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柳桂

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柳桂来为大家解答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

编者按:百万医疗险靠谱吗?重疾理赔如何少走弯路?家庭投保如何配置?车险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即日起,红网策划推出《保险100问》专栏,联合湖南省内多家保险机构,为广大市民解读保险条款、保险保障功能及家庭保险配置策略等,让我们一起轻松学保险,共同守护美好生活。

红网时刻新闻12月9日讯(记者 吴芳 通讯员 江师)在人寿保险订立的过程中,时常遇到“受益人”这个名词。保险受益人又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是指法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依照保险合同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指定受益人?购买保险后不指定受益人可能有什么影响?红网《保险100问》栏目携手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为广大消费者以案说险,答疑解惑。

案例回顾

姚先生几年前投保了一份意外身故和全残保险,当时销售人员建议姚先生指定身故受益人,以免后续发生纠纷。但是,当时的姚先生家庭幸福和谐,他认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必要性,哪怕就算是发生意外事故身故了,由法定继承人享受这份保险利益也满足自己当时的需求,故投保时未将该份保险指定身故受益人。然而,姚先生和爱人结婚几年后关系恶化,双方甚至有了离婚的打算。不巧,婚还没离,姚先生在工作期间因意外而身故。

由于姚先生的保单并未指定身故受益人,根据《保险法》法定受益原则,该份保单的理赔款将由姚先生的父母、配偶和子女平均分配。但由于身故前姚先生与配偶关系已恶化,姚先生的父母担心媳妇拿着这笔钱不会用于孙子学习、生活开销,双方在理赔款分配、给付问题上发生了巨大分歧。

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关于受益人的相关规定:

第四十条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数人为受益人。

第四十一条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变更受益人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收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批注或者附贴批单。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需经被保险人同意。

由此可见,身故受益人可以指定为一人,也可以指定为多人,指定多人时,还可以明确每位身故受益人的受益份额和受益顺序。身故受益人可在投保时进行约定,也可在保险期间内根据需要进行变更。

风险提示

法定受益人跟指定受益人各有优势,投保时和保险合同承保期间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判定是否需要办理指定受益人业务。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优缺点如下:

法定受益人

法定第一受益人为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第二受益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保险法》规定,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的,以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当发生保险事故时,需由全部法定受益人提供身份证明、关系证明和出险事故应备材料,无疑增加了理赔时效与难度。

但法定受益人投保更简单,并且能确保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都能获得保险金,还不用纠结受益人的受益比例问题,也不用操心父母身故、配偶离婚、小孩出生后的受益人变更问题。

指定受益人

能按自己的真实意愿分配保险金,最大限度表达对某一方的爱。当发生风险事故申请理赔时,只要指定受益人前来办理理赔申请即可,即节省了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庭的纠纷。

但如果后续想变更指定受益人,需重新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重新办理指定受益人变更业务,无疑会增加时间成本。

具体选择哪一种,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的需求而定,其实投保时也无需过多纠结,因为无论受益人是法定还是指定,消费者在投保后随时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自由变更。

红网专栏|红网保险100问,保险知识轻松学!

法定受益人第一顺序分配比例

◆什么是受益人 ?

受益人就是最终领取保险金的人。

◆受益人可以是谁?

如果被保人还活着,受益人一般就是被保险人自己。如果被保人已去世,受益人一般是法定受益人,也可以自己指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第一继承顺序是父母、子女、配偶,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受益人顺序

大家在买保险的时候一定会碰到一个概念,受益人,指领取保险赔偿金的人。

概念本是很简单的,但是遇到了实际情况,就不一定了。
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A女士给自己儿子在婚前买了一份终身寿险,受益人一栏选择了法定受益人,意思就是只要是法定继承人就是受益人。之后,儿子结婚并与妻子育有一女。

不幸的是,两年后A女士的儿子在车祸中身亡,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赔付50万的身故赔偿金,但是在赔偿的过程中A女士与儿媳产生了矛盾。

A女士认为:保险是自己给儿子购买的,而且保费也是自己在缴纳的,买保险是儿子还没结婚,法定受益人也只有父母,所以赔偿金应该归父母所有。

儿媳认为:自己跟A女士的儿子已经结婚,也属于法定继承人之一,有权利分割保险金。那么这个保险金到底应该怎么分?小编今天就好好跟大家说说受益人的事情。

一、到底谁是真正的受益人

受益人分为两种情况,“法定”和“指定”。

1 “法定”是指哪些人

购买保险时,如果受益人填写“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出险后,保险公司会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分配赔偿金,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这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凡是有第一继承人的时候,第二继承人就不能继承。只有在没有第一继承人的时候,第二继承人才能继承。

回到开头的案例,因为保单受益人填的是法定受益人,而死者的妻子、女儿跟A女士一样,都是第一继承人,所以她们都有分割保险赔偿金的权利。也就是说,这笔赔偿金,应该是死者的妻子,女儿,父亲,母亲四人各拿25%。

二、指定受益人会怎么样

如果A女士在给儿子买保险的时候指定了自己为受益人,那在这起案例中,A女士就可以拿到全部的赔偿金。
有朋友可能会说,那A女士作为投保人,不能更改受益人么?

保险法规定,在投被保人不是同一人时,指定受益人需要被保人的同意。

在案例中,被保人已经死亡,所以受益人肯定是没法改了。除此之外,投保人或被保人还可以指定受益人的领取份额和顺序。

三、生存受益人和身故受益人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填个受益人都要考虑这么多,未免也太麻烦了。其实并不是出现了就要考虑受益人的问题。

从保险金获取条件的角度,受益人还可以分为“身故受益人”和“生存受益人”。

身故受益人可以由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而生存受益人则一般是被保险人本人,而且不能更改。

也就是说,除了被保险人死亡的情况,比如发生了重疾等,受益人都是被保人自己,也就是生存受益人。如果被保人死亡,这个时候才需要考虑我们上面说的情况,需要指定身故受益人。

四、受益人去世,保险金怎么分配?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可以给大家举例说明。

小王与妻子结婚2年,育有一女,父母都还健在。另外,小王还有一个哥哥。最近小王为自己买了一份保额为40万的定期寿险,受益人选择法定。现在开始分析不同情况下保险金如何分配。

1被保人先于受益人去世

也就是说小王先于收益人去世,这种情况很好理解,出险后保险金由父母、妻子、女儿每人各拿25%。如果小王指定了受益人,那就要按受益人的顺序、份额来领取保险金。

2受益人先于被保人去世

简单来说就是在小王去世之前,他的父亲先去世了,这种情况下,小王父亲的收益权就自动消失了,保险金由母亲,女儿,妻子三人平分。如果小王并没有选择法定受益人,这种情况就会相对复杂。

指定父亲为第一受益人,份额100%:这种情况下,如果父亲去世,保险金将会被作为被保人的遗产处理,由法定继承人,也就是小王的妻子、母亲、女儿平均分配。

指定父亲,母亲,妻子,女儿都为第一受益人,比例各为20%,30%,30%,20%:这种情况下,父亲去世,自动丧失收益权,同时保险金由母亲、妻子、女儿以3:3:2的比例分配。

指定父亲、母亲为第一受益人,比例各50%;妻子,女儿为第二受益人,比例各50%:这种情况下父亲去世,母亲将作为唯一的第一受益人100%领取保险金,妻子、女儿无权领取。

指定父亲为第一受益人,母亲,女儿,妻子为第二受益人,比例各位30%,30%,40%:父亲死亡,母亲,女儿,妻子将作为受益人以3:3:4的比例分配保险金。

3受益人与被保人同时死亡

如果小王和妻子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判断谁先死亡,保险公司一般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所以妻子自动丧失收益权。
五、家庭发生变故,及时变更受益人

给大家举个例子,夫妻双方购买了人寿保险,受益人填写了对方,之后因为变故离婚,但未更改受益人,一方出险后,保险金却被前妻/前夫领走。

夫妻双方给孩子买了意外险,受益人为夫妻双方,离婚后也没有更改受益人,同时孩子由母亲抚养,在孩子出险后,却要和前夫平分保险金。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而且有违常理,但事实确实如此,所以在家庭发生变故时,大家务必更改受益人。

如何变更受益人:前面跟大家提到了如果投被保人不是同一人,需要先征得被保人的同意,这是为了防止发生可能出现的伦理风险。

其次,联系保险公司,带上自己和被保人的身份证,准备好保险合同申请变更书,就可以变更了。

那买保险时,究竟是选择法定还是指定受益人呢?这还是要根据大家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如果非要选择的话,小编认为指定受益人会好一些。

首先这可以充分体现被保人的意愿,其次是理赔方便,只需要受益人带上身份证,证明“自己是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是选择了法定受益人,则理赔时还有要证明“我爸是我爸,我妈是我妈”,很影响理赔时效。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分割保单,虽然谁都不想家庭发生变故,但是该注意的还得注意,毕竟这种事件现实中也不少见!

法定受益人包括哪些人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案例

李二遛弯时捡到了一只狗,按照狗牌上的电话多次联系狗的主人张三,始终无法接通,李二只好将狗带回家。一周后,张三联系李二还狗,李二如约归还,并要求张三支付狗粮费150元和报酬500元。张三拒绝道:“狗粮费是应该给的,可是你怎么还要报酬呢?”李二可以要求支付报酬吗?

以案说法

不可以。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中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