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起诉后多久开庭,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
大家好,由投稿人庞皓睿来为大家解答民事起诉后多久开庭,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这个热门资讯。民事起诉后多久开庭,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起诉后多久开庭通知能下来
起诉之后开庭的时间因案件类型和适用的程序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分各类情况分析:
简易程序:
如果适用简易程序,法院通常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审理,并且一般在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安排开庭。
普通程序:
如果适用普通程序,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审理,并且一般在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安排开庭。
其他情况:
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开庭时间,但规定了各个阶段的处理时间。
例如,法院在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一般在20日内安排开庭,并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起诉之后开庭的时间因案件类型和适用的程序不同而有所差异。
简易程序一般在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开庭,普通程序也在立案后一个月左右开庭,但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法院的安排和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后续将继续为读者朋友分享更多的案例和法律知识,点赞、在看、收藏、转发,感谢关注!
法律咨询请私信!
检察院起诉后多久开庭
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人法院安排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161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20日: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20日。
二、1个月,1.5个月:即:1+0.5=1.5个月审限为1个月至迟不得超过1.5个月的案件: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
2、被告人被羁押的
3、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和第二审刑事公诉、
4、刑事自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
三、3个月或3.5个月,延长2个月:1(1.5)+2=3(3.5)个月审限为1个月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的案件: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四、4个月或4.5个月:即:1(1.5)+2+1=4(4.5)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五、5个月或者5.5个月:即是:1(1.5)+2+1+1=5(5.5)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审理期限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六、9个月:即:6+3=9个月6个月,延长3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第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行政案件审理期限
【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新行诉法第八十一条)、第六十条(新行诉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期间。鉴定、处理管辖争议或者异议以及中止诉讼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再审按一审程序审理的】6个月。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新行诉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的审理期限。(行诉解释81条)
【再审按二审程序审理的】3个月。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新行诉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审理期限。(行诉解释81条)
【延长审限】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敬关注网罗陕西头条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做信息的传播者与你成长!
传播正能量,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吧!提起起诉后多久开庭
来源:找法网
一、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宣判?
1、刑事案件法院开庭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3、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4、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5、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6、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7、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8、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9、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10、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二、延期审理:
1、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审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该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
2、根据《刑诉法》第168条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3、另外,在审判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审判期限停止计算);
4、综上所述,在没有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下,刑事公诉一审期限为1个半月,经高级法院批准最长为2个半月;
5、一旦出现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审判期限就要中止计算或者重新计算;
6、诉讼案件经批准,可延长两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一个月;
7、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诉、刑事抗诉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可延长一个月,审判实践中,由于法院的案件过多,所以延期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刑事起诉后多久开庭的问题。刑事案件开庭后多长时间宣判呢?一般情况下,是在开庭之后的两个月之内宣判,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在经过法院的批准之后进行延长时间。在取得新的证据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延期审理,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原因,还可以中止审理。如果您还有什么法律问题,请咨询我们找法网在线的专业律师!
简易程序起诉后多久开庭
起诉到离婚大概十几天半个月的时间开庭,一般而言,对于当事人起诉离婚的案件,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对于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审理期限,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由此,当事人起诉离婚后,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必然在三个月内开庭;适用普通程序,在六个月内开庭均不违法。只是如果法院顶着审理期限开庭,那么就只有当庭判决了,一般的法院都不会如此排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民事起诉后多久开庭,离婚起诉后多久开庭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