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是干什么的,县级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
大家好,由投稿人李凝月来为大家解答粮食局是干什么的,县级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这个热门资讯。粮食局是干什么的,县级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性质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 张艳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公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规定提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下设11个机构,机关行政编制205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设11个机构(副司局级),分别为:办公室(外事司)、粮食储备司、物资储备司、能源储备司、法规体改司、规划建设司、财务审计司、安全仓储与科技司、执法督查局、机关党委(人事司)、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行政编制205名(含援派机动编制1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36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正副司长职数33名(含总工程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正司局级督查专员2名,离退休干部办公室领导职数3名。
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全国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部门规章。研究提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规划、国家储备品种目录的建议。根据国家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
管理国家粮食、棉花和食糖储备,负责中央储备粮棉行政管理。监测国际国内粮食和战略物资供求变化并预测预警,承担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承担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日常工作。拟订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粮食流通、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承担国家物资储备承储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
根据国家储备总体发展规划,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拟订国家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有关储备基础设施和粮食流通设施国家投资项目。负责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有关标准、粮食质量标准,制定有关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负责粮食和物资储备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精简行政审批,提高效率,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完善储备体系和运营方式,鼓励企业商业储备。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和监测预警,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强化动态监控,提高储备防风险能力。加强监督管理,创新监管方式,监督储备主体做好收储、轮换,确保国家储备物资收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自治区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 张艳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公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规定提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国家局,为副部级,下设11个机构,机关行政编制205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设11个机构(副司局级),分别为:办公室(外事司)、粮食储备司、物资储备司、能源储备司、法规体改司、规划建设司、财务审计司、安全仓储与科技司、执法督查局、机关党委(人事司)、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行政编制205名(含援派机动编制1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36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4名,正副司长职数33名(含总工程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正司局级督查专员2名,离退休干部办公室领导职数3名。
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全国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部门规章。研究提出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制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提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规划、国家储备品种目录的建议。根据国家储备总体发展规划和品种目录,组织实施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落实有关动用计划和指令。
管理国家粮食、棉花和食糖储备,负责中央储备粮棉行政管理。监测国际国内粮食和战略物资供求变化并预测预警,承担全国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承担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日常工作。拟订粮食和物资储备仓储管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粮食流通、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承担国家物资储备承储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
根据国家储备总体发展规划,统一负责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拟订国家储备基础设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管理有关储备基础设施和粮食流通设施国家投资项目。负责对管理的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以及储备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环节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负责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有关标准、粮食质量标准,制定有关技术规范并监督执行。负责粮食和物资储备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精简行政审批,提高效率,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完善储备体系和运营方式,鼓励企业商业储备。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和监测预警,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强化动态监控,提高储备防风险能力。加强监督管理,创新监管方式,监督储备主体做好收储、轮换,确保国家储备物资收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济南市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
中新网1月29日电 据国资委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8日下午,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邓亦武任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邓亦武同志简历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任国家粮食储备局调运司副司长,国家粮食局政策法规司、监督检查司副司长,国家粮食局财务司司长,吉林省双辽市委书记,吉林省四平市副市长、双辽市委书记,吉林省四平市委常委、双辽市委书记,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待遇
在粮食业内部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粮库钱没腰,看你捞不捞。”别看是一句调侃的话,可半真半假之间道出了粮食系统内部一些不可不察的问题。
近日,一起4年前发生的盗粮大案又再次引发关注。2015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西粮库9000多吨国家储备粮被粮库负责人谭献华监守自盗。案发后,亳州市多部门还曾采取“突击补库”的方式试图“就地处理”。案件的处理结果是谭献华被判入狱11年,但违规操作补库的责任人均未被问责。遗留的代管单位经营困难、拖欠粮款引发维权至今无果、追讨欠款向法院起诉被驳回等诸多乱象,则让案件欲盖弥彰,并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谯西粮库是亳州市谯城区粮食局的下属单位,下设13个粮站。案发时,13个粮站负责人大部分与谭献华沾亲带故,甚至还出现了父母退休、子女顶班的继承式任职情况。这种把国家粮库当成私家粮库的情况已属反常,但无人过问、任其妄为的情况则更加反常。若不是2015年的那次突击检查,谭献华监守自盗一事可能至今无人知晓。这凸显了监管在任人唯亲面前的无力感。
根据国家《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动用国家储备粮,程序非常严格,应报国务院批准。如此严格的动用程序,按理说是天衣无缝的。可事实证明,谭献华盗粮却另有他途,硬是绕过了程序,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食局和中储粮亳州库例行月度查库后的时机,突击进行了一次一两千吨的盗卖活动,这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发现。
更离奇的是,当时的粮库没有安装监控。案发时是2015年,在这个公共区域监控完备的时代,很难想象放置国家储备粮的粮站没有监控设备。会不会是有监控而被拆除了,还是一开始就做好了倒卖的准备而没有安装?
盗粮倒卖后所得的钱,全部被谭献华用于偿还债务和经营其私有的鸿源面业公司。此外,谭献华还私自出租粮库,将出租所得的330万元也据为己有。据知情人透露,谭献华私自出租的情况粮食局的相关负责人是知道的。为何知情不管?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这中间是否有利益交换?这些疑问在案件处理时就比较模糊,而现在则必须说清楚。
本案最为让人存疑的就是其处理结果。谯西粮库盗卖案事发后,谯城区粮食局、原亳州市粮食局及中储粮亳州库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而是采取“突击补库”的形式试图“就地处理”。隐瞒不报本身就是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试图掩盖更有变相犯罪的嫌疑。但结果却是违规操作补库的责任人均未问责,只有谭献华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偷盗9000多吨国家储备粮,难道仅仅是谭献华一人之力?有没有其他人参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和利益交换?这些都亟待解释清楚。
抛开本次谯西粮库个案,监守自盗、盗卖分赃、利益交换……粮食系统的腐败一直困扰着我国。还有没有像谯西粮库这种情况而没有暴露的?为什么监管程序完备却无法清除粮仓“硕鼠”?为什么粮食系统腐败如此难以监管?此次谯西粮库案件给了这些问题一个很好的反思案例。各级和各地的有关部门也应该以此为对照,为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粮食系统认真做一次“体检”。
本文首发于央视网《见识》栏目,可订阅微信号“央视网”查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粮食局是干什么的,县级粮食局属于什么单位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