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征收转让,什么是土地征收土地承包

拆迁安置 编辑:曹瑶玲

一、什么是土地征收转让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强制取得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并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而土地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土地征收是国家的行为,是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过程,具有强制性;土地转让是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民事行为,需双方自愿协商达成一致。土地征收后,原土地使用者的土地使用权终止,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划和使用;土地转让后,土地使用权在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转移,但土地的所有权不变。总之,土地征收是为了公共利益,土地转让是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行为。

二、什么是土地征收土地承包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行为。

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

1.土地征收主要是国家行为,是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等;土地承包是在集体土地范围内,将土地分配给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以从事农业生产等活动。

2.土地征收是对土地所有权的改变,补偿对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土地承包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分配,承包方享有承包地的使用、收益等权利。

3.土地征收的程序较为严格,需要经过法定的审批等程序;土地承包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进行。

三、什么是土地行政征收程序

土地行政征收程序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的一系列行为过程。

1.拟定征收方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定土地征收方案,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内容。

2.论证与公告:对征收方案进行论证,并在征收范围内公告,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3.组织实施:根据批准的征收方案,组织实施土地征收工作,包括清场、补偿安置等。

4.登记与补偿:对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进行登记,并按照规定给予补偿。

5.交付土地: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付土地,完成土地征收工作。

土地行政征收程序严格规范,旨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土地征收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是土地征收转让权

什么是土地征收转让协议

征用土地转让

土地征转是什么意思

土地转用和征收的区别

土地征转手续

土地转让征收率

什么是土地征收转让协议

土地征转指标

土地转让后征地费该谁享受

什么是土地征收土地承包经营权

什么是土地征收土地承包方式

什么叫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是什么意思?

土地征收的定义

什么是土地征用?

土地征收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土地征收包括什么

土地征收是指什么

土地征收的含义

来源:临律-什么是土地行政征收程序,土地征收是行政征收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