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商业秘密,公司可采取的措施,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禹阳

  由于商业秘密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载体之一,需要公司对其加以重点保护与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公司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总体措施

  1.对各类技术信息采取“保密措施”。根据法律规定,采取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只有公司对相关信息采取了特殊的保密措施,该信息才能被认定为商业秘密。

  2.对商业秘密进行“分区域”保护。在公司技术研发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秘密区域细化,安排不同的人员分别负责开发、操作、管理该商业秘密的不同部分,保证尽可能少的员工掌握商业秘密的整体部分。

  3.对商业秘密进行“分层次”保护。所谓分层次保护,是指对不同级别的员工,所接触或掌握的商业秘密等级应该有所不同,附加在其身上的保密义务也应有所区别。一方面,保证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范围限于公司管理者和核心员工;另一方面,避免公司因保护商业秘密而承担过重的用人成本。

  二、具体措施:

  1. 建立门卫保安、电子报警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2. 对重点区域加强保密措施的应用。

  3. 确定保密等级。在保密区域或设备、文件上应有明显的保密标记,并区分保密级别(绝密/机密/秘密)。

  4.建立商业秘密载体管理制度。对载有商业秘密内容的各种文件、资料、书刊、图表、数据、录音、录像、照片、软盘、硬盘等,公司应建立商业秘密资料的登记、保管、传递、归档、借阅、移交、复印、复制、拍摄、摄像、销毁等事项的严格审批制度。

  5. 在企业的对外活动中,建立具体的商业秘密审查程序,防止商业秘密泄露。

  6. 建立参观访问接待制度。

  7. 建立废品、办公及工业垃圾的处理制度,并尽量采取无纸化办公作业。

  8.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保密协议的主要条款包括:要求员工承诺无条件不泄露明示的保密范围条款中的相关任何技术秘密;按照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划分,列举所有属于公司技术秘密的内容,并对员工所在岗位涉及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作进一步的详细规定;规定员工不得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内部无关人员泄露;不得复制、披露包含企业技术秘密的文件及文件副本等;员工离职前,应将保密信息载体交还公司等。

  9. 在招聘员工时,应对其是否与原所在单位签署技术秘密保护协议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10. 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订立竞业限制协议。

  11. 对公司员工进行技术秘密保护培训。

  12. 与商业合作伙伴在缔约前后应签订保密协议,要求对方承担保密义务,并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以防对方滥用公司技术秘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针对商业秘密,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针对商业秘密保护,有哪些可用的管控措施

对公司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公司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对于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一个好员工应该做到

公司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有哪些薄弱环节

对商业秘密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针对商业秘密保护,有哪些可用的管控措施

对公司商业秘密的想法与建议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