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免费平台12348,法律咨询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戴文安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12348,法律咨询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

大家好,由投稿人戴文安来为大家解答法律咨询免费平台12348,法律咨询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这个热门资讯。法律咨询免费平台12348,法律咨询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咨询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

打败律所和律师的不是同行,是法律咨询公司?

通过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以“法律咨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询到截至2024年10月17日,国内经营范围中包含“法律咨询”的公司已超过43万家

注:上图为2024年10月17日,通过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企*查,以“法律咨询”为关键词,查询在业、存续企业(包括公司、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相关结果。


其中,2020年至2024年10月17日,成立的法律咨询公司超过33.2万家,约占总数的67%。从每年新设数量来看,法律咨询公司的增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0年至2024年10月17日,每年新成立法律咨询公司的数量(万家)

以上数据来源于微信公号“新则”


法律咨询公司在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张,互联网推动线下服务向线上延伸之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法律咨询公司抓住大量消费者转向线上平台寻求法律帮助这一市场变化,借助微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软件的普及,搜索引擎、线上咨询平台功能的优化,电商平台开设网店以及电话外呼等线上渠道的便利,大范围触达互联网潜在客户。同时,凭借较律所更加低廉的价格、更加快捷的服务,迎合消费者心理,进而获取大量业务机会。

先看下面两张截图,这是法律咨询公司网推营销文案,满满的套路:

“1月1日起离婚,无需对方同意了”

“2025年1月起,离婚新规定已发布,离婚变得简单了”

“网上申请办理离婚手续,对方一直拖着不理也没用了,不需要对方签字同意,单方面就可以直接申请办理离婚,方便快捷!”

“双方如果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是可以直接全程线上申请办理离婚手续的,不用回老家来回跑,不需要见面,方便快捷!”

“1月1日起,离婚新规定如下。

彩礼嫁妆属于女方个人财产

两岁之内的孩子抚养权直接归女方所有。

对方常年在外双方长期分居的,可直接申请离婚。

对方给他小三的转账以及赠送的贵重物品,可要求全部退还。

对方的债务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离婚后不用共同承担。”




从上述营销套路看,法律咨询公司自己能立法了,而且每一句都绝对化,经不起推敲,且有些话根本就是错误的,纯粹就是为了接单误导不明真相的当事人。所有的营销话术,给当事人传达一个信号,那就是可以快速离婚。至于交完钱能不能心想事成,那就是另外的事了,他们可以找到N种借口回复当事人。

更有甚者,会给当事人发一张假的离婚证书。

网传所谓的网络离婚证↑


下面这个法律咨询公司宣传的更是厉害:

号称“网上诉讼离婚是国家21年颁发的政策,全程线无纸化办公

第一不需要对方同意,不用和对方商量

第二不需要回到户籍地老家,不用见面第三,没有冷静期30天,最快7-15工作日帮你解除夫妻关系”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1、网上起诉离婚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之前疫情的影响和促进,全国法院都开庭了网上在线诉讼服务,可以网上立案,网上视频在线开庭。特别是在疫情的3年期间,大部分的案件都是通过视频在线开庭完成的,全程都是网上操作,不需要到法院开庭的,就是把原来法院起诉的流程在网上进行提交和审查立案,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各地法院app等在线上调解或视频开庭。

但是随着疫情封控的结束,虽然还可以在网上进行离婚诉讼的立案,但是大部分案件的审理都需要线下进行,而且需要夫妻到庭参加诉讼,较难在线上完成全部流程,只有少部分法官同意可以在线开庭的。现在大部分法院不会同意线上开庭,因为牵扯到很多举证质证的情况,而且离婚案件,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绝大部分需要双方到场,并不是单纯看双方证据,所以法院现在都要求到法院进行开庭处理。

如果只是简单立案,现在当然可以通过网上完成。一般来说,法院一般通过“人民法院在线”、“移动微法院”等微信小程序,或者各地省一级法院官网等提供电子诉讼服务。


2、七天一次性判离的套路



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到过不少人询问说网上收费几百元的律师,代为办理网上离婚,是真的吗?律师提醒,要注意这种网上离婚的骗局。网上和留言写的那些网上代办离婚律师、夫妻双方不用见面,七天一次性判离等等话语都是骗人的,千万不要相信。很多现在的法律咨询公司,都根本不是律师,没有律师资格,所以收了你的几百元律师费之后就找借口拖延办理,甚至玩消失,你根本找不到投诉和处理的地方。也不会为了几百元和对方死磕,最终不了了之。

而且,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协商一致,一方想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那么第一次起诉到法院以后,除非有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例如家庭暴力、外遇出轨、分居满2年等实质证据,否则按照惯例,第一次起诉都是不准离婚的,需要至少起诉二次法院才会判决离婚。所以,离婚案件谁也不能保证一次性就离婚的,更加别提7天就拿到离婚判决这种鬼话了。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些法律咨询公司能够如此“嚣张”?难道监管部门都在“睡大觉”?事实上,这些公司的“成功”离不开市场和监管的双重漏洞。法律服务行业虽然市场需求巨大,但真正了解法律的人却很少。这为这些不法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在法律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监管主体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为此,2024年12月吉林省律协、武汉律协相继发文,如何区分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公司。编者选摘如下:


1、监管部门和执业规范不同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除了受司法行政部门监管外,还受律师协会管理,律师事务所执业人员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律师执业行为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约束管理。

法律咨询类公司

法律咨询类公司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管理,法律咨询类公司从业人员无执业规范要求。

2、证照不同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持有《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

法律咨询类公司

法律咨询类公司持有《企业营业执照》,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


3、从业人员不同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执业人员为专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相关人员,一般而言,律师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或者取得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合格证书、律师资格凭证。

法律咨询类公司

法律咨询类公司对从业人员资质没有要求,律师不得在法律咨询类公司执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


4、业务范围不同


律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担任法律顾问;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等。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账。

法律咨询类公司

法律咨询类公司有严格经营范围限制,只能按照营业执照规定的范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不得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不得以律师名义开展任何业务。

由于法律咨询公司并不属于律师行业的直接管辖范围,他们不受《律师法》的约束,这使得在经营上有了更多的“弹性”。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虚假宣传、夸大承诺等方式获取客户,而不必承担《律师法》下的法律责任。这种监管上的真空,恰恰是法律咨询公司乱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这些公司背后往往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从业务员到客服,从主管到“假律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种精细化的分工,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取客户,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收割”。这些“法律咨询公司”利用监管漏洞,疯狂敛财。他们背后的利益链条究竟有多深?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继续放任这些公司胡作非为,不仅公众的利益会受损,我们整个法律行业的声誉也将无可挽回地受损。


最新消息


2025年1月13日,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召开。


针对社会上反映较多的一些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虚假宣传、违规经营等问题,司法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专题调研,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分析,推动有关地方加大对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执法监督力度,严肃查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研究加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监管的措施,营造法律服务良好环境,推进以高质效法律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服务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法务之家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大法宝学堂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在线咨询


【作者简介】

陈明,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主营民商事诉讼。

近日,有一位同行在微信里对我说,明律,闲鱼上的“假律师”太可恶了,低价,拍胸脯,大包大揽,败坏了我们真律师的形象与口碑,搅乱了法律服务市场。

  我满头问号地打出了一个“?”。

  同行遂给我推送了一篇讲闲鱼上几块钱法律咨询的文章,该文章称,闲鱼上有好多好多几块钱提供法律咨询,乃至代书、代立案的律师,认为闲鱼上挂几块钱的法律咨询,基本上不是真的律师,因为再穷的律师都不会蠢到干这些费力又不赚钱的活儿。

  明律遂去闲鱼上搜了“法律咨询”、“律师”,确实跳出来很多低价的待售“宝贝”,真是万物皆可闲鱼。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9.99元、6元、3.99元、2.88元、1元、0.01元,甚至还有0元的。

  倒贴钱的法律咨询、律师“宝贝”,明律没看到。

  如果有的话,我高低会上去体验体验的,随便问几个我碰到听到的疑难杂症,对方能回答出来最好,省了我的力气;就算对方回答不出来,至少我也薅了羊毛,拿点儿小钱了。

  瞄了几眼闲鱼后,我在微信上对那位同行说,闲鱼上确实有不少超低价的法律咨询、律师,但我觉得这些宝贝的背后并不一定是假律师。

  同行说,不可能,怎么会有律师这样贱卖自己呢?就算这里面有真律师,也肯定是极少数。

  我对此未置可否,但我内心确信,这里面的真律师应该不少的,至少不会是极少数。

  其一,现在律师总人数不少,相当内卷,各平台各渠道各犄角旮旯都涌入了数量不详的反正不算少的律师,太正常了。我有次上公共厕所,挡板上传统的“假币迷药枪”、“空姐少妇大学生”、同性恋等小广告之外,正规律师法律咨询也赫然在目。律师广告都下沉到公厕挡板的小广告了,驻扎在闲鱼平台有什么好奇怪的。

  其二,律师业低价竞争是常态,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同行。本来就主打低价的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闲鱼上,出现几个极低价格的法律咨询、律师“宝贝”,正常的。

  其三,醉翁之意不在酒,挂这些几块钱单子的律师不是真的在乎这几块钱。是想通过这些低价单子吸引人,获取潜在的成单机会。就算不成单,攒攒人品,说不定哪天某个咨询者就又有事情了。或者推荐别人过来了呢。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随机点击了几个链接。

  明律是西安人,首先点开了一个自称西安律师的链接。

  该账号分类属于“家装博主”,0关注,12名粉丝,坐标陕西西安,但面向全国服务。简介“崇德、尚法、博学、法学硕士”。

  发布的宝贝里主打“法学硕士,执业十年”,定价5.99元,6.88元,不上不下的。

  点开其中一条,“执业律师,法学硕士,执业十年;西安可面谈;小红书认证律师;业务范围诉讼基本全覆盖;开庭会回复晚”。

  从简介内容看,蛮像真律师的。

  那么,其到底是不是真律师呢,有没有执业十年呢?

  明律用从其账号内获取的姓名在司法部主办的“中国法律服务网”做了检索。

  检索结果体现其为真律师,2022年取得执业证。

  唉,一位为了获取成案机会杀入咸鱼,有一定注水宣传的低价吸引咨询者的新律师。

  不容易啊。

  明律是上海律师,又随机点击了一个自称上海律师的链接。该账号名称包含有“数码手机”,分类属于“咨询师”,2141关注,2229名粉丝,坐标上海,业务范围也是诉讼全覆盖。

  发布的宝贝里主打“上海执业律师,有丰富的执业经验”,定价10元,在闲鱼法律咨询圈算是高价了,可能是因为上海生活成本高吧。

  为了增强说服力,其有发布律师证及名片的照片。黑白花的马赛克是原图没有的,明律发文时打的。明律用从其账号内获取的姓名在司法部主办的“中国法律服务网”做了检索。

  检索结果体现其为真律师,2023年取得执业证。

  唉,又是一位为了获取成案机会杀入咸鱼,有一定注水宣传的低价吸引咨询者的新律师。

  也不容易的。

  我点开了法律咨询O元的链接,就是本文图一第一位的浙江律师。

  该律师是在浙江温州,闲鱼账号名称,店铺名称,简介里均有“专职律师”字样,6关注,7粉丝。

  定价“免费送”,在闲鱼法律咨询圈也是低无可低了,再低就只能倒贴了。

  其自称“法律援助”,但应该不是官方的法律援助律师,也没有得到法律援助机构的首肯。

  资深全能律师:常年办理多类案件,经验丰富,有任何法律相关问题都能帮着解决,擅长全类型的诉讼案件。

  看来律师要想混闲鱼法律咨询圈,标配就是“执业年限长,经验丰富,全类型诉讼案件都会做”。

  前面几位律师查下来都是执业时间不长的新律师,这位也不例外,2023年取得律师执业证。

  唉,又又是一位为了获取成案机会杀入咸鱼,有一定注水宣传的低价吸引咨询者的新律师。

  我又随机点开了一个江苏的闲鱼号。

  根据律师证上的律所名称该律师是在江苏南京(原图没有全打码,明律加码了),闲鱼账号名称,店铺名称,简介里有“执业律师、法律硕士、执业经验丰富丰富,专注于全类型诉讼”字样,0关注,935粉丝。

  也是闲鱼法律咨询圈的标准配方。

  定价“2.88元”,在闲鱼法律咨询圈算是偏低的了,但不是特别低的。

  其直言,2.88元的咨询价一口价就是为了博取一个互相信任、能够成案的机会。为了增强说服力,下面有其发的律师证照片和好评截图。

  其还是草率了,律师证号没全打码,根据证号,其是2024年才执业的律师,新得不能再新了。

  抱着好奇心,我又点开了其截屏的好评。

  第一反应,凌晨还在接待闲鱼咨询者,新律师好辛苦,太卷了。

  仔细看了一下,怀疑这好评是刷出来的,第二、三、四这几条好评都是8月18日深夜23点左右发布的。

  如果是之前咨询了,但没立即评价,天南海北的咨询者不约而同半夜不睡觉在同一时段好评,太巧合了。

  如果是刚接受了咨询,挂了电话就新鲜热辣立即好评的,一则咨询耗费时间太短了,都不超过10分钟;二则大半夜的,也不是正常的咨询时间;还有就是好评间隔时间太短了。

  我没找到这位南京律师的姓名,所以没法上官方网站去核实其是不是新律师。

  不过,根据其自己发布的律师证图片内容,新律师无疑了。

  另外,我不清楚前面西安、上海、温州的律师评价有没有不正常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我没看。

  唉,闲鱼上其他的类似法律咨询、律师等,我也没兴趣没时间看了,估计也大差不差的。

  看完,我倒是没有像给我吐槽的那位同行那样生气、看不惯。

  我感觉心酸又无奈。

  心酸是因为可以看出来新律师确实不太好混,比较艰难,我也是新律师熬过来的,能够体会那种窘迫拮据、茫然无助。

  无奈是因为觉得即便他们情有可原,但也不值得提倡、鼓励,因为低价竞争确实是泥沼,确实会影响律师业的发展,还有就是他们确实虚假宣传了。

  律师低价竞争最终一定会损害整个律师行业的利益,就是低价竞争的“短期获益者”迟早也会自食苦果,成为受害者之一。

  低价竞争,不比专业性,不比办案经验,纯粹“以低价压人”,以损害整个行业形象、牺牲行业标准和职业底线为代价来获取短期利益、廉价的利益,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

  再说在二手交易平台的闲鱼上引流获客,应该也是没什么花头,没意思的事情。

  你可能想着,先以低价拉拢一名当事人成为客户,混个脸熟。万一以后这名当事人有了其他事情,或者当事人再推荐其亲友请你做律师;届时再正常收费,把今天少收的补回来。

  很遗憾,你基本没机会了。

  当你以在一个二手平台以恶性低价揽收了一起咨询,一个案件时,你在当事人的眼里的定位就是一名“廉价”律师。即便这名当事人这边有了按常理应该收几万、几十万律师费的案件,要么别人认为你不够格,要么还是要你按照不正常的低价进行代理。

  如果低价竞争成为一种常态,这种低价泥潭就会越来越大,慢慢侵蚀、污染、沦陷业内更多的人。

  当然,绝大多数新律师都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的,自负盈亏的自由职业者。人家连饭都没得吃了,为了解眼前的燃眉之急,迫不得已偶尔“低价”乃至0元来招揽一些咨询者也是形势所迫,毕竟同行们也不给人家管饭、发工资、分案子。

  但是,情有可原不代表这事情这手段就是正确的。

  虚假宣传、低价搅局,这都是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错误手段。

  当事人嫌律师费太贵,不怪当事人,主要怪低价竞争、低价搅局的律师们……

  ?剩下的,要怪就怪大环境不景气,律师扩容迅速,法律咨询公司遍地开花,当事人付费意识差等……

  归根到底,还是律师圈、法律服务圈太卷了。

  艰难,不好混,或者说要混好还是比较艰难的。

  影视作品里的律师除外,他们咨询费每小时50000元起呢。


来源:明律如是说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大法宝学堂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法律咨询公司注册条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人力社保局了解到,近期该局联合朝阳区司法局、朝阳区律师协会启动公益法律咨询服务,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政策解读+法律支持”双轨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

朝阳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保政策覆盖面扩大,企业用工合规需求与群众维权意识同步提升,在社保业务经办中,用人单位和群众在工伤认定、社保待遇核定、社保缴纳等方面需要更专业的法律支撑,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在社保服务大厅此次引入公益律师团队,正是回应“精准普法、源头止纷”的民生期待。

朝阳区律师协会此次精选的公益律师团队成员均具备劳动争议处理经验,且长期活跃在公益法律服务一线。“我们不仅准备了常见问题法律指引,还将根据每月咨询热点动态调整服务重点。”朝阳区律师协会公益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将采取固定时段驻点的模式,每周二、周四在社保大厅现场坐班。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复杂疑难案件,朝阳区人力社保局与律师协会建立了“法律+业务”协同会诊机制,确保企业和群众获得专业、权威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是一项民生服务,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朝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律师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明晰用工责任,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助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法律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的区别

惊天揭秘!

100%胜诉率背后的法律咨询陷阱

免费咨询

竟是精心设计的"鱼钩"?


套路大揭秘



套路一:虚假宣传,承诺成“空头支票”

2025年4月,Z女士在视频平台刷到A法律咨询有限公司的广告,其宣称能百分百追回欠款。Z女士被广告诱导,联系上该公司,并支付了相关咨询费和服务费。

该公司当初宣传称不需要当事人自己出面,但实际操作时还得Z女士亲力亲为,而且快两年过去了,该公司完全没有追回任何款项。找公司退款,对方却直接拒绝。


套路二:收钱之后“玩失踪”

2024年9月,W先生在网上就债权转让事项咨询B法律咨询公司。该公司“H主任”加上W先生的微信后,就要求W先生先支付代理费用,并承诺最多三个月帮忙搞定转让。但是四个月过去,B法律咨询公司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H主任”更是直接把W先生拉黑了。



套路三:合同“暗藏玄机”,退费艰难

2025年2月,C法律咨询公司诱导L先生支付服务费后,还逼迫L先生签订了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格式合同。合同里规定,只有公司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客户利益受损,才能退还一半费用,其他情况概不退费。

该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多次出错,最终导致L先生的案件两度立案失败。L先生希望终止合同退费,公司却以存在合同约定为由拒绝退款。


法律提示

这些无良法律咨询公司的行为可不是简单的不诚信、不履约,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诈骗罪,需要对违法行为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欺诈消费者,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赔偿金额是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也明确,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真实案例


案例一【冒充律师谎称可追回电诈损失,涉嫌诈骗犯罪,警方立案调查】

2020年12月,K某等人注册某法律咨询公司,冒充律师谎称可帮助电诈受害者追回损失,收取“咨询费”“建档费”。然而,该团伙成员并无法律资质,只是通过话术诱导被害人付费,实际未提供任何有效服务,2个月内采用相同手法骗取两百多名受害人财物。最终,5名嫌疑人被警方抓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例二【谎称法律工作者行骗,构成诈骗罪】

S某、T某以某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平台,虚构法律工作者身份,谎称能为非职工人员通过诉讼解决社保问题,骗取多名受害人法律服务费共计6.4万元。

实际上,两人并无相关资质,也未实际提供诉讼服务。最终,法院认定两人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案例三【团伙7人谎称可以帮忙追回网络诈骗损失,自己却也是诈骗犯罪人,7人最终被判刑】

2020年12月,R某、M某成立某法律咨询公司,招募成员实施诈骗。该公司内部成员分工明确,通过话术培训、对外网络推广等方式诈骗广大受害者,2个月时间累计骗取一百多名被害人财物达23.5万元。

该公司谎称可帮忙追回网络诈骗损失,但收款后未提供任何服务。最终,法院认定上述行为构成诈骗罪,7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维权方式

遇到这种事儿,可别自认倒霉,给你支支招

遇到纠纷,要寻找正规法律服务渠道

1.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服务一定要去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可登录“全国律师诚信信息公示平台”(https://credit.acla.org.cn/),查询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相关信息,官方认证的律所专业性与合规性有据可循,让专业守护您的合法权益。

2.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汇集司法行政系统各类服务资源和设施,能够为市民群众提供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以深圳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可提供现场及在线法律咨询、协助申办司法鉴定业务、提供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等服务。

3.12348法律服务热线: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拨打12348就可以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发现被骗了,第一时间报警、举报、投诉

1.报警:发现受骗后请立即拨打110报警,让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2.举报:涉及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司法等部门职责范围时,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或政务热线进行举报。

3.投诉:消费者委员会作为维权后盾,将会为消费者提供调解、法律咨询、维权指引等服务。投诉深圳市范围内的商家,可以拨打电话(0755)966315





END

来源:龙华区消委会、中国裁判文书网、湖北省公安厅官网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法律咨询免费平台12348,法律咨询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