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上调年限,社保上调到20年了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陶芮来为大家解答社保上调年限,社保上调到20年了吗这个热门资讯。社保上调年限,社保上调到20年了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保上调怎么算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听说社保缴费基数又涨了?我这月工资刚交完社保,到手直接少了几百块!"别慌,今天咱们就来算笔明白账——如果按最低标准缴满20年社保,退休后到底能领多少钱?
先来看看各地的最新调整情况。广东省今年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分成三档:广州、省直单位为5500元,珠海、佛山等城市为4767元,其他地区4492元。这意味着深圳职工每月需缴纳4492×8%=359.36元,相比去年的3523元基数,个人部分每月多掏77.52元。而福建省更是直接将最低基数定为4043元,单位和个人每月合计多缴185.75元。
宁夏银川的上班族小张发现,今年医保缴费基数涨到了8088元,单位缴纳比例还是8%,但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从3%降到2.5%。粗略一算,他每月医保卡少进账40元,但统筹基金多了24元。这种结构调整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医保待遇,但具体怎么算还得看当地政策。
湖北省的分类更细致,武汉和省直单位下限4494元,黄石等第二档4097元,荆州等第三档4007元。像在宜昌工作的李大姐,去年按4007元缴费,今年涨到4494元,每月多缴(4494-4007)×8%=39.76元。别小看这点钱,20年下来累计多缴近万元。
说到养老金计算,很多人头就大。其实公式很简单: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假设老王在深圳按最低基数缴20年,假设社平工资保持9167元不变,他的基础养老金就是(9167+4492)÷2×20×1%=1365.9元。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每月缴359元,20年本息合计约10.4万,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发,每月约748元。两项相加约2113元,这还没算利息和调待。
不过要注意,各地社平工资涨幅不同。比如福建2024年社平工资预计增长5%,那同样条件下基础养老金就会变成(9620+4492)÷2×20×1%=1411.2元,个人账户部分也会水涨船高。长期来看,缴费基数高的地区优势更明显。
现在很多地方开通了养老金测算服务。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输入缴费年限、基数等信息,就能生成预估数据。但要注意,系统默认参数可能与实际有出入,最好手动调整。比如武汉的刘先生,系统测出2500元,但他实际缴费档次高于平均,最终养老金可能多出两三百。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社保缴费基数每年7月调整,像深圳去年7月才涨到3523元,今年又跳到4492元,跨年补缴会产生滞纳金。如果单位漏缴,记得在3年内申请补缴,否则可能损失惨重。去年湖北就有企业被追缴2019年的社保欠款,罚金高达本金的1.5倍。
最后算笔总账:按最低标准缴20年,一线城市退休金普遍在2000-2500元,二线城市1800-2200元,三四线城市1500-1800元。但这只是基础保障,要想晚年生活滋润,还得靠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多支柱养老。记得每年关注养老金上调政策,去年全国人均涨了126元,今年涨幅可能破150元。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您所在地区缴费基数涨了多少?按最低标准缴20年能领多少养老金?让我们一起算算这本养老账!
信息源
闽南网:社保缴费基数调整!若按最低标准缴20年社保,退休后可以领多少养老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0445845847795356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社保上调新政策2025年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最近不少朋友在换工作时发现,自己的社保突然断了,心里直打鼓:这会不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其实啊,今年全国多个省市已经公布了最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有些地方还调整了医保、失业保险的缴费标准。对于正在工作的职场人来说,了解这些新变化能帮你省下一笔冤枉钱;而对于那些因为跳槽或失业导致社保断缴的人来说,搞清楚补救措施更是关键。
先来看看各地最新的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情况。湖南省今年把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定在了每月7180元,这个数字比去年涨了不少。如果你是湖南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档次可以在4308元到21540元之间选,不过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量力而行。广东省内的调整更有意思,像梅州市职工医保的缴费上限涨到了20931元,下限则是4186元;汕头市不仅上调了基数,还特别规定退休人员如果没缴满年限,得按每月6729元的标准补缴。再往北看,辽宁省大连市的医保基数下限是4914元,上限高达24570元,而丹东市则把最低基数调到了5480元。福建省则统一了养老和失业保险的最低缴费基数,都是4043元起步。
这些调整背后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各地根据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做了相应上调,二是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弹性更大,三是医保和养老的保障范围持续扩大。不过话说回来,缴费基数涨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会不会加重呢?其实只要收入稳定增长,多缴多得的机制还是能让未来的福利更靠谱。
接下来聊聊社保断缴的麻烦事儿。很多人担心换工作期间社保断了怎么办,这里得区分情况来看。如果是单位没按时交钱或者漏缴了,员工可以理直气壮要求单位补缴,不过记得催他们赶紧处理,因为超过一定期限可能就补不了了。要是自己辞职或者失业导致的断缴,超过三个月想补缴可就难了,这时候只能通过社保转移接续把之前的记录连起来,但空缺的那几个月还是会被记下来。特别提醒自己交社保的朋友们,大部分地区都不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补缴断档,所以最好别轻易断缴。
要是社保没缴满15年或者20年,退休后领不到养老金可咋整?别慌,现在有几种办法可以补救。第一种是逐年补缴,差个两三年的可以咬咬牙继续交,不过得注意可能会产生滞纳金。第二种是延迟退休,像广东那边允许最多延长五年,边工作边缴费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三种是一次性补缴,不过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收紧了政策,像佛山三月份就取消了这项业务,其他地方也大多设置了严格的条件。第四种是转成居民社保,虽然养老金会少一点,但可以一次性补齐差额。最后实在不想折腾的话,可以选择退保拿回本金,但这意味着彻底放弃未来的保障,建议不到万不得已别选这条路。
说到底,社保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医疗和养老这两大块。现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大家的职业流动性也越来越强,保持社保不断缴确实需要花点心思。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入职前最好确认公司是否按规定缴纳社保;自由职业者则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规划缴费档次。记住,多缴长缴才是硬道理,别为了眼前省小钱亏了大头。
最后提醒各位,各地社保政策可能会有细微差别,具体操作前最好咨询当地社保局。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做好社保规划,安安心心奔未来!
(注:本文数据及政策解读综合自长沙晚报:2025年湖南社保缴费基准值暂定7180元、广东省梅州市医保局、辽宁省大连市人社局等官方发布信息,具体执行以各地最新通知为准。)
深圳社保上调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这些数据的发布,我们将对自己的工资水平有更进一步了解!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
2024年社会平均工资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政策全文:https://zc.51shebao.com/detail?id=836239
鱼小保补充:什么是社平工资?
关于平均工资,一般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几种统计指标。
我们在社保业务中常说的“社会平均工资”,在2019年之前一般是指“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9年之后,一般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城市社会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我们来看看这几类就业人员具体的变化情况:
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
注:非私营单位——单位性质是属于国有或国家是主要控股的企业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上市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
注:私营单位——私人投资经营的团体及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4、表5。
3、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增长2.4%;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增长5.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增长3.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增长4.1%。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6、表7、表8。
鱼小保补充:什么是名义增长和按可比口径增长
“名义增长”,就是肉眼可见的数字变化。也就是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直接看工资条上的数字变化。例如:2023年你的月工资是10000元,2024年涨到了10500 元,名义增长率就是5%。
相应的,“可比口径增长”就是排除干扰后的 “真实增长”,把物价、统计范围等各种因素去掉,让数据更 “纯粹”。
社平工资影响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
部分人员工资上涨
社平工资是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
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因为社平工资决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确定后,部分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将会变化。
对于员工来说,因社平工资上调,部分人员的工资将会上涨!
社平工资上调
这些待遇将受到影响
除了工资的变化,这些待遇也会受到上调的影响:
1、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按照规定,职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参保缴费基数: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上限)。
这里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就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平工资。
2、影响经济补偿金封顶标准
“平均工资”在劳动者权益受损时也会派上大用场,因为它决定着经济补偿金的高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社平工资影响单位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最高年限。
3、影响经济补偿金免税范围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4、影响养老金待遇
社平工资变化会影响基本养老待遇计发基数。
当年度退休的人员,其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金额与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月社平工资息息相关。如果社平工资上涨,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也就更高。
5、影响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
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有可能涉及误工费的索赔。这笔钱的多少,也与平均工资息息相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来计算。
受害人收入状况的确定,根据受害人有无固定收入的不同情况,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没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社平工资变化,对HR管理有什么影响?
这组数据的出炉,对HR管理会带来哪些值得探讨的影响呢?
1、社平工资对薪资计算的直接影响
(1)社保与公积金基数调整
社平工资上涨将推高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直接影响企业人力成本与员工到手工资:
工资低于新下限的,按下限缴纳;高于上限的,按上限缴纳。
(2)离职补偿金封顶线变动
经济补偿金“三倍社平工资”封顶线随平均工资上涨,高薪员工离职补偿成本增加,企业需预留更多预算。
2、薪酬策略调整方向
(1)外部竞争力评估
若企业薪酬涨幅低于社平工资或行业水平,需调整策略:
提高薪资水平或优化薪酬结构(如增加绩效奖金、项目提成)。
(2)内部公平性优化
参考行业数据(如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平均工资差距),审视内部薪酬差距,平衡公平性与激励性。
3、招聘与人才吸引的挑战
(1)求职者期望提升
社平工资增长推高求职者对薪酬的预期,需:
如实传递薪酬信息,避免过度承诺;强化非物质激励(职业发展、培训机会、企业文化)。(2)热门行业竞争加剧
金融、IT等高薪行业人才竞争激烈,应对策略:
校企合作锁定应届生,参与行业活动挖掘人才;拓展招聘渠道(专业社群、社交媒体)。4、员工保留与满意度管理
(1)薪酬满意度监测
若员工薪资涨幅低于社平工资,易引发不满,需:
定期调研员工满意度,及时调整薪酬。
(2)福利与激励补充
通过灵活工作制、股权激励、培训计划等非薪资手段,提升员工忠诚度。
5、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成本上升压力
社平工资增长直接推高人力成本,应对措施:
优化岗位配置,减少冗余;提高效率,合理规划薪酬结构。(2)成本效益平衡
核心岗位(技术、业务关键岗)加大投入,非核心岗位采用灵活用工。
陕西社保上调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
2024年社会平均工资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补充:什么是社平工资?
关于平均工资,一般采用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几种统计指标。
我们在社保业务中常说的“社会平均工资”,在2019年之前一般是指“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9年之后,一般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城市社会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来看看这几类就业人员具体的变化情况:
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注:私营单位——私人投资经营的团体及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4、表5。
3.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
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增长2.4%;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增长5.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增长3.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增长4.1%。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6、表7、表8。
补充:什么是名义增长和按可比口径增长
“名义增长”,就是肉眼可见的数字变化。也就是不考虑其他“干扰因素”直接看工资条上的数字变化。例如:2023年你的月工资是10000元,2024年涨到了10500 元,名义增长率就是5%。
相应的,“可比口径增长”就是排除干扰后的 “真实增长”,把物价、统计范围等各种因素去掉,让数据更 “纯粹”。
社平工资影响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
部分人员工资上涨
社平工资是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及城乡居民最低保障标准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规定:
调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口径。各省应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
因为社平工资决定社保上下限,社保上下限确定后,部分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将会变化。
对于员工来说,因社平工资上调,部分人员的工资将会上涨!
社平工资上调
这些待遇将受到影响
除了工资的变化,这些待遇也会受到上调的影响:
1.影响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按照规定,职工本人要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个人参保缴费基数:
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下限);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上限)。
这里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就是指“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平工资。
2.影响经济补偿金封顶标准
“平均工资”在劳动者权益受损时也会派上大用场,因为它决定着经济补偿金的高低。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如果劳动者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月社平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月社平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社平工资影响单位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最高年限。
3.影响经济补偿金免税范围
对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4.影响养老金待遇
社平工资变化会影响基本养老待遇计发基数。
当年度退休的人员,其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金额与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月社平工资息息相关。如果社平工资上涨,核算出来的初始养老金也就更高。
5.影响人身损害赔偿误工费
如果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有可能涉及误工费的索赔。这笔钱的多少,也与平均工资息息相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误工费应当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来计算。
受害人收入状况的确定,根据受害人有无固定收入的不同情况,有固定收入的,以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没有固定收入的,以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51社保网、各地人社部门网站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社保上调年限,社保上调到20年了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