能受损程度,为后续的赔偿提供有力证据。
但如果职工仅关心是否属于工伤,不涉及赔偿等后续问题,也可以不进行伤残鉴定。不过,一般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障应得的工伤赔偿,建议在工伤鉴定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伤残鉴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鉴定后单位不赔偿怎么办呢
●工伤鉴定下来后单位不肯赔钱怎么办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单位不赔偿
●工伤鉴定完了以后单位老不管赔偿金的事
●工伤伤残鉴定出来后单位不赔偿怎办
●工伤鉴定下来了,公司不解决怎么办
●工伤鉴定完毕后公司不给钱
●工伤鉴定下来后单位不肯赔钱怎么办
●如果工伤鉴定出来公司不肯赔偿怎么办
●工伤鉴定后单位不给钱怎么办
●工伤认定一定要伤残鉴定吗
●工伤认定一定要伤残鉴定吗怎么办
●工伤认定一定要伤残鉴定吗为什么
●工伤认定必须做伤残鉴定吗
●工伤的伤残鉴定必须要工伤认定书
●工伤必须鉴定伤残等级吗
●工伤需要认定才能算工伤吗
●工伤必须鉴定出来才能赔偿吗
●一定要工伤认定才能做伤残鉴定吗
●工伤鉴定需要工伤认定书吗
来源:头条-工伤鉴定后要做伤残鉴定吗,工伤鉴定要好了才能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