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孟艺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

大家好,由投稿人孟艺来为大家解答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这个热门资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视频加载中...

4月27日,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在广汉市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80家立项单位及相关行业的500余名代表以“共建遗址公园共享遗产价值”为主题,聚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多元路径。

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4年度运营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效果显著,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全国55家考古遗址公园纳入保护体系,其中39家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全年实施文物保护工程60项,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7项,科研项目169项;志愿者规模增至5786人,同比增长61%。全年接待游客总量达887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全年门票收入达到18.3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1.94亿元。其中文创及研学收入分别增长50%和166%,文旅融合效益显著。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年度推介,三星堆与金沙联合发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2025环保微倡议》。作为本届活动亮点之一,“文明跑全国系列赛——三星堆精英邀请赛”也正式启动。“我们现在将博物馆与遗址结合,共同构建了三星堆大遗址体系,同时也构建了我们的产业园区,将文化产业反哺到遗址保护上。在未来,希望能让我们的群众在文化中享受到遗址的价值,在绿水青山中享受到遗址带来的美好生活。”三星堆遗址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部部长肖灿告诉记者。

在学术沙龙环节,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委会主任委员孙英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名誉副秘书长王原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专家学者,围绕“共建遗址公园,共享遗产价值——公共关系视角探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作为文化艺术周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公共文化特展汇聚了良渚、凌家滩、盘龙城等12家考古遗址公园及8家关联企业的创新成果。精致有趣的文创产品,VR沉浸式体验技术,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带给观众全新体验的同时,也展示出不同遗址公园的风采。“第一届艺术周是在我们良渚举办的,如今已到第六届。这次来三星堆,我特别欣喜地看到全国各知名‘考古胜地’带来的有趣的特色文创产品。”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中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终身荣誉副秘书长陈寿田表示。“我们通过这些再创造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融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这是很好的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的方式。”

本届文化艺术周将持续至4月30日,期间还将举办公园高质量发展边会、知识竞赛、文化遗产大讲堂进社区等活动,推动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生活。

附:年度推介单位及特色活动名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2024年度人气推介单位”: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2024年度特色活动”:金利来•圆明园第四届文创设计大赛(圆明园)、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金沙)、隋唐洛阳城节庆系列特色活动(隋唐洛阳城)、“杭州良渚日”系列活动(良渚)、首届凤阳大明文化旅游节一中都之行(明中都皇故城)、第四届汉文化旅游月(汉代海昏侯)、城头山国际稻草艺术节(城头山)、“探寻历史传承文明”文化惠民活动(大明宫)、三星堆新年大典(三星堆)。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哪些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摄影报道

“共建遗址公园,共享遗产价值!”4月27日,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活动开幕式在四川广汉举行。

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活动开幕式在四川广汉举行

活动围绕“公共关系视角下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集中呈现公园发展成果,从公众参与的角度研讨遗产保护的共享理念,解锁“共谋、共创、共建、共享”的实施方法,探讨具有“互动”特征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洋,向大会报告2024年度55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情况。

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活动开幕式在四川广汉举行

2024年,考古遗址公园纳入了新修定的《文物保护法》,39家公园出台专项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实施文物保护工程60项,配套建设工程80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专业考古机构合作,设置考古工作站40个,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7项,科研项目169项,举办学术活动305项。

此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门票收入18.3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1.94亿元,文创产品销售收入5543.45万元,同比增长50%,研学游收入2033.64万元,同比增长166%;组织社会活动1339次,参与人数同比增加528.41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总量887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免费游客量占比56.08%。

游客现场体验VR考古

本届文化艺术周的主旨演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作《何以文明,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演讲;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春峰作《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园区建设路径的探讨》演讲。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分享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的建设为中心》,精彩的演讲,在与会嘉宾中引起强烈共鸣。

据了解,在本届文化艺术周期间,还将举办公园高质量发展边会,重点围绕“十五五”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公共文化特展,邀请12家国内考古遗址公园、8家关联企业,推介文创产品,展示遗址风采,打造智慧化体验空间,组织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新闻多一点:

2011年6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正式成立,确立了每年召开一届联席会的行业传统,明确了考古遗址公园“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传承文明、服务人类”的共同目标。2019年,首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孵化诞生,以“共谋、共创、共赢、共享”为恒久主题,以“一个会议(联席会)+一个节目(文化周)+一个品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总体设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了由行业管理向文化活动举办、文化品牌塑造、文化生态营建的圈层提升。截至目前,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准80家立项建设。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

4月27日,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活动开幕式在四川广汉举行。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洋介绍了2024年度55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情况。

2024年,考古遗址公园纳入了新修定的《文物保护法》,39家公园出台专项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实施文物保护工程60项,配套建设工程80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专业考古机构合作,设置考古工作站40个,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7项,科研项目169项,举办学术活动305项。

此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门票收入18.3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1.94亿元,文创产品销售收入5543.45万元,同比增长50%,研学游收入2033.64万元,同比增长166%;组织社会活动1339次,参与人数同比增加528.41万次,全年接待游客总量887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免费游客量占比56.08%。

活动现场

本届文化艺术周的主旨演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作《何以文明,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春峰作《关于考古遗址公园智慧园区建设路径的探讨》演讲。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分享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以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的建设为中心》,精彩的演讲。

据了解,在本届文化艺术周期间,还将举办公园高质量发展边会,重点围绕“十五五”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公共文化特展,邀请12家国内考古遗址公园、8家关联企业,推介文创产品,展示遗址风采,打造智慧化体验空间,组织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公共文化特展现场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汉4月27日电 (记者 岳依桐)27日在四川广汉举办的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主旨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介绍了2024年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情况。

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门票收入18.33亿元,较2023年度增加1.94亿元;文创产品销售收入5543.45万元,同比增长50%;研学游收入2033.64万元,同比增长166%;全年接待游客总量887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2%。

据介绍,2024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纳入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9家公园出台专项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实施文物保护工程60项,配套建设工程80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专业考古机构合作,设置考古工作站40个,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7项,科研项目169项,举办学术活动305项;志愿者队伍规模明显扩大,由2023年的3592人,增加到2024年的5786人。

开幕式现场。记者 岳依桐 摄

第六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以“共建遗址公园共享遗产价值”为主题。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模式已经走出国门,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着眼四川,该省已先后建成三星堆、金沙和邛窑等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罗家坝、城坝和宝墩古城等3处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何振华表示,将始终秉持“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