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发改委主任,西安市发改委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孙锦峰来为大家解答西安市发改委主任,西安市发改委电话这个热门资讯。西安市发改委主任,西安市发改委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市发改委官网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嘉伟)2月2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进行相关工作内容讲解。
王凯说,“2024年,西安市发改委围绕‘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深化六个改革’,助力西安经济稳健前行,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过去一年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全市经济平稳运行。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317.78亿元,同比增长4.6%。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聚焦18个重点领域,谋划储备项目2276个,总投资1.03万亿元。精准扶助比亚迪、隆基等重点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建设氢能产业链,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新增4A级以上物流企业10家。特大城市综合能级提升建设方面,积极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搭建“地下一张网”、绘制“地上一张图”、关注城区轴线、推动道路微改造,以一网统管体系造就典型案例。航站楼、高铁线、地铁线加快建设,城市安全韧性持续增强,电网天然气能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在改革开放领域,对内加快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推进西咸新区要素市场化改革省级试点。“数字+招投标”获国务院认可并推广。对外推进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成果落实。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运行,中欧班列实现中亚“五国七城”客运航线全覆盖。同时,区域协调发展稳步进行,鄠邑区和周至县列入省级首批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试点。
统筹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体现,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相应的在民生领域,实现10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全面完成;一批民生标志性工程建成开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处在2025年的新一页,以启后的姿态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西安市将紧紧围绕“深化六个改革”,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重点聚焦七大领域,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宏观经济运行领域,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在巩固投资基本盘的基础上,聚焦重大基础设施等10大领域编制计划,目标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2400亿元。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方向,抓好三星M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持续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加快培育光子、人工智能等产业创新集群。在西咸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氢能示范应用。加快推进“四枢纽一基地”、城郊大仓基地建设,打造西北蔬菜骨干流通走廊。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方面,加快特大城市转型发展。建成投用“地下一张网”“地面一张图”及“耦合平台”,实施城市更新改造、加快非核心功能和一般性产业转移。持续推进变电站、充电桩、高铁以及高速等工程建设。
改革开放持续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深化评定分离、暗标盲评、远程异地评标等交易模式改革。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综合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能力,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全年新开及恢复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8条、新开国际全货运航线4条以上。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试验区建设,以及鄠邑、周至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试点建设。抓好农村融合示范园创建认定。谋划都市圈产业大脑平台,推动政府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为提升美丽西安生态颜值努力,扎实推进西咸新区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推广农村分布式光伏整村开发、加装光伏等新应用。
守住兜牢社会民生底线,供给优化、服务提升,促进发展成果惠民共享,确保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兑现。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难题,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统筹抓好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做好保供稳价……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西安市发改委领导班子成员
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做好今年工作明确了“五个坚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八方面重点工作为突破,坚持以重点项目带动为抓手。2月15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李西宁就全市重点项目谋划情况,发改部门牵头的重点工作等问题回答了华商报记者的提问。
《华商报》:省委省政府开展“三个年”活动,西安市委部署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为西安发展提出了“施工图”和“任务书”,实现这些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靠具体项目的带动和支撑。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全市重点项目谋划情况,下一步将如何推进实施这些项目?
李西宁: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2023年,西安市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两新一重”、绿色低碳、城市更新、民生保障等领域,共谋划市级重点在建项目698个,年计划投资507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42个,年计划投资3806亿元;新开工项目256个,年计划投资1278亿元。按项目类别来看,产业项目478个,年计划投资2379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3个,年计划投资988亿元;社会民生项目147个,年计划投资1710亿元。项目总体呈现“产业项目带动作用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大、社会保障项目惠民范围广”的特点。
2023年,西安市发改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从三个方面狠抓高质量项目建设:一是优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高质量项目推进方案和考核办法,突出工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创新驱动等产业类项目考核权重,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共促高质量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加速手续办理。强化重点项目手续联动办理,力促未开工项目早审批、早开工、早建设,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50%以上,三季度全部开工建设。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政策、资源、服务向项目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做好融资推介,全力做好土地、水、电、气、运等建设要素保障,确保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00亿元以上。
《华商报》:普通市民最关心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社会事业领域的项目,在这些方面,西安部署有哪些项目?
李西宁:2023年,我们将聚焦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补齐城市路网、管网、电网等短板。重点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8号线、10号线一期等6条在建地铁项目,以及机场三期扩建、西安东站、鄠周眉高速、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西延、西十高铁等项目,统筹推进两批电网攻坚项目,不断夯实城市发展根基;年内,京昆高速改扩建、107省道鄠邑段提升改造等项目将竣工通车。
同时,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城市更新及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安排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在建项目147个,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将投入运营,全年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布局,不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华商报》:“着力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是西安市八方面重点工作之一,西安市发改委作为牵头单位,将部署哪些工作?
李西宁:今年,围绕“着力激发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们将聚焦四个方面出真招见实效:一是深化改革增动力。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开发区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关键环节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信心。二是强化开放添活力。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着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制度和服务创新,不断壮大开放型经济规模。三是扩大投资强实力。围绕产业强市扩大产业投资,积极促进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增长。围绕共创美好生活扩大民间投资,通过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四是促进消费挖潜力。进一步优化促进消费措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强社区无接触配送设施和商业体系建设,促进网上消费和农村消费。
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开放合作,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切实发挥好“改革、开放、投资、消费”的综合效应,全力推动西安市经济“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动能更充足,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华商报记者 李婧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西安市发改委各处处长
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1月7日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消费帮扶工作部署,市发改委近日印发通知,1月1日至3月31日组织开展2025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
本次“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主要从加大脱贫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采购力度、发动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扩大节日消费、用好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扩大实物消费、促进脱贫地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4个方面发力。
上述内容具体包括:鼓励各有关单位在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发放工会会员节日福利时,优先采购脱贫地区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安置区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鼓励食堂、内部超市等签订长期直供合同;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通过发放消费券、积分换购、满赠满减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持续扩大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消费规模;组织各类重点电商企业和区域性平台推出一批促销帮销活动,设立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专区专栏,进一步扩大网上消费规模;深入挖掘脱贫地区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等复合型业态模式转变,推动乡村旅游产品数字化建设,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
通知明确,在2025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中,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做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的质量把控和货源组织,着力补齐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领域短板弱项,打通消费、流通、生产各环节痛点难点堵点,降低仓储、物流、营销成本,建立形成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绿色通道。
此外,要积极探索创新消费帮扶新渠道、新模式、新经验,努力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帮扶浓厚氛围,推动实现“多方参与、物美价优、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欣怡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西安市发改委王军平
来源:【西安日报】
10月29日,西安市发改委组织召开2024年全市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秋粮收购形势,安排部署全市秋粮收购工作。
记者了解到,市发改委将从做实各项收购准备工作、全面抓好市场化收购、不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坚决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全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五个方面,紧密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优化措施、细化安排,高质高效完成秋粮收购各项任务。
相关工作具体包括:加强仓容、资金、设备、人员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抓实做好腾仓并库、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收购准备工作;规范管理、提升服务、作好保障,切实提高各类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从售粮农民实际诉求出发,做好预约收购、上门收购等服务,督促指导收储库点做好收购现场服务;聚焦售粮款支付、收购称重计量等环节,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欣怡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西安市发改委主任,西安市发改委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