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司法局电话,石家庄市司法局班子成员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罗汐

石家庄市司法局电话,石家庄市司法局班子成员

大家好,由投稿人罗汐来为大家解答石家庄市司法局电话,石家庄市司法局班子成员这个热门资讯。石家庄市司法局电话,石家庄市司法局班子成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家庄市司法局官网首页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雯 通讯员 李志荣 翟泽华

出台《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行2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举措;设立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行政执法监督“监”到位“督”到底;开展“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点对点精准服务,心贴心聚力同行……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司法局坚定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更加主动把履行司法行政职能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聚焦制度保障稳企、规范执法安企、法律服务惠企,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2023年5月,河北省设区市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用法规的形式保障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持续有力推进,全力叫响“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石家庄速度”营商环境品牌。

立法过程中,石家庄市司法局及时指导并全程参与了该法规草案的调查研究,通过立法联系点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不断加强立法评估,科学设计法规条款,确保立法从框架到内容不断充实,从理念到行动持续创新,形成与新时代营商环境相适应的持续、稳定的法治保护体系。

此外,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石家庄市司法局进一步加强涉企涉商立法,推动修订和出台《石家庄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石家庄市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法规规章,为全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让企业在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下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石家庄市司法局积极完善民主立法机制,充分发挥在基层执法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6类单位设置的27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所有的立法项目草案均发送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保障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在制度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为营造良好制度环境,石家庄市司法局依法依规对市政府涉营商环境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常态化开展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利于平等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的,及时提出修改、废止意见建议,着力清除制度障碍,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

给权力套上“紧箍咒”

为管好用好行政执法权,石家庄市司法局制定印发《石家庄市规范罚款专项行动方案》,强力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执法等问题。创新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调联动机制,最大程度发现和纠正违法、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乡镇和街道是行政执法工作的第一线、最前沿,其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今年1月,石家庄市司法局举行“走基层 讲执法”启动仪式,组织全市261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开展“走基层 讲执法”活动,全力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水平。

近日,石家庄市裕华区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5家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详细了解行政执法检查是否规范、合法,认真听取企业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据了解,石家庄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设立行政执法企业监测点,及时掌握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执法检查情况,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这份免罚清单真是及时雨,让我们避免了因首次轻微违法而留下信用污点。”石家庄某连锁餐饮企业负责人赵经理感慨道。石家庄市司法局创新柔性执法模式,深化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工作,指导市级行政执法部门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进一步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同时,深化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探索非现场监管领域和覆盖范围,减少对生产经营不必要困扰。

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在公司经营困难又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中心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不仅免费代理案件,更帮助我们赢得官司,挽回损失。”近日,石家庄企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收到一封来自中小企业的感谢信,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石家庄营商环境的肯定和称赞。

为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难题,石家庄市司法局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石家庄企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开创了政府通过购买法律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该中心持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免费代理诉讼类案件等服务,引导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

石家庄市太行公证处引进“公证云”线上服务平台,全天24小时为企业提供电子数据保全证据公证服务;石家庄市燕赵公证处畅通企业办证绿色通道,组建专业的涉企公证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石家庄市司法局在全市21个公证机构全部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公证服务中心”,不断提升公证业务便捷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石家庄市司法局、市国资委加强沟通协作,深化“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通过召开恳谈会,面对面问需解困,点对点精准服务,心贴心聚力同行,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此外,石家庄市司法局不断完善纠纷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全市42家商会调委会作用,围绕涉企矛盾纠纷,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发展。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中宣传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增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石家庄市司法局局长

纵览客户端讯(丁子轩)新修订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31日上午,石家庄市司法局紧抓新《条例》实施前的宣传窗口期,联合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以及市内四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在水上公园北门广场开展了以“法律援助惠民生”为主题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集中宣传活动。

此次《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加强了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将有助于推动河北省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条例》主要修订完善了三个方面内容: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在民事、行政代理事项增加了主张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主张因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赔偿等6项事项;在刑事方面,增加了其他刑事案件中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的内容;对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情形,增加了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就《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事项主张相关权益,及失独家庭成员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的情形。

提高服务质量

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分类规范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流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进行质量考核。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通过案卷检查、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督促法律援助人员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细化便民措施

规定申请人可以通过服务窗口、网络平台等方式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方便申请人线上办理、就近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石家庄市司法局在水上公园北门广场开展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咨询台、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书籍、发放法律援助手提袋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和普及法律知识,并着重讲解了新《条例》的修订内容。群众积极参与,现场氛围浓厚。

石家庄市其余17个县(市、区)司法局也同步于31日上午在本县域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条例》宣传活动。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共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活动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热烈响应,有效提高了《条例》的知晓度,让法律援助这一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石家庄市司法局几点上班

纵览客户端讯(丁子轩)新修订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12月31日上午,石家庄市司法局紧抓新《条例》实施前的宣传窗口期,联合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市总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以及市内四区司法局等多家单位,在水上公园北门广场开展了以“法律援助惠民生”为主题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集中宣传活动。

此次《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完善了法律援助制度保障,加强了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将有助于推动河北省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条例》主要修订完善了三个方面内容: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在民事、行政代理事项增加了主张享受义务教育权利,主张因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赔偿等6项事项;在刑事方面,增加了其他刑事案件中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的内容;对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的情形,增加了七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就《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事项主张相关权益,及失独家庭成员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的情形。

提高服务质量

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管理,分类规范法律援助事项办理流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定期进行质量考核。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通过案卷检查、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督促法律援助人员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细化便民措施

规定申请人可以通过服务窗口、网络平台等方式提出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采取措施,方便申请人线上办理、就近办理;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以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当事人,可以提供上门服务。

石家庄市司法局在水上公园北门广场开展的《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条幅、设置咨询台、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河北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书籍、发放法律援助手提袋等方式,向群众讲解和普及法律知识,并着重讲解了新《条例》的修订内容。群众积极参与,现场氛围浓厚。

石家庄市其余17个县(市、区)司法局也同步于31日上午在本县域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条例》宣传活动。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共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活动得到了现场群众的热烈响应,有效提高了《条例》的知晓度,让法律援助这一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石家庄市司法局地址

纵览客户端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丁子轩)记者从石家庄市司法局获悉,作为石家庄市民生工程二十件实事之一,石家庄市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作已经实施近一年。截至10月31日,石家庄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指派申请类法律援助案件3443件,通知辩护类法律援助案件2905件,提供法律帮助11293人次。申请类、通知类、法律帮助类共计已完成17641件,占全年任务总量的176.41%,分配任务数量已超额完成。

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内,石家庄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法律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做好民生工程的重要标准,聚焦受援人关切的热点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受援人收获满满幸福感。

为保障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程顺利开展,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获得感,石家庄市司法局出台“法律援助扩面提质九项措施”,对全市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

开展志愿服务。石家庄市司法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出台《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公开招募具有语言翻译、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能力。

完成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进一步规范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通知辩护及通知法律帮助的所有被告人获得律师的辩护权及法律帮助权,充分发挥了刑事法律援助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增加法律援助受理窗口。市、县(市、区)法律援助机构组织人员入驻同级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现场受理群众法律援助申请,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对2023年度市级法律援助办结案件开展质量评估全覆盖。组织市级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对2023年结案的市级法律援助案件逐一评估,区分等级。

组织开展了全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培训班,对市、县(市、区)法律援助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及部分值班律师约120人进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培训,培养县(市、区)法律援助案件同行评估人员,提高县域法律援助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推动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分两次开展法律援助案件抽查质量评估。从全市各县(市、区)分别抽取6本法律援助结案案卷(刑事、民事各3本),组织评估专家集中开展质量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全市通报并计入年底考核成绩。

开展法律援助中心及“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业务能力考核测试。集中组织值班律师利用节假日开展服务能力考试,考试成绩列入年终考核依据,对考试不合格的值班律师进行下岗培训或取消值班资格,不断提高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石家庄市司法局电话,石家庄市司法局班子成员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