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一样吗?2025,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一样吗
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通常是不同的概念:
营业利润是指扣除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后的收入减去税金后所得到的利润。营业利润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而经营利润是指扣除非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支出后的利润。除营业利润以外的收入和支出包括投资收益、财务费用、非经常性损益等。经营利润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利润情况。
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的具体区别:
1、公式不同: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资产减值损失。
销售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支出不同: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目前的会计准则下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成本统一归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计算,所以在利润表上不再体现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3、代价不同: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益水平,成本率润率是企业为取得利润付出代价多少的水平,这是两个衡量不同问题的指标如果想说明企业成本控制情况时,用成本利润率;对比企业销售收益水平时,可以采取销售利润率去对比。
综上所述,要分清的是营业利润与净利润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其内容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扣除期间费用之后的余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二、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区别
经营利润与净利润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1)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2)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2、计算公式不同:(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三、营收是利润还是营业额
营业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净利润。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如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饮食业的饮食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仓储企业的仓储收入、运输企业的运费收入、代办运输收入等。发生商品销售取得收入时,通过“营业收入”帐户核算,借(增)记“银行存款”或“现金”帐户,贷(增)记“营业收入”帐户。对不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的兼营业务的收入,作为附营业务收入处理。一、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关系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公式: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营业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二、营业收入对企业的意义1.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营业收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在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耗费得到合理补偿,有利于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2.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加强营业收入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3.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四、营业额等于利润吗
营业额不等于利润。营业收入额是指从事工业生产,商业经营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其销售产品,商品而取得的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额应按营业税的规定依适用税率计征营业税,营业收入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五点,具体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要有理有据才能让税务部门认可。营业收入额下降的原因如下:1、市场问题。下游用户不景气,造成销售减少,同行业产能过大,不计成本激烈竞争市场;2、招工难。由于长期不能招满需要的熟练工,造成企业减产;3、资金问题。由于银行贷款只收不放,缺乏流动资金,原料不能及时补充,造成停工待料;4、技术革新问题。由于没有及时跟上技术革新,被同行的新产品抢占市场;5、要是出口企业就说外商订单减小。营业收入的意义如下:1、 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营业收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耗费得到合理补偿,有利于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2、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加强营业收入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3、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五、营业利润包括投资收益吗
包括,但是要分准则: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利润表里面的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表里面的营业利润包括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计入营业利润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是企业在其全部销售业务中实现的利润,它包含主营业务利润。销售利润永远是商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目标,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生存,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就无法继续扩大发展。不少企业老板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面对超低利润的产品销售局面,一筹莫展。可是不降价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更没法生存,价格降下来了,产品销量越来越大,可是利润越来越小,甚至亏本。一,营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营业利润包括的项目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二,营业利润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其他收益主要是指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除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以外的政府补助。管理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法定公积金与任意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六、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有什么区别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在于计算方法和定义不同。
营业利润是从营业收入中减去直接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得出的,反映了企业在核心业务上的盈利能力。而净利润是在计算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再减去利息、税收和其他费用得出的,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情况。营业利润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净利润考虑了更多因素,如借款利息和税收。
营业利润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等于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营业利润是企业最基本经营活动的成果,也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得利润中最主要、最稳定的来源。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
综上所述,营业利润和净利润虽然在计算方式和目的上存在差异,但都是重要的财务指标,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其差异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在于计算方法和定义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七条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一样吗
●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一样吗CPA财管
●经营盈利和营业利润
●经营盈利和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和经营利润计算公式
●经营利润是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
●利润和经营利润区别
●经营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区别
●经营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的区别
●经营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经营利润和营业利润一样吗CPA财管,经营利润是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