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辩护律师谈相关无罪、从轻及减轻问题,诬告陷害罪辩护词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朱延

一、基本概念

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备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虚假事实,希望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而捏造并告发的心理状态。本罪侵害的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行为。

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构成本罪的基本条件

根据《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行为人必须捏造他人犯罪事实,且捏造的事实应当属于犯罪性质,并且一般能够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捏造他人构成一般违法事实的,不构成本罪。(2)已经向有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予以告发,或者采取其他足以使司法机关追究被告发者刑事责任的手段。(3)有特定的诬告对象,不要求有明确的被诬告陷害者的姓名,只要能够从其内容中足以使司法机关推断出来,既为具有特定的对象。(4)诬告陷害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一般情况下,不足以引起司法机关启动追究他人刑事责任程序,以及没有导致他人自杀致重伤或者身亡的不属于情节严重。

(二)错告或者检举失实

本罪具有明显的捏造他人犯罪事实,诬告陷害的故意。而错告或者检举失实,行为人认为自己并没有陷害他人的故意,反映的是真实犯罪事实。要认定这一点,要综合考据行为人的自述或者告发材料,告发的事实是否真实存在,反映事实与真实事实存在偏差的,偏差的程度以及偏差原因是否具备合理性,告发人与被告法人的关系等情况综合判断。

(三)不能构成诬告陷害罪的情形

一般情况下,下列情形不能构成本罪:没有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实而是据实向有关机关举报的;不是有意诬告陷害,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捏造他人的事实仅仅属于违纪性质,没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意图的;没有特定的诬告对象也不能推定出特定对象的;虽然属于诬告陷害行为却达不到情节严重情形的等等。

三、容易混淆的主要罪名

(一)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

虽然这两种罪都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但前者侵害的客体为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秩序;而后者侵害的客体为公民的名誉权。前者的主观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而后者的主观目的是使他人的名誉。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足以使司法机关追究被告发者刑事责任的手段。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某诬告陷害案”[①],被告人孙某由于在工作报酬上心存不满,来到公安机关报假案,称自己在两天内先后被张某、郭某强奸。她还提供了一条自己的内裤,称上面留有张某、郭某的精斑。公安机关接报后,决定对孙某强奸案立案侦查,并于次日对张某、郭某以涉嫌犯强奸罪予以刑事拘留。然而鉴定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内裤上的精斑正是孙某丈夫所留!这一鉴定结果让两名被害人洗脱冤屈被释放,孙某不得不低下头来,承认自己报了假案。被告人因此被人民法院以诬告陷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而诽谤罪则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如果行为人同时触犯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应当从一重罪论处。

(二)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

虽然这两种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主观心态都表现为故意。但前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者侵害的对象为一切公民;而后者的侵害对象为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前者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施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虽然这两罪在实施某一特定行为时或多或少伴有另一犯罪行为,认定时要认真分析行为人的构成要件,以更符合的犯罪构成定罪处罚。比如安徽省芜湖市“张某等人报复陷害案”[②],被告人张某身为阜阳市某区区委书记,编造了举报人李某有关问题的信件,指使时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汪某对李某进行查处,以实现对李某打击报复的目的。汪某滥用检察权,违背事实和法律违法办案,利用上述举报信,安排检察人员以贪污、受贿等罪名对李某逮捕和提起公诉,李某收到起诉书后自缢身亡。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情节、后果及张某和汪某在共同犯罪的地位和作用,以报复陷害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7年,判处汪某有期徒刑6年。

四、处罚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以上摘自李红钊律师与蒋炳仁检察官合著《刑法常用罪名新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题目及内容略有改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诬告陷害罪案例何取证

诬告陷害罪行为犯

诬告陷害罪立案

诬告陷害案件

诬告陷害罪辩护词

诬告陷害罪犯罪构成要件

诬告陷害罪如何取证和一

诬告陷害罪造成严重后果赔偿

诬告陷害罪行为犯

诬告陷害罪例子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