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大家好,由投稿人潘安松来为大家解答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这个热门资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中间业务有什么
来源:经济日报
对于市场而言,不必神化中间业务,过度强调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进而将占比提升作为衡量收入结构和业务转型的核心指标;对于监管而言,应有序推进综合经营,鼓励银行良性创新,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获得多元化收入;对于银行而言,应逐步调整中间业务结构,将发展重点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
受内外部因素影响,2017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近日,13家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商业银行在2018年平均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85亿元,同比增长1.96%,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一般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中间业务应全面正确看待,不必过于强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应当理性看待银行合法合规的收费行为,不能对其妖魔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领先银行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得以优化。目前,国际领先银行中间业务涵盖传统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信托租赁、证券基金等高附加值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科技化等趋势。从2000年至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由不足5%提升到约25%的水平,已经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2017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开始放缓。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宏观环境看,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少企业经营出现较多困难,从根本上减少了银行服务收费来源。二是银行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主动减免收费,如多数银行取消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异地跨行转账手续费,减轻了企业和个人负担。三是监管部门加大对银行收费的窗口指导和检查处罚。如2017年原银监会通过座谈会形式,要求银行向客户让利不少于440亿元。四是市场竞争加剧,推动部分收费费率下行。如我国借记卡、贷记卡刷卡手续费分别不高于0.35%、0.45%,远低于美国1%至2%的收费标准。此外,近年来金融业严监管举措促进了银行中间业务规范化,比如资管新规出台后,多数银行理财业务收入急剧下降。
随着我国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和存贷利差收窄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面临着利息收入下降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是银行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对此也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国际领先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是经过长时间发展才逐步实现的。如果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看,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并不大,主要差距在于其他创新型、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
因此,对市场而言,不必神化中间业务,过度强调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进而将占比提升作为衡量收入结构和业务转型的核心指标;对监管而言,应有序推进综合经营,鼓励银行良性创新,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获得多元化收入;对银行而言,应逐步调整中间业务结构,将发展重点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
平心而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方面,总体比较温和。社会之所以对其有偏见,一是国人对银行相关服务的付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二是大型商业银行仍被很多人看作公共机构,认为其应承担一些责任;三是少数银行分支机构服务收费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从服务成本看,银行提供服务发生人力、财力、物力等成本,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并获得一定收益,无可厚非,重在公平合理。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董希淼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银行中间业务指什么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30日电 题:《董希淼:全面看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作者 董希淼(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一般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是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对中间业务应全面正确地看待,不必过于强调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同时,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应理性看待银行合法合规的收费行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领先银行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得以优化。目前,国际领先银行业中间业务涵盖传统中间业务和投资银行、信托租赁、证券基金等高附加值业务,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科技化等趋势。从2000年至2016年,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由不足5%提升到约25%的水平,已经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开始放缓。
影响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宏观环境看,不少企业经营出现较多困难,从根本上减少了银行服务收费来源。二是银行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主动减免收费,如多数银行取消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异地跨行转账手续费,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三是监管部门加大对银行收费的窗口指导和检查处罚。如2017年银监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要求银行向客户让利不少于440亿元。四是市场竞争加剧,推动部分收费费率下行。如中国借记卡、贷记卡刷卡手续费分别不高于0.35%、0.45%,远低于美国1%至2%的收费标准。此外,近年来“严监管”也影响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如资管新规出台后,多数银行理财业务收入急剧下降。
随着中国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和存贷利差收窄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面临着利息收入下降的严峻挑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是银行的必然选择。但在国内市场环境下,我们对此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国际领先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是经过长时间发展才逐步实现的。如果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占比看,中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并不大,主要差距在于其他创新型、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
因此,对市场而言,不必神化中间业务,过度强调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进而将占比提升作为衡量收入结构和业务转型的核心指标;对监管而言,应有序推进综合经营,鼓励银行良性创新,通过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获得多元化收入;对银行而言,应逐步调整中间业务结构,将发展重点从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向高附加值业务转移。
与此同时,要更加全面地看待银行服务收费。平心而论,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方面,总体而言比较温和。但为什么社会各界对此仍大加诟病呢?原因有三:一是目前国人对银行付费的习惯尚未普遍形成;二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仍然被看作公共机构;三是在不合理考核机制下,少数银行分支机构服务收费的确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对所提供服务收取合理费用,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内生要求。从服务成本看,银行提供服务发生人力、财力、物力等成本,通过收费来弥补成本并获得一定收益,无可厚非,重在公平合理。(中新经纬APP)
董希淼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思路和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与银行业绩一道恢复的还有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后者增速甚至还普遍高于营收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截至8月24日发布中报业绩的10家上市银行(A股+H股)业绩情况,数据显示,其中有9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高于100%,最高达214.2%;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也是有9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较去年提升,且普遍在20个百分点之上。
从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今年上半年有8家银行比重较去年有所提升,提升空间在0-5个百分点之间。从绝对值来看,招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占比最高,为唯一一家超过30%的银行,5家银行占比超过10%。
“去年受疫情影响,一方面政策引导银行机构让利实体经济,其中中间业务收入也是让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存款大幅增长,对应的投资行为锐减,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也随之减少。今年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是基数原因导致,当然也与少数银行持续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也不无关系。”一位银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截至8月24日,已经有10家上市银行(A股+H股)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包括2家股份行、5家城商行、3家农商行。从业绩来看,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增速恢复相对较好,大部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间业务收入作为商业银行除利息净收入外最重要的一部分,对银行资本消耗较少,占比越高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越小,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衡量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
从上述10家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仅招商银行占比超过30%,较去年全年提升超3个百分点;平安银行为20.5%(虽然占比下降,但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3家城商行高于10%,其余均在10%以下。
从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来看,上半年有2家银行超过100%,为锦州银行、张家港行;2家银行在50%以上,为常熟银行、苏农银行;5家银行在20%-40%之间;仅宁波银行一家负增长。
与去年全年增速对比,其中包括上海银行、锦州银行、长沙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改善明显。
“强化特色驱动,收入结构优化,财富管理、新兴业务等专业服务带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快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上海银行在半年报中称。
宁波银行为何负增长?财报显示,上半年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为11.41%,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增速高达130.81%,宁波银行解释称,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高速增长主要是代理业务手续费支出增加。
代理理财、基金收入贡献较大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包括代理服务手续费(进一步细分为理财、保险、基金等)、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银行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信贷承诺及贷款业务佣金等。
为剔除特殊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上述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的5家银行。总体来看,在上半年在经济较好恢复的背景下,这5家银行代理理财、基金、保险等手续费实现较快增长。
上半年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代理服务手续费、其他两项收入增速分别为40.36%、144.61%,高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主要是通过优化客户资产配置,把握权益基金行情和推动保障型保险增长,实现了代理基金收入和代理保险收入的较好增长。”招商银行解释。
平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结算手续费收入、其他两项收入增速高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结算手续费收入主要是对公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33.1%,其他项主要是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平安银行解释。
上海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代理手续费收入、其他两项收入增速高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代理手续费收入主要是顺应资管新规变化,强化理财客户一体化经营和数字化营销,调整理财产品费用结构,实现代客理财产品销售和投资管理收入较快增长。
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代理类业务、托管类业务两项收入增速高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代理类业务主要是代客理财、代理基金、代理保险等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较快增长所致,托管类业务主要是得益于资产托管业务稳步发展,易托管品牌价值与客户影响力持续提升。
南京银行则仅有代理及咨询业务类收入增速高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上半年公司继续发挥理财业务优势,持续完善理财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展了委托理财业务的收入来源及总量。”南京银行解释。
日前发布的理财市场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理财产品新发行2.55万只,累计募集金额62.41万亿元,同比增长5.57%,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37.51亿元。截至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6137.73万个,较年初增长 47.45%,其中个人投资者达到6114.09万人,较年初增加1965.99万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银行中间业务特点
财联社(北京,记者 高萍)讯,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转型方向。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虽然上半年面临减费让利的市场大环境,但在大力推动盈利模式转型下,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亦称中间业务收入)仍均同比实现增长。其中,邮储、中行更是实现两位数增幅。
从中收业务结构来看,除代理类、结算类等业务增长明显外,投行等创新中间业务也成为收入新的增长点。业内人士表示,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低或不占用、风险低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除在结算类、代理类等传统中收业务方面继续发力外,咨询服务类、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兼并收购等中间业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工行中收规模稳居首位 中、农、邮储占比提升
数据显示,工行上半年中收规模在六大行中稳居首位,达到759.43亿元;其次是建行,为694.38亿元。农行、中行相差不大,分别为481.5亿元、468.13亿元。另外,交通银行为249.66亿元,邮储银行中收规模最小,为114.29亿元。
从增速上来看,六大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不过,增幅存在一定差距。
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幅度最高,为37.86%;中国银行增长也超过两位数,为11.93%。农业银行紧随其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近9%。另外,建行、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82%、2.84%。基数较大的工行中收增幅不明显,上半年微涨0.5%。
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衡量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经统计,中收占比上,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均超过10%。交通银行最高,为18.65%;建行次之为16.68%;工行紧随其后,占比达到16.23%;中国银行和农行分别为15.45%、13.17%;邮储银行中收占营收的比重不足10%,为7.25%。
相比去年同期而言,中、农、邮储银行三家银行今年上半年中收占比均有所提升。邮储银行提升幅度最高,为1.58个百分点。中行、农行中收占比分别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中收业务属于轻资产业务,为银行提供低成本收入;且中间业务信用和市场风险相对较小,有助于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增强经营稳定性。中收业务规模以及占比的多少,一定程度反映了银行收入和业务的多元化程度。
代理类业务催涨中收 投行业务等成新增长点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类型众多,各银行财报统计口径有所差异。总体来看,中间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七类: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结算及清算业务(含电子银行业务)、投行咨询业务(含债券承销业务)、担保承诺业务、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代理及委托业务等。
六大行中收业务贡献主要来自银行卡、结算类和代理业务等,从中收细分业务增长情况来看,传统业务结算及清算类业务普遍呈现增长态势,代理业务手续费成为六大行中收增长重要驱动力。
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表示,上半年,代销业务增长是邮储银行中间业务增长的主要来源。得益于财富管理体系的升级,邮储银行实现了客户价值和客户资产增值双提升,上半年实现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99.49亿元,同比增长126.53%,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占比超过4成。
代理类业务也是中行中收主要增长点之一。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代理类业务手续费为169.71亿元,同比增长26.27%,在中收中所占比重居于首位。另外,代理业务手续费占中收比重均居于第二位的建行、农行,上半年代理类业务手续费分别同比增长17.8%、13.8%。
六大行除代理类业务普遍增长外,投行业务成为中收增长新的驱动力。农行高管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8.8%,贡献较大的网络金融、投行、信用卡等业务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投行增长了17.7%。
张学文在邮储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指出,投行业务是邮储银行中收新的增长点之一。中报显示,邮储银行上半年各类债券合计承销规模2318.71亿元,同比增长21.78%;银团贷款规模同比增长32.59%;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51.44%。
2020年上半年工行投行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受益于财务顾问及证券化服务业务收入增加,今年上半年工行投行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3.21 亿元至151.17亿元,同比增长2.2%;占中收比重有所提升。
“除在银行卡、结算类等传统中收业务方面继续发力外,咨询服务类、投融资类、银团贷款、兼并收购、资产托管业务等中间业务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均应作为商业银行努力方向。”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农行上半年在顾问和咨询业务方面发力明显,上半年顾问和咨询费收入同比增长22.5%,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5.54%提升至16.97%。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