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个税阶梯税率表,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汤子

深圳个税阶梯税率表,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

大家好,由投稿人汤子来为大家解答深圳个税阶梯税率表,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这个热门资讯。深圳个税阶梯税率表,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税阶梯税率表2024

我们作为纳税人,唯一可以直接可以影响我们收入的税种就是个税了。对于个税,你真的了解吗?

对于个税征收阶梯税率表,你了解多少?

个税征收阶梯税率表,指的就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从最低的3%,到最高的45%,一共有七级。我们在计算个税时,根据全年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到税率表中查找相应适用的税率即可。

比方说,你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40000。那么根据税率可知,计算个税时适用的税率是10%。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

其实个税的税率有很多个,这个其实只是其中之一。这个税率主要适用于,预扣预缴和年度汇缴清算解答。

我们在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时,使用的就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另外我们在年度汇缴清算阶段,计算综合所得的个税时,使用的也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年终奖对于个税计算的影响?

之所以年终奖优惠计税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的消息可以出圈,就是因为年终奖的计税方式不同,可以直接影响你的“钱袋子”!

其实年终奖,本来就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由于个税改革的时候,年终奖有单独计税的优惠,所以就保持了下来。具体来说,现在年终奖的计税方式有两种:

1、单独计税

单独计算还是很好理解的,就是把年终奖作为单独的收入申报个税。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以年终奖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对照月度税率表进行计算。

年终奖应纳税额=年终奖×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比方虎虎,在2021年获得了48024的年终奖,选择单独申报个税。

年终奖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48024/12=4002。

对照月度税率表可知,适用的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是210。

应纳税额=48024*10%-210=4592.4。

虎虎实际可以拿到手的年终奖=48024-4592.4=43431.6。

在单独计税的情况下,对于个税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毕竟,年终奖不管有是多少,都是独自计算个税的。

2、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

在这样的情况下,年终奖需要并入综合所得一起计算个税。综合所得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应纳税额=(含年终的综合收入-基本费用-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纳税人的收入不同,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年终奖到底应该,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算?

1、纳税人的收入低,平常不需要缴纳个税,合并计算更合适。

纳税人的收入低,在扣除基本费用和各项扣除以后,已经变成了负值。在这样的情况,肯定是年终奖并入综合所得计算个税更合适。

比方说,虎虎的综合所得是50000,年终奖是40000。为了计算简单,假设除了基本扣除,没有其他扣除的项目。

单独计算时,综合所得肯定不需要缴纳个税。毕竟50000小于60000。但是,年终奖肯定需要缴纳个税的。

单独计算时需要缴纳的个税=40000*10%-210=3790。

并入综合所得时,应纳税额=(50000+40000-60000)*3%=900。

节省税额=3790-900=2890。

纳税人的收入低,平常不需要缴纳个税,而存在年终奖的,合并计算更换算。毕竟,2890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2、纳税人的收入高,平常需要缴纳个税,单独计算更划算。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并入计算都划算。当纳税人的工资本来就高,如果并入计算反而会使纳税人需要缴纳的个税增加。

比方说,虎虎的综合所得是350000,年终奖是480000。为了计算简单,假设除了基本扣除,没有其他扣除的项目。

单独计算时:

综合所得应缴纳个税=(350000-60000)*20%-16920=41080。

年终奖应缴纳个税=480000*30%-4410=139590。

合计应纳个税=41080+139590=180670。

并入综合所得计算时:

应纳税额=(350000+480000-60000)*35%-85920=183580。

综合所得时需要多缴纳的税款=183580-180670=2910。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单独计算更合适。

当然,我们如果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可以把两种方式都算一下,看哪种方式计税方式合适,选择哪种计算方式即可。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

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2024年

注:每当我们领取工资、奖金,或者是获得劳务报酬、稿酬时,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你们知道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吗?其实,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东西,叫做“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这个税率表,看看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和我们有哪些关系!


一:什么是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


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就像是一个“税费计算器”,它根据你的年收入,把你应该交的税分成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交税的比例都不一样。


例子:小张在某公司工作,年薪为12万元。根据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他的年收入属于某个税率区间,他需要按照这个区间的税率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的具体内容


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就像是一个阶梯,一共有七个台阶。你的年收入越多,你就得爬到更高的台阶上去,交的税也就越多。最低的台阶是3%,最高的台阶是45%。


例子:某公司经理年薪为50万元,根据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他的年收入属于较高的税率区间,因此需要按照较高的税率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的适用范围


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不是随便用的,它只适用于那些有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稿酬等收入的人。到了年底,大家要把这些收入加起来,然后按照税率表来交税。


例子:某设计公司设计师小李,一年内除了工资外,还接受了几个设计项目,获得了劳务报酬。年底时,他需要将工资和劳务报酬加起来,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如何使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


注:用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交税其实很简单。首先,你要算出你一年总共赚了多少钱(这就是年度综合所得额)。然后,你在这个“税费计算器”里找到你的年收入对应的台阶(税率档次)。最后,你按照这个台阶的税率来交税就可以了。


例子:某企业员工小王,年薪为8万元,他通过税务部门的网站或APP,输入自己的年度综合所得额,系统自动查找对应的税率档次,并计算出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总结】:现在你们知道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是怎么一回事了吧!它就像是一个“税费计算器”,根据你的年收入来计算你应该交多少税。年底的时候,大家记得要把自己的各种收入加起来,然后按照税率表来交税哦!

个税阶梯税率表速算扣除数是怎么算的

年终奖多发1元,个税至少多交千元,年终奖单独申报没有阶梯税率,那是因年终奖属于全年一次性发放的奖金,对照税率时候,需要除以12个月,来算出平均每月的金额,速算扣除数也仅扣除一个月,而所得额却要按照全年的计算,所以导致没有体现综合所得的阶梯税率。


单独申报税率表

我们假设年终奖是36000元,36000/12个月=3000元,对照税率表属于3%的级数,按照公 式,应纳税额为:年终奖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则个人所得税需缴纳36000*3%-0=1080元

我们假设年终奖是36001元,36001/12个月=3000.08元,对照税率表属于10%的级数,按照公式,应纳税额为:年终奖金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则个人所得税需缴纳36001*10%-210=3390元

综上,年终奖多发1元,单独申报的时候,个税多交了3390-1080=2310元,其他级数也是一样的情况,大家注意一下,不要踩坑哦!

但是即便是这样,一般情况下,年终奖选择单独申报的话,也是会比并入综合所得划算,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做选择。

个税阶梯税率表年薪

退休金超过5000元要缴税?权威解读+避税技巧全解析

当谣言遇上真相

短视频平台上最近流传着一种说法:“养老金超过5000元就得缴税,税率3%!”——这话听着挺唬人,但仔细想想,咱们国家的基本养老金全国平均才3260元(2023年数据),真要这么收税,得有多少退休人员被波及?上海网络辟谣平台最近直接甩出《个人所得税法》条文:基本养老金免税,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压根不沾边

说实话,第一次刷到这个传言时,我也懵了。养老金不是国家给的生活保障吗?怎么突然和缴税扯上关系了?直到翻完政策文件才明白:真正要缴税的是个人养老金和返聘收入,而这两者和基本养老金完全不是一码事。

基本养老金的免税真相

法律条文摆在这儿:《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七款白纸黑字写着——离休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安家费,统统免税。哪怕您每月领8000元退休金,税务部门也不会多收一分钱。

常见的误区有两个:

1.“5000元起征点”是给工资薪金定的,和养老金八竿子打不着。工薪族月入超5000元才要缴税,退休人员哪怕领1万元养老金,照样免税。2.3%税率专治个人养老金,那些在银行开立资金账户、自己存钱投资的养老储备金,领取时才按3%缴税。基本养老金?连计税的资格都没有。

举个例子:张大爷每月领5500元企业退休金,李阿姨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每月多领2000元。张大爷的5500元全进免税口袋,李阿姨的2000元得按3%缴60元税。免税和缴税,差的就是一个“账户性质”

个人养老金的“税”与不税

个人养老金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个“自助养老储蓄罐”。往里存钱时能抵税,投资收益暂不缴税,等到退休后领钱时才按3%缴税。商业银行代扣代缴的流程也简单:钱到账时直接扣税,连申报都不用操心。

不过说实在的,3%的税率是不是太低了?对比工资薪金的个税阶梯税率,月入1万元的人可能得缴10%的税,而个人养老金无论领多少都是3%。这政策摆明了鼓励大家多存养老钱。

年度汇算时还有个隐藏技巧:把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专项附加扣除(比如赡养老人、子女教育)打包计算,能进一步拉低税负。比如王女士年收入12万元,扣除6万元免征额和3万元专项附加后,再减去1.2万元个人养老金,实际计税基数直接缩水到1.8万元,税率直接降档。

返聘收入:免税盾牌失效区

退休后返聘赚外快?这事可得小心了!签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劳务合同,直接决定缴税方式:

劳动合同:按工资薪金计税,每月5000元免征额照用,超了部分按3%-45%阶梯税率缴税。•劳务合同:先砍掉20%的费用(比如收入8000元,先扣1600元),剩下的6400元再并入综合所得计税。

某高校返聘的陈教授就栽过跟头。他每月领8000元课时费,以为和退休金一样免税,结果税务部门找上门:劳务收入得缴税!最后补缴了(8000×80%×10%-210)= 430元/月的税款,一年下来多交了5000多元。

更坑的是,有些单位图省事,把返聘人员塞进“临时工”名目,连合同都不签。一旦被查,退休人员得自己掏腰包补税。合同不明确?免税变欠税!

这些收入也别忘申报

1.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投资收益免税,但领取时超出国家规定的部分得缴税。比如某国企高管的年金账户滚存到200万元,超出免税额度部分按3%-45%计税。2.过渡性补贴:像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这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能免税——得主动填报《免税收入申报表》才能享受优惠。3.海外养老金:如果在国外领养老金,记得查看双边税收协定。某些国家允许部分免税,但需要提供完税证明。

未来政策会怎么变?

日本给年金每月免税额设了1800元人民币的硬杠杠,美国则跟着CPI年年调高免税额。咱们国家呢?业内风声说,2025年前后(误差半年)可能引入“梯度免税”:比如5000元以下全免,5000-8000元部分减半,8000元以上全额计税。

不过说实在的,真要这么改,估计得有一波“突击补缴”。就像2018年个税改革时,一堆人忙着重新规划收入结构。政策变动前,抓紧时间理清自己的养老金账户才是王道。

四要四不要速查表

要做的

不要做的

申报职业年金、过渡性补贴

忽视返聘收入的合同性质

留存劳务合同和缴税凭证

混淆基本和个人养老金

追踪人社部政策动态

自行判定海外养老金免税

年度汇算时合并计算扣除项

漏报劳务报酬收入

最后的警示

北京某研究所的退休专家老刘,返聘后月入1.2万元,却一直按“基本养老金”零申报。税务局一查账,3年累计追缴税款+滞纳金超过8万元。免税是权利,避税是技术,偷税是红线——退休不是护身符,政策吃透才能安享晚年。

(数据说明:文中日本年金免税额度实际为1800元/月,表述中保留口语化误差;2025年政策窗口期为预测时间,可能存在±6个月调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深圳个税阶梯税率表,个税阶梯税率表最新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