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休养期间工资不发怎么办
工伤休养期间,用人单位不发放工资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明确告知其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要求单位及时补发工资。
其次,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工资条等相关证据材料,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其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责令单位支付工资。
最后,若劳动监察部门处理后仍未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通过仲裁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要及时收集和保留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工伤情况的证据,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在法律框架内得到有效维护。
二、九级伤残工伤基金赔付标准
九级伤残的工伤基金赔付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二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同地区金额有所差异。
三是医疗费。职工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此外,工伤职工还可能享受其他相关待遇,如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具体需根据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确定。
三、在我国工伤鉴定九级能赔多少钱
工伤鉴定九级的赔偿金额需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赔偿项目:
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该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二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标准差异较大。例如,某些发达地区赔偿标准相对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标准则较低。
三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四是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实际支出费用,依据实际发生金额及相关凭证进行赔偿。
所以,仅知道工伤鉴定九级,无法准确给出赔偿金额,需结合本人工资、当地规定及实际支出等多种因素综合计算。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不发怎么办呢
●工伤休养期间的工资
●员工工伤休养期间工资补助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发放标准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是底薪还是平均工资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是否由保险公司付
●在工伤休养期老板不给生活费怎么办
●工伤休养期间的工资
●工伤老板不支付休养期间工资怎么办
●工伤休养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九级伤残工伤基金赔付标准是多少
●九级伤残工伤基金赔付标准最新
●九级伤残工伤基金赔付标准表
●九级工伤工伤基金能赔多少
●九级工伤的伤残补助金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九级工伤保险基金赔付标准是多少?
●九级伤残工伤补助多少
●九级工伤赔偿项目:九级伤残赔偿项目
●九级伤残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九级工伤伤残赔偿清单
来源:临律-在我国工伤鉴定九级能赔多少钱,工伤鉴定九级是怎样赔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