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采取留置措施条件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章雯茹

一、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

留置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抗执行。

(一)留置权的性质与优先性

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当符合留置权的成立要件时,留置权人有权留置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在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财产上存在留置权,基于留置权的优先性,它可以对抗一般的执行行为。例如,甲将汽车交由乙维修,未支付维修费用,乙对汽车享有留置权。若甲的其他债权人申请执行该汽车,乙的留置权优先,能够对抗这种执行。

(二)例外情况

但是,如果存在特殊情况,留置权可能无法对抗执行。比如,留置权的设立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等情形时,该留置权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就不能对抗执行。另外,当执行依据是基于留置物上存在优先于留置权的其他法定权益时,如法定的税收优先等情况,留置权也不能对抗相应的执行。

二、采取留置措施条件

留置措施主要适用于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这表明存在职务相关的违法犯罪嫌疑是采取留置措施的前提基础,涉及的罪名多为与公职人员履职相关的较为严重的罪名。

二是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这意味着在采取留置措施前,监察机关并非毫无证据,而是已经有了一定的事实依据,但还需要通过留置进一步深入调查其他重要问题。

三是存在可能逃跑、自杀、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妨碍调查行为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考虑到如果不采取留置措施,可能会影响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导致证据灭失或者被调查人逃脱法律制裁等后果。

三、留置权是法定么

留置权是法定的担保物权。

这意味着留置权的成立、内容等均由法律直接规定,不需要当事人之间通过合同约定设立。例如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特定类型的合同关系中,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依法享有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的权利,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特定债权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它是基于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对债权人的一种保护,以确保债权人在付出一定的劳务、保管或者运输等服务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报酬或者赔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法律规定

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案件

留置权能否对抗法院执行

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权利

留置权可以对抗强制执行行为吗?

留置权可以对抗所有权吗

留置权由谁执行

留置权是否对抗执行案件

留置权对留置权人的效力

留置权对抗法院查封

采取留置措施条件是什么

采取留置措施条件有哪些

采取留置措施的条件

采取留置措施的人员是哪些

采取留置措施由谁决定

采取留置措施的审批程序

采取留置措施报哪里审批

采取留置措施的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采取留置措施必须立案吗

什么叫采取留置措施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权是法定么,留置权法定是什么意思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