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担保公司可信吗,贷款担保公司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章洁茹

贷款担保公司可信吗,贷款担保公司承担什么责任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洁茹来为大家解答贷款担保公司可信吗,贷款担保公司承担什么责任这个热门资讯。贷款担保公司可信吗,贷款担保公司承担什么责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贷款担保公司一般怎么收费

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杨斌)融资担保公司提供信用增级,分担信用风险,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过程中作用显著。随着发债担保业务规模收缩,融资担保公司的盈利近年承压。

财联社梳理了40家资产规模超过50亿元的头部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财报,发现其净利增长分化明显,最多增长139%,也有部分下滑超30%。位于福州的奇富担保年赚57亿,主要做互联网贷款增信,这曾经是往年“风光无限”的生意。

净利最多增长139%,ROA最低仅0.06%

财联社据企业预警通筛选了2024年年报总资产规模大于50亿元的头部融资担保公司,共计40家。总体来看,2024年经营情况分化严重,17家净利润同比下滑。

从总营收看,这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有15家同比下滑。其中,福州奇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奇富担保”)、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信保”)、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投保”)、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债信增)2024年实现的营业收入都超过了20亿元。奇富担保的收入达到57亿元,位居首位;中投保2024年内的收入增长了107.93%。

公开信息显示,奇富担保主要为奇富科技(原360数科)旗下的互联网助贷业务提供担保增信,由周鸿祎实际控制。

业内人士介绍,互金担保曾经“风光无限”,鼎盛时期(2017-2019年),担保公司靠给P2P平台做担保大赚,后来监管趋严,部分担保公司产生不少坏账,盈利盛况不再。

图:总资产规模居前的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净利润方面,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净利润全部为正。其中,江苏信保、中投保的净利润都超过了10亿元,江苏信保以14.34亿元的净利位居首位,中投保2024年的净利同比增长了139%。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2024年净利下滑超30%;部分公司总资产收益率ROA不足1%,江西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ROA仅有0.06%。

图:总资产规模居前的40家融资担保公司2024年净利润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融资担保,涵盖贷款担保、发债担保、票据承兑担保、项目融资担保等;以及非融资类担保,包括履约担保、诉讼保全担保等。

大公国际研究指出,2024年以来,融资担保行业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及科技创新领域融资为主要导向。不过,担保机构市场化业务的重心仍在城投债担保,但受市场利率下行、多方面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债券担保业务规模收缩,市场化的贷款担保业务处于审慎发展阶段,盈利增长承压。

债券担保业务未来或继续下行,政策支持小微企业担保

财联社进一步查阅部分头部融资担保机构的年报,尽管担保业务承压,但“中字头”融资担保公司业务覆盖广,抵御下行趋势;部分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则开展了小微企业等特色业务。

中投保在新三板上市,其年报显示,2024年担保费收入7.21亿元,同比下滑7.85%;但实现投资收益26.87亿元,同比增长118%,使得公司2024年营收与净利双双大增。公司表示,投资收益同比增加118.47%,主要原因是减持部分权益类资产。在担保业务外开展部分投资业务,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为担保主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就担保业务来看,中投保覆盖全面,借款类担保、发债担保、投标担保、工程履约担保皆有收入。其中,发债担保收入占比69%。

中债信增的主要业务也包括信用增进业务和投资业务。联合资信在对中债信增的最新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公司作为我国首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具备很强的业务创新能力及市场推动力。不过,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公司增信业务代偿压力加大,加之创新业务和国际业务逐步开展,公司需要持续加强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

除“中字头”的融资担保公司外,部分地方融资担保公司展现出了特色。

江苏信保的年报表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影响,民营企业经营情况恶化、信用风险上升。为应对这一不利环境,公司对直保业务结构进行了优化。公司直接融资担保业务以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主,非标业务占比下降较快,新增项目主要为地方国有企业,风险控制趋于谨慎。公司还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开展了科技小贷业务。

湖北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湖北担保”)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在湖北省国资委的各项政策支持下,着力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体系,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与各类市场机构打造开放式合作平台,通过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助力中小企业成长。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担保机构因为评级低、股东实力弱、业务拓展能力不足,在发债担保等业务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担保公司必须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审慎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

2025年2月21日,财政部联合金融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从机构定位、业务规范、政策支持、绩效考核、监管机制等维度构建了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制度框架,旨在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健康发展,规范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经营行为。

联合资信认为,《办法》的发布有利于进一步细化融资担保体系,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职责定位,保障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可持续经营,提升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在切断与地方债务关联的同时,小微企业与“三农”主体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大公国际预计,2025年担保机构盈利能力将继续承压。债券担保业务规模下降态势延续,担保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将加大,同时增量财政政策有望滴灌至融资担保行业,担保机构或将获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支持。

(财联社 杨斌)

贷款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5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政策吹风会,介绍《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三年来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172.5亿元。”在吹风会现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晓博介绍四川人社部门在扶持创业方面做的工作。

说到这,刘晓博停顿下来,特别提到,“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如雅安市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这是一家小微创业企业,先后两次获得创业担保贷款,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创业500余名。”

会后,记者采访到了小微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刘毅恒。1994年,20岁的刘毅恒在芦山县职业高级中学美术班毕业后,开始独立设计创作木雕作品。1998年,他创办的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是四川最早从事乌木根雕,工艺品涉及创作、加工经营和收藏的专业厂家之一。凭借一手好技艺,产品销路从芦山、雨城逐渐拓展到北京、福建、广东、上海等地,有的还远销国外。

芦山大自然根艺厂

芦山大自然根艺厂在发展过程中,人社部门多次派出业务骨干对企业把脉问诊,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大自然根艺厂分别于2021年、2023年成功申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共600万元。其中,2023年发放的400万元担保贷款是四川调整贷款额度后芦山县发放的首笔小微企业贷款。

“幸好有这两笔贷款,我扩大了厂房的规模,有了更多的原材料,将我的根雕展览馆进一步提升优化。”提起创业担保贷款,刘毅恒连连称赞,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年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预计每年可新增就业岗位5-10个。(受访者供图)

编辑:王敏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或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报料。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贷款担保公司是干嘛的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近日,“拍拍贷”母公司信也科技(NYSE: FINV)发布未经审计财报,2024年,信也科技实现年营业收入130.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1%;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微增。

拆分信也科技年报发现,其利润增长主要系主要受益于计提信用损失减少所致。此外,2024年信也科技的担保收入占比持续攀升,成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

一直以来,担保业务存在较大争议,其向借款人收取担保费的方式时常受到诟病。值得主要的是,截至2024年底,信也科技国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较23年上升0.2%。

利润增长依赖计提减少,担保收入成第一大收入来源

2024年信也科技财报显示,公司在经营指标上取得了一定增长。在经营数据方面,信也科技全年促成交易额达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6.1%。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营收34.6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7%,当季促成交易额也达到569亿元,同比增长8.6%。

从全年财务数据来看,信也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30.66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为23.83亿元,同比增长1.81%。

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的显著增长,达到29.71%,主要得益于计提信用损失的减少。具体而言,2024年第四季度应收贷款拨备为6430万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08亿元大幅减少;质量保证承诺的信用损失为10.75亿元,也低于2023年同期的12.70亿元。两项减值计提金额同比共减少2.38亿元,直接推动了净利润的增长。财报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贷款占比下降以及信用风险表现改善。

在营收结构方面,信也科技经历了显著调整。此前,贷款促成服务费一直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但到了2024年,担保收入异军突起,全年达到50.85亿元,占总营收约39%,相比2023年的36%有所上升,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然而,这一变化也引发了市场关注。担保业务在行业内存在较大争议,其风险性和可持续性备受质疑。信也科技过度依赖担保收入,可能增加公司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面临市场波动或监管变化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信也科技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实现了增长,但逾期率上升的问题却不容忽视。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90天及以上贷款逾期率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相比2023年同期仍有所上升。

此外,担保业务还面临着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大量关于信也科技强制收取担保费的投诉。这些投诉指出,信也科技在借款过程中存在未充分提示费用、借款时未告知、还款时未显示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这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可能引发监管部门的关注。

信也科技在财报中提到了营收结构的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于业务风险的考量。然而,如何平衡业务多元化与风险控制,降低对单一业务类型的依赖,将是信也科技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逾期率攀升,用户投诉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信也科技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的拍拍贷,系国内首家P2P网络借贷平台。2017年11月10日,拍拍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在监管导向下,拍拍贷于2019年11月对外宣布更名为信也科技集团,并于当年宣布停止P2P业务,转型为“金融科技开发平台”,业务板块包括金融科技平台、国际业务平台、科技孵化平台。

虽然表面上信也科技经营仍在维持增长,但信也科技的逾期率却不断攀升。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信也科技国内业务90天以上的逾期率为2.13%,较23年上升0.2%。之前的2021-2023年,该指标分别为1.26%、1.41%、1.93%。虽然2024年第三季度的逾期率指标为2.5%,四季度环比下降0.37%,但短期资产质量压力仍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信也科技相关的消费者投诉信息也一直存在。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近30天内和“拍拍贷”相关的投诉超过1000件,累计投诉量达59024件,主要涉及被收取担保费服务费等、综合借款利率过高、违规暴力催收、服务费未明确告知等。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此外,信也科技也涉及大量投诉涉及催收人员骚扰借款人亲友、爆通讯录、威胁恐吓等行为。例如,用户称逾期两天即遭短信轰炸,甚至被联系单位或村委会,严重影响生活。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对此,有信贷行业内部人员向观察者网透露:“对于逾期90天以内的贷款,信贷机构一般会选择内部团队进行催收。然而,对于逾期时间超过90天、催收难度较大的用户,信贷机构则会选择将催收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催收供应商。”

上述人士表示,这些外部催收供应商在监管要求下不得采取暴力催收手段,但实际操作中,其催收方式并非信贷机构所能完全掌控。同时,为规避风险,信贷机构会与催收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禁止暴力催收行为,并约定一旦供应商出现暴力催收等违规行为,将直接面临终止合作。

这意味着,虽暴力催收及用户隐私泄露并非借贷平台直接所谓,但这种外包模式并不能完全规避暴力催收的风险。

尽管监管趋严(如《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但对互联网借贷企业的约束有限,执行效果一般。近期,国家标准《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发布,该文件强调,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只向债务人催收,不应向联系人催收。此外,通过发送短信、语音、5G消息等方式开展催收作业的,应符合电信行业相关规范 YD/T 2823。双方已事先约定催收时间的,催收作业从其约定。

文件同时强调,金融机构应切实履行贷后催收风险控制主体责任,不断加强本机构催收能力建设,审慎实施外包。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防范不当催收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由此可见,信也科技的上述行为,可能已经规范该规定的要求。

贷款担保公司收取担保费合法吗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央金融企业 ,于2018年07月26日成立

再担保公司是金融体系中专门为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分担服务的特殊机构,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对担保业务的“二次增信”,提升担保行业的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进而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薄弱领域。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再担保公司的运作逻辑与行业价值:

一、再担保公司的核心功能风险分散器

分层担保:承担担保机构无法覆盖的尾部风险(如为担保机构提供50%-80%的风险分担比例),形成“企业-担保-再担保-财政/保险”的多层风险缓释结构。

跨周期调节:通过逆周期调节机制,在经济下行期提高风险分担比例,稳定担保市场供给(如疫情期间多地再担保公司提升分担比例至90%)。

信用放大器

杠杆撬动:以1亿元再担保资金撬动10-15倍银行信贷资金(如国家融资担保基金2022年撬动贷款超6000亿元)。

评级提升:再担保介入可使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提升1-2级,降低被担保企业融资成本(平均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

行业稳定器

标准化建设:制定担保业务操作规范与风控标准,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管理”。

风险预警:通过全行业数据归集,识别系统性风险(如区域性行业衰退、担保代偿率异常波动)。

二、再担保公司的运作模式1. 业务结构参与主体前端:担保机构(直接对接中小企业)中端:再担保公司(提供风险分担与再保险)后端:政府/金融机构(提供最终风险托底)典型合作框架

2. 盈利模式再担保费收入:按担保金额的0.5%-1.5%收取费用;财政补贴:承担政策性业务可获得专项补贴(占收入的30%-50%);投资收益:资本金用于购买低风险金融产品获取收益。3. 风险控制机制比例控制:单笔业务风险分担不超过80%,单一行业集中度低于20%;代偿熔断:担保机构代偿率超过5%时暂停新增合作;大数据监控:接入央行征信、税务、海关数据构建企业风险评分模型。三、国内外典型案例1. 中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运作机制:中央财政出资设立,通过省-市-县三级再担保体系覆盖全国,对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业务提供最高80%风险分担。成效:截至2023年6月,累计再担保业务规模超3万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超300万户。2. 德国:担保银行(Bürgschaftsbank)公私合营模式:政府持股51%、工商业协会持股49%,对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最高80%担保;风险对冲:通过发行债券将部分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3. 日本:信用保证协会+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双层架构:地方信用保证协会提供初级担保,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家级)提供再担保,实现风险全域覆盖。四、再担保公司的挑战与趋势1. 核心挑战风险-收益失衡:政策性业务盈利空间有限,商业化转型困难;数据孤岛:政务数据、产业链数据尚未完全打通,影响风险定价精度;资本补充依赖:依赖财政注资,市场化资本补充工具匮乏。2. 创新方向数字化转型:区块链:构建担保-再担保联盟链,实现业务数据实时穿透;AI风控: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区域/行业代偿率波动(如建筑行业周期性风险)。产品创新证券化:将再担保资产打包发行ABS,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指数保险:开发“中小企业违约率指数保险”,转移系统性风险。五、对经济生态的价值

再担保公司通过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网络,实现三重价值:

微观层面: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如无抵押科技贷款占比提升至35%);中观层面:稳定区域金融系统(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0.5-1个百分点);宏观层面: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领域(2022年绿色产业再担保规模同比增67%)。结语:从“隐性兜底”到“市场化增信”

再担保公司的未来发展需突破传统财政依赖路径,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利用金融工具创新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最终实现“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运作”的动态平衡。这一过程中,再担保公司将逐步从风险承担者进化为风险管理者,成为现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节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贷款担保公司可信吗,贷款担保公司承担什么责任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